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學校大力弘揚“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堅持“我創新,故我在”和精品辦學、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斷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以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鮮明特色,培養出一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優秀人才。學校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需求,凝練科學目標,開展科學研究,努力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與科研競爭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簡稱“中科大”,“中國科大”,“中國科技大學”,或者英文簡稱“UST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是全國重點大學,為中國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和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九所大學之一;學校在國際上也享有一定聲譽,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於1958年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為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創立的目的是為了為國家在新興學科方面的提供高素質的後備人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聶榮臻在開學典禮上稱中科大的創辦是“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由於1969年的戰備大疏散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許多高校都被遷出北京;中國科大也於1970年遷至現址合肥市,並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進入21世紀後,在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政府的支持下,中科大規劃的目標是把學校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

中科大實行的是獨特的“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校方針,依託中國科學院的各個研究所,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的一體化。一方面,中科大注重基礎課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紮實的數理基礎,自建校始一度實行五年制本科學制(2003年改為四年制)。另一方面,中科大也不斷進行教學體制改革和創新。例如,中科大是全國第一所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還於1978年創辦了著名的少年班,讓智力超常的少年進校學習,培養了一大批少年大學生。從1963年開始有第一屆畢業生以來,中科大已有42名本科畢業生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平均每千名本科畢業生中產生一名院士,比例之高為全國之最。

中科大目前在合肥市有四個校區,此外在蘇州、上海、深圳等地分別建有研究院。

學校歷史

創辦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國家急需大批尖端科技人才,特別是新興邊緣科學技術領域(如 核物理 、空間科技等)。1958年初,北京地區一些研究所的科學家(包括錢學森、華羅庚等人)提出以中國科學院的科研力量為基礎,採取“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方針,創辦一所新型的社會主義大學。當年5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勁夫代表科學院向中央提出申請,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都表示贊成。隨後,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教育部副部長黃松齡以及竺可楨、吳有訓、嚴濟慈、 錢學森 、杜潤生、郁文、 趙守攻 、于光遠等人組成大學籌備委員會,開始創辦學校的籌備工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被確立為學校名稱,設定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術物理系、化學物理系、物理熱工系、無線電電子學系、自動化系、力學和力學工程系、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系、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系、套用數學和計算技術系、生物物理系等12個系。 1958年9月20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行了成立暨開學典禮;次日,《人民日報》報導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成立,並稱之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的一項重大事件”。

北京時期(1958年-1969年)
首任校長郭沫若?創建之初的校址在北京市玉泉路中共中央黨校內。首任校長為郭沫若,郁文任黨委書記。趙忠堯、錢學森、華羅庚、郭永懷、趙九章等當時的學科帶頭人分別擔任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學系、數學系、化學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等系系主任並親自授課。在建校第二年,即1959年,被列為全國16所重點大學之一,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全國重點大學。1959年8月,中國科學情報大學併入學校,成立科學情報系。1963年7月14日,學校舉行首屆畢業典禮,時任副總理的陳毅、聶榮臻以及校長郭沫若等參加了畢業典禮。從1963年開始,中科大曾短暫地招收過一些研究生,並有成立研究生院的計畫,但由於文革的原因,沒有能夠實施。1966年,本科學制改為5年。1964年,學校進行了學科調整,將原有的12個系簡併為數學系、物理系、近代化學系、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學系、無線電電子學系6個系。當年,學校學生總數超過3000人,教師有800多人。

第二次創業(1970年-1992年)
1970年,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並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遷至合肥(1970年-1977年)
在文化大革命的嚴重衝擊下,以及戰備疏散的要求,中科大是於1969年12月被迫搬出北京。搬遷處曾三易其址(初為河南南陽,後改安徽安慶),最終確定為安徽省省會合肥市,校址為原合肥師範學院。整個搬遷過程一直到1970年10月才基本完成,搬遷過程中圖書、器材、教員均流失大半,其中教師數量不足百人。1972年,學校開始了重建工作;由於師資缺乏,1975年,學校在全國範圍內挑選了300多名1967-1970屆畢業生,組織他們回校學習,培訓後作為補充師資。1972年到1976年期間,學校招收了一些學制3年的工農兵學員。雖然受到文革的嚴重影響,但學校的規模逐漸擴大,到1977年底,全校教師達到1157人。

