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是由老一輩著名植物學家、中國近代植物學奠基人胡先驌、中國蕨類植物學創始人秦仁昌、中國植物園之父陳封懷三位先生於1934年親手創辦,最初稱為廬山森林植物園,是我國第一座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占地面積5000餘畝,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植物園。植物園位於廬山東谷大月山和含鄱嶺之間。園內設有杉柏區、樹木區、岩石園、翠花園、溫室區、沼澤植物區、苗圃、雲南霧茶園、獼猴桃引種區、藥圃等13個專類園區遷地保育植物5000餘種,儲藏名植物標本10萬多號,其中珍稀瀕危植物140種,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地,特別在松柏類植物、杜鵑花屬植物和蕨類植物的引種保育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國內植物園中獨樹一幟的三大特色,奠定了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著名的廬山特產雲霧茶及眾多的觀賞植物,均產於此。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與68個國家和地區270餘個植物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關係,是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的成員之一。
歷史

中國著名的現代植物學奠基人之一的胡先驌,第一次自美國留學歸來,便在廬山森林局任副局長兼技術員;第二次自美國獲得博士學位歸來,在撰寫《廬山志·植物》時,對廬山植物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認為廬山可以作為立足點,實現“種樹”富民、強國的願望。而實現這一願望的基礎便是建立植物園。
為了在廬山創建植物園,他含辛茹苦,日夜奔波,幾乎事事、處處都在為此而“乞求”。其意之誠,其情之切,令人感動。終於由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和江西農業院兩家合作創辦“廬山森林植物園”。
秦仁昌是我國著名的蕨類植物分類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在丹麥、英國等7國進修考察歸來,鑒於在國外見到國無大小,都栽有中國植物,想到植

“……五十年來建園圃,江南江北度生涯。問道故鄉何所在,園林無處不為家。”這是中國植物園之父———陳封懷寫的詩,雖然“園林無處不為家”,但第一個“家”卻是廬山森林植物園。陳封懷在胡先驌籌辦植物園之初,曾四出尋覓植物園園址,騎著毛驢,踏著落葉,款款行進在香山道上;披著杏花春雨,遠走昌平妙峰山……。廬山森林植物園成立後,陳封懷卻不見了。他到哪裡去了?為了更好建設廬山森林植物園,他考入了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去國外專攻園藝學及報春花分類。1936年冬,陳封懷謝絕英國導師的婉留:“報春花發源中國,我的根也在中國!”帶著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600餘號植物標本回到了闊別的廬山,任技師兼植物園副主任,建造科學的、現實的桃花源。理想的翅膀剛剛長上羽毛,還來不及騰飛,日寇的獸蹄便突破長江天險———馬當要塞,直逼九江,圍困廬山,人們紛紛逃離,陳封懷卻像守護神一樣守護著植物園,直到日寇獸蹄迫近牯嶺,才“噙淚告別廬山”。
廬山森林植物園秦仁昌等一行在國難當頭之時,考慮到植物園日後的發展,奔赴植物極為豐富的雲南麗江,在玉龍雪山下掛起了“廬山森林植物園麗江工作站”的牌子。
抗日勝利後,秦仁昌被挽留在雲南大學任林學系和生物系的教授兼系主任,陳封懷則奉恩師胡先驌之命,回到闊別8年的廬山,恢復植物園。那時的植物園,滿目荒涼,壁斷垣殘,野草叢生。陳封懷在能歌善畫的妻子陪伴下,敲開一家一家工人的門戶;一夜一夜伏案規劃未來……。一次,宋美齡派人到植物園來挖紅楓,陳封懷不為所迫,堅決不允。省里的人物指示“這棵紅楓不給不行……。”他卻以一個科學家的耿直與忠誠,硬著脖子頂著……。
1949年5月,廬山解放了。植物園獲得了新生,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關懷,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多次到植物園視察與指導。廬山森林植物園更名“廬山植物園。
組織機構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受江西省和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現有在在職職工100人,其中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26人。
全園設有綜合管理辦公室、園林事業部、資源生態研究室、生物技術研究室、科普旅遊部、後勤服務部、保衛科等7個科室。
功能定位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主要從事長江中下游地區亞熱帶山地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引種馴化,保護保存、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肩負著我國亞熱帶山地植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雙重任務,是我國植物多樣性保護和重要基地,尤其是松柏類植物和杜鵑花科植物的引種保存,已成為廬山植物園園林景觀的兩大特色。
近70年來,經過幾代植物學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已引種松柏植物11科41屬248種(包括變種),杜鵑花科植物300餘種,在中科院的學科布局以及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布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地理信息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南為含鄱嶺,東為五老峰,西為九奇峰和犁頭尖,北為豬圈山和月輪峰,占地300公頃。地處北緯291/435(,東經1151/459(,海拔1000-1300米。這裡四周環山,地形起伏,土壤為黃棕壤,腐殖質層較厚,PH5.0-6.5,屬亞熱帶東部濕潤型季風山地氣候。該區年平均氣溫12.31/4C,年平均霧日193天,年均降雨量1800-200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9.7%。
特色與評價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占地近300公頃,引種栽培植物3400餘種,以松柏和杜鵑為主要特色。其中樹木園收集國內外杜鵑300餘種,王月花季,杜鵑盛開,如花似錦。馳名中外的廬山雲霧茶,香飄雲霧之外。素有“寸步必有藥”的廬山,山地藥用植物資源極為豐富。這裡的藥圃收集栽種300多種藥用植物。松柏區生長著裸子植物260餘種,南北松杉競秀,東西柏檜崢嶸,其中,有被譽為“活化石”的水杉,中國特產的金錢松,以及國內外其他名貴樹種。標本室收存臘葉標本17萬餘號,圖書館藏書6萬餘冊。
1996年廬山申報加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時,聯合國專家桑塞爾博士對廬山植物園給予高度評價:“這裡的物種完備,實在令人印象深刻,是聯盟(IUCN)中的植物園工作較好的一個。”
廬山植物園是科學內容和美麗外貌相結合的自然藝術園地,環境優美,內涵豐富,是傳播植物學知識和進行科普教育的課堂,是中外人士來廬山遊覽觀光必到之地。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新一代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等,以及著名科學家楊振宇、李政道等都曾來園視察。這裡百花爭艷,萬木爭榮,風物別致,是生態旅遊的勝地。
專類園區
松柏園

