中國科學院營養與代謝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8年12月。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楊勝利院士,主任為林旭研究員,副主任為劉勇研究員。實驗室現有研究員17人,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中科院“百人計畫”獲得者13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位。

中國科學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8年12月。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楊勝利院士,主任為林旭研究員,副主任為劉勇研究員。
實驗室現有研究員17人,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中科院“百人計畫”獲得者 13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位。實驗室包括四個研究團隊:“營養生理需求和分子調控機制研究團隊”(學科帶頭人:翟琦巍,王福俤,方靖);“營養代謝調控機理研究團隊” (學科帶頭人:陳雁,應浩,郭非凡康建勝,向嵩);“早期診斷生物標記和干預靶點研究團隊”(學科帶頭人:劉勇,謝東,樂潁影,馮英,余鷹);“營養干預方法和機理研究團隊” (學科帶頭人:林旭,秦瑩,柯尊記,王慧)。實驗室瞄準營養與健康領域重大國家需求和營養科學領域國際前沿,各團隊交叉協作,通過分子、細胞、動物、臨床和人群水平上的系統研究,闡述環境因素(營養生活方式等)和基因的相互作用對人體健康以及慢性疾病發生髮展的影響和相關機理;探尋符合中國人群遺傳和代謝特徵的合理營養需要量,以及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記和相應的診斷標準;制定以預防為主的營養干預新策略和方案,為臨床和社區高危人群的篩選和干預提供依據和示範,為國家制定相關的營養健康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實驗室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科研和人才基地,為多學科合作和基礎研究向臨床轉換型研究提供平台,為提升我國營養科學總體創新水平、“為我國13億人口健康提供營養和代謝科學支撐”。
實驗室自成立以來,在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實驗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承擔了科技部973計畫、863計畫、國際合作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以及上海市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等省部級項目/課題70項;年度發表學術論文49篇,平均影響因子4.9;申請專利13項。在中國人群2型糖尿病的遺傳易感性,營養和體力活動與代謝綜合徵相關風險因素和機理,抗氧化物逆轉胰島素抵抗作用的分子機制、脂聯素信號通路功能與糖尿病發生演進的分子機制、胰島β-細胞的功能調控等方面均取得了原創性的重要發現,研究成果發表在相關領域的國際知名期刊,如Circulation,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Diabetes, Diabetes Care, Hum Mol Genet, Am J Clin Nutr 等。
營養科學是一門涉及基礎生命科學、醫學、農業科學、食品科學和社會科學等的綜合學科。實驗室注重促進研究組間間的優勢互補,同時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促進多學科、多領域的交叉合作。2009年實驗室成員出國交流訪問39人次,邀請多個國家和地區專家來實驗室交流51人次。並與聯合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營養系、康奈爾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保持長期合作關係。2009年6月11日-12日,實驗室和依託單位上海生科院營養所共同努力,成功舉辦了“營養科學發展與國民健康”香山科學會議。會議聘請陳君石院士、楊勝利院士、陳凱先院士和陳雁研究員擔任執行主席,邀請了營養、醫學和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共同研討營養科學的最新發展以及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共商我國營養科學事業發展大計,為國家部署營養科學研究與國民健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議,同時也進一步增進了國內同行的合作。 作為我國第一個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實驗室成立一年來,通過進一步人才引進,科研目標凝練,以及國內外多學科交叉合作,取得了初步成就。相信在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在依託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中國科學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一定會更好更快地發展,為踐行“創新營養科學,造福人民健康” 重要使命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e營養線上

www.eyy8.com

中國科學院營養與代謝實驗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