重新崛起(1978年-1992年)
1978年中共“撥亂反正”後,中科大逐漸回到正常的辦學軌道,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的高潮。
在中央的支持下和時任副總理方毅的推動下,中科大於1978年3月開設了少年班,選拔智力超常的少年進校學習,首期少年班共招收21名少年大學生。同年,中科大在北京設立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個研究生院,並提出建立培養本科-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首批錄取的研究生為107名;1983年,中國大陸首批授予博士學位的18人中,有白志東、蘇淳、李尚志、范洪義等7人為中科大培養的研究生。從1979年開始,學校向國外派遣訪問和進修學者,為學校的發展培養高科技人才。1978年,第一任校長郭沫若去世;1980年,嚴濟慈出任第二任校長;他隨後提出了“創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的建校目標。1980年,中科大幫助建立了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楊承宗兼任合肥聯合大學校長。1983年,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獲得批准在中科大設立,這也是第一個由高校運行的國家實驗室。1984年,在鄧小平的支持下,中科大被國務院批准為七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十所高校之一,中科大再度成為中國大陸最受矚目的理科大學之一。1986年,學校開始新校區(即現在的西校區)的建設。1992年,根據科技論文發表結果,中科大被國家科委評選為中國四所科研業績最強的大學之一。1980年代,中科大思想活躍,方勵之、溫元凱等人對時政的評論曾全國聞名。

第三次創業(1993年至今)
1993年,國家制定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要辦好100所左右的重點大學,開始實施“211工程”;隨後1998年,教育部決定重點支持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即“985工程”。中科大作為國家首批211工程(1995年進入)和985工程(1999年進入)支持對象,也大力推行教學科研改革和結構性調整,開始了第三次創業。1998年,中科大加入了中國科學院實施的知識創新工程,從而獲得了中國科學院更大的支持。從1990年代開始,學校積極進行教學現代化,將教學設備和方法進行更新,利用多功能教室以及多媒體計算機展開教學,並在校園中普及計算機網路,使得中科大校園網成為國內高校中普及面和使用率最高的網路之一。1998年,朱清時擔任中科大校長,開始推動學校改革;直到2008年離職,朱清時的任期長達10年,也是首任校長郭沫若之後,任期最長的校長。在擔任校長期間,他提出了把學校建成“質量優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並大力推動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以及積極營造創新環境。1999年12月,合肥經濟技術學院併入中科大,成為南校區;這也是1990年代興起的大學合併浪潮中,中科大的唯一的一次合併。

從2003年開始,中國科學院開始進一步支持中科大的改革和“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2003年底,中科院下屬的多個研究所的所長或院士被聘任為中科大多個學院院長或系主任。並且在2003年至2006年期間,學校還與中科院的多數院屬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定。通過以中國科學院為依託,學校參與了國家大科學工程建設:繼1989年建成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後,2003年中科大又獨立建立了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使中科大成為目前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實驗室的高校。

學校規模

校園地圖 校園地圖

校園共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校區 (中校區為合肥學院黃山路校區,2012年開始搬進)。

面積145萬平方米 (未包括中校區)。

有11個學院,25個系、85個科研機構。

統計至200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教職工3046多人,其中教師1083人,專職研究人員459人。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2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6人,博士生導師340人,教授463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副教授653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還聘請了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學家為名譽教授、名譽博士和客座教授。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5579人,其中博士生2090人,碩士生5822人,本科生7667人。本科生生源和培養質量一直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園總面積約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擁有資產總值7.3億元的先進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館藏書178萬冊,已建成國內一流水平的校園計算機網路,並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學公共實驗中心。

組織機構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少年班學院 
少年班 
教學改革試點班
數學系 
物理學院 
物理系 
近代物理系 
光學與光學工程系 
天文學系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化學物理系 
化學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
生命科學學院 
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系 
神經生物學與生物物理學系 
系統生物學系 
醫藥生物技術系
工程科學學院 
近代力學系 
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 
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 
安全科學與工程系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 
自動化系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 
信息安全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系 
管理科學系 
統計與金融系 
MBA中心 
MPA中心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外語系 
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 
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部 
科技哲學教學研究部 
人文素質教學研究部 
國際發展研究所 
體育教學部 
現代藝術中心 
陶瓷藝術中心 
藍帆知識管理研究所
核科學技術學院 
軟體學院 
軟體工程系(籌) 
嵌入式系統系(籌) 
公共事務學院 
法律碩士中心(JM 中心) 
物流工程碩士中心(MLE中心) 
繼續教育學院 
網路教育學院
公共事務學院 
蘇州研究院 
上海研究院 
北京教學與管理部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研機構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國家級科研機構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院省部級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腦功能和腦疾病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結構分析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結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選鍵化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基礎電漿物理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核探測技術與核電子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軟物質化學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 
中國科學院網路傳播系統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 
多媒體計算與通信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高性能計算與套用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計算與通訊軟體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生物質潔淨能源重點實驗室
安徽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省級實驗室 
安徽細胞動力學與化學生物學省級實驗室 
先進功能材料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物理電子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網路傳播系統與控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無線網路通信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熱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技術藥物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綜合國力信息監測系統研究中心人才培養基地 
數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物理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力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天文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生物科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化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科學研究