占地面積2公頃,從國內外引種栽培成功11科41屬248種針葉樹種。其中有被稱之為“活化石”的水杉和瓦勒邁松(Wollemianobilis)(該種1994年在澳大利亞瓦勒邁松國家公園的溫帶雨林中首次發現後,曾在植物界轟動一時,在中國大陸,廬山植物園為首次引種)。世界著名的庭院樹種金松[Sciadopitysverticillata(Thunb.)Sieb.etZucc.],國家保護樹種禿杉、銀杉、紅豆杉、金錢松等,是廬山植物園的主要研究特色之一。“南北松杉競秀,東西柏檜爭榮,”被譽為我國松柏類植物種質資源庫。
珍稀植物園
占地面積1.3公頃,主要引種保存我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闊葉喬、灌木樹種,已引種植物76科300餘種,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代表植物有伯樂樹、珙桐、連香樹、銀鵲樹、香果樹等。
岩石園
占地面積0.7公頃,1935-1936年間興建,本區模仿自然,依山疊石,石間撮土栽培植物。經過多年的引種,高山植物中的百合科、蘭科、石蒜科、報春花。
杜鵑園
占地3公頃,本園區由杜鵑花分類園、杜鵑花友誼園、杜鵑花景觀園和杜鵑回歸園組成。杜鵑花的引種栽培也是廬山植物園的主要研究之一,是構成植物園園林的主要樹種;從國內外收集達300餘種(含品種)。每至5月上旬,杜鵑花開,萬紫千紅,溢彩流光。
蕨類苔蘚園
蕨苑占地約1公頃,在稀疏高大的松、杉林下,引種栽培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蕨類植物40科89屬185餘種,苔蘚植物5科7屬15種,其中有秦仁昌教授1935年發現的“廬山一新種——棣氏蹄蓋蕨”(Athyriumdevolii,ANewFernfromLu-shan.),即現在所稱的“濕生蹄蓋蕨”。此外,還栽種以廬山地名命名的蕨類植物,如廬山鐵角蕨、廬山複葉耳蕨、黃龍鱗毛蕨、廬山蕗蕨、廬山瓦韋、廬山石韋等。
草花區
占地近1公頃,草花區以大面積草地為主,旁山及溪溝路旁則栽種了一年生和多年生的宿根、球根花卉和野生花卉20餘種,是對草本花卉進行生態觀察、雜交育種和野生花卉園林套用的示範場所,也是普及植物知識的展覽區。
獼猴桃園
占地0.6公頃。是獼猴桃種質資源保存和優良單株選育重要場所,廬山植物園選育出的優良品種“廬山香”,1992年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和優良品種獎。列入“八五”國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廣項目,並在國內14個省、區、市推廣。通過引種,該園保存獼猴桃種質資源多達70餘種
槭樹園

占地近1公頃。該專類園主要是利用槭樹科植物的觀賞特性,建造迷人的、豐富多彩的秋景。該園區的建成,已成為廬山旅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贏得有關專家和遊人的讚譽,是廬山“秋如醉”的代表景。栽培布置雞爪槭、中華槭、五裂槭、地錦槭等槭屬植物20餘種。
溫室區
溫室區包括兩幢展覽溫室、一幢繁殖溫室,面積共約1700平方米,主要展出名貴花卉及熱帶、亞熱帶植物和多漿植物。逐年來收集觀賞植物600餘種,其代表植物為多漿植物、秋海棠科植物及倒掛金鐘等。
鄉土灌木園
占地2.5公頃。以江西鄉土觀賞灌木為主,根據園內的自然條件和花灌木的生態習性,模擬自然群落結構,或群植或單栽,常綠與落葉共配植,高大與矮小相映襯……。已引種、栽培江西鄉土灌木100餘種。其中有:闊葉十大功勞、溲疏、枸骨、結香、雲錦杜鵑、映山紅、白花杜鵑等。
茶園
占地1.7公頃,1951年從江西武寧、修水引來1000公斤茶籽,通過培育和選育,優選出適合廬山生長並馳名中外的—廬山雲霧茶,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朱德委員長品茗植物園產的雲霧茶後,因其清甜甘咧,回味綿長的品質,而欣然題詩:“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
東亞-北美園
占地0.8公頃,是我國第一個專門收集此類群植物的種質資源保存基地,是東亞—北美間斷分布植物系統演化、植物地理學研究的重要試驗基地。收集了國內外東亞-北美類植物15科22屬66種,代表種有華東黃杉、台灣黃杉、花旗松、鵝掌楸、北美鵝掌楸、檫木、美洲檫木和台灣檫木等。
水生植物園
水生植物園位於廬山植物園鄱陽湖分園(九江市威家鎮),主要收集保存展示鄱陽湖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特有的水生植物。
榮譽
廬山植物園每年接待中外遊客80萬人次,1999年以來,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全國野生植物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首家“科普教育基地”,並在全國科普工作大會上獲得“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
旅遊信息
門票:免費。
交通:從含鄱口沿石階而下走數百米即抵植物園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