科研機構
據2016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建有1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和45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國家級科研機構
類別機構名稱批准部門
國家實驗室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國家發改委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 科學技術部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合肥同步輻射光源 國家發改委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 國家發改委
國家重點實驗室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發改委
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 科學技術部
國家工程實驗室 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 國家發改委
類腦智慧型技術及套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熱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發改委
2011協同創新中心 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 教育部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合研究中心) 大尺度火災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科學技術部
其他
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科學技術部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學技術部

中科院級科研機構

名稱
率先行動機構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
中國科學院合肥大科學中心
中科院 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聯合)
中國科學院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聯合)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軟物質化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腦功能與腦疾病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吳文俊數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電磁空間信息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空間信息處理與套用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聯合)
中國科學院無線光電通信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城市污染物轉化重點實驗室(聯合)
其他 中國科學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合肥分中心
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聯合)
中國科學院網路傳播系統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
中國科學院太陽能光熱綜合利用研究示範中心
中國科學院量子技術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熱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部級科研機構

批准單位
多媒體計算與通信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
高性能計算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科技廳
分子醫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科技廳
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科技廳
計算與通訊軟體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科技廳
生物質潔淨能源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科技廳
安徽細胞動力學與化學生物學省級實驗室 安徽省科技廳
金融信息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科技廳
安徽省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科技廳
安徽省污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科技廳
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科技廳
先進功能材料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教育廳
物理電子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教育廳
網路傳播系統與控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教育廳
無線網路通信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教育廳
生物技術藥物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教育廳
城市公共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省教育廳
先進技術與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省教育廳
先進核聚變能和電漿科學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大數據套用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省教育廳
微電子與光電子技術研究院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醫藥生物研究院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科學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工商管理創新研究中心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語音及語言技術工程實驗室 安徽省發改委

聯合共建科研機構

名稱共建單位
核探測技術與核電子學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化學物理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智慧型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蛋白質科學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網路與通信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星系和宇宙學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綠色合成化學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數學物理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網路傳播系統與控制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聲學研究所
科技傳播研究所 中科院科學時報社
強子物理研究中心 蘭州重離子國家實驗室
新能源材料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無機固體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高分子薄膜與溶液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
分析化學研究夥伴小組 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
超精密控制與系統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
微納電子系統集成研究中心 中科院微電子所
環境污染控制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生物質催化轉化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量子生物物理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天然活性多肽聯合實驗室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科大華為信息技術研究所 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SHINCRON先進薄膜工藝與材料聯合實驗室 日本SHINCRON公司
中國科大-黃山永佳膜技術與膜材料聯合研發中心 黃山永佳(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科大國購機器人研究中心 合肥高新區、國購集團

校園文化

校徽

中國科大校徽是在1980年代形成的“梅花型”校徽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而成,2007年9月20日正式啟用。其基本元素主要寓意如下:
1、梅花:梅花是科大人勤奮刻苦、追求真知,百折不撓、永不言敗和勇於創新、銳意改革精神品格的象徵。
2、火箭:騰空飛躍的火箭,表達了科大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勇於擔當國家使命、攀登科學高峰的壯志豪情。托起火箭的四根線條,代表了中國科大的人才培養目標——“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科技英才。
3、打開的書:書本是知識的象徵,知識就是力量。一代代青年學子在這裡勤奮學習,汲取豐富的知識素養,為攀登科學高峰打下堅實的基礎。書本經過修飾之後,像破土的嫩芽,又似飛翔的海燕,象徵著中國科大這所充滿新鮮活力的年輕大學展翅翱翔。
4、正圓形外圍輪廓:加工後的校徽增加了莊重典雅的外圍輪廓和中英文校名全稱,使校徽與國際化接軌。圓形輪廓將傳統的梅花校徽包蘊其中,使其成為一個整體元素,而顯得更為突出。
5、深藍色主色調:校徽以深藍色為主色調,體現了科技、理性、厚重、深邃、寬容的文化品格,與中科院院徽的色調一致,表明中國科大作為中科院所屬的大學和母體文化傳統的一脈相承。

校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旗分別以白、紅、藍三種色彩作為底色,其中以白底標準色校徽圖案為正式旗幟,紅藍底色反白陰形校徽圖案為一般圖案。尺寸規格共有5種。

精神傳統

校訓

1958年建校之際,郭沫若校長親自起草校歌《永恆的東風》歌詞,並請校歌譜曲者呂驥先生到校教唱。從此,校歌中“又紅又專,理實交融,團結互助,活潑英勇”的句子在全校師生中廣為流傳。
1959年開學典禮,郭老以《勤奮學習,紅專並進》為題作長篇演說,將中國科大校風概括為“勤儉辦學,艱苦樸素,紅專並進,團結互助”,要求同學們堅決把抗大精神繼承下來,“不僅要創建校園,而且要創建校風,將來還要創建學派”。
1988年9月20日,名譽校長嚴濟慈在慶祝建校30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建校以來,老校長郭沫若倡導建立了‘勤奮學習,理實交融,紅專並進’的優良校風”。這是對郭老在中國科大創辦初期不同場合關於校風提法的進一步概括,同時也是根據學校建設和發展實際對校風、校訓作的新的提煉。
2003年9月,時任校黨委書記郭傳傑在紀念校慶45周年《思賢哲,學校訓,創一流》一文中指出:“我們科大的校訓‘紅專並進,理實交融’,認真品味起來,不僅語言簡約,文辭對稱,且內涵深邃廣博,入時合理,既含價值觀,又有方法論。”
綜上所述,科大校訓的文字表述,源於首任校長郭沫若作詞的科大校歌和1959年開學典禮致辭,後經不同時期的進一步提煉和概括而成。
“紅專並進”強調品行操守與業務技能的相得益彰;“理實交融”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這八個字將為人、為師之要,治學、治教之道,盡含其中,寓意深廣。

校歌

1958年9月15日,正式開學之前,首任校長郭沫若欣然命筆,以飽滿的創作激情親自題寫了校歌歌詞《永恆的東風》。9月17日,郭沫若校長向周恩來總理匯報的時候,總理僅改動了兩個字,把校歌歌詞中“為共產主義建設作先鋒”中的“建設”改為“事業”,使文字的表達更為準確。
經總理審定後,郭校長又邀請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音樂作曲家、抗大校歌作曲者呂驥先生為之譜曲。郭老說:“我們的校歌得到他的作曲,這就使得我們的學校能夠有聲有色地繼承著抗大的傳統。”
兩天后,郭校長又請呂驥先生來校,在大禮堂里教授全體師生們學唱這首校歌。由一代文史巨匠、音樂家和政治家共同參與創作的、激盪科大人的鏇律,從此傳唱不衰。
永恆的東風
郭沫若/詞 呂驥/曲
迎接著永恆的東風,把紅旗高舉起來,插上科學的高峰!
科學的高峰在不斷創造,高峰要高到無窮,紅旗要紅過九重。
我們是中國的好兒女,要刻苦鍛鍊,辛勤勞動,
在黨的溫暖撫育、堅強領導下,為共產主義事業作先鋒。
又紅又專,理實交融,團結互助,活潑英勇,
永遠向人民學習,學習偉大領袖毛澤東。
校慶日
1958年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暨開學典禮在解放軍政治學院大禮堂舉行。郭沫若作題為《繼承抗大的優秀傳統前進》的致辭,聶榮臻副總理作題為《把紅旗插上科學的高峰》的講話。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吳玉章、北京大學副校長周培源等代表兄弟院校領導到會祝賀並講話。次日,《 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均以《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為題在顯著位置報導了中國科大的誕生。從此,每年9月20日,成為校慶紀念日。
理念精神
精神內涵:育人為本、學術為根、報國為魂。(在借鑑、綜合、提煉、歸納各方意見的基礎上,《中國科大文化傳統研究》課題組提出科大精神的內涵(供討論))
文化品格:強國報國的信念、追求卓越的品格、創新進取的精神、民主辦學的傳統、真務實的作風。

突出貢獻

1.中國科大是我國為實施“兩彈一星”戰略而創建的新型理工類大學,源於錢學森先生提建的“星際宇航學院”,由功勳科學家們直接任教,為我國“兩彈一星”和探月等重大工程輸送大批科技人才。

2.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科大在高校中首辦研究生院,推動了國內高等院校在學術和教育上的改革。

3.招收少年班學員,為中國和世界的早慧教育積極探索、辛勤耕耘,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少年英才,為人類的早慧教育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4.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國家實驗室,推動了中國在戰略科技領域的國家實驗室建設。

5.學術成果多年入選年度世界十大科技進展,為中國在戰略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大為增色。

6.自2001年以來,8年9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遙居國內高校第一,為中國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建樹提供了有益的示範。同時,多年數次入選教育部年度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名列國內高校前列。

7.在國內高校喧鬧浮躁的科教氛圍下,中國科大寧靜育人、清淨做學,被稱為國內唯一能“容下一張安靜的課桌”的高校,為高中生們保留一個稀罕難得的精神家園。

所獲榮譽

1、同期畢業生中的中國兩院院士數,中國科大共39名,名列全國高校第一。
2、同期畢業生中的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共12人,全國第一。
3、同期畢業生中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大獎得主,中國科大並列第一。第三世界科學院 (TWAS) 是總部設在義大利里雅斯特的國際科學組織,旨在促進第三世界科學家間的交流與合作。國內高校63年後畢業生中的獲獎者共6人,中國科大2人。
4、同期畢業生中的“何梁何利獎”得主,中國科大第一。“何梁何利獎”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獎勵基金。獎勵範圍涉及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及其它學科。中國科大有18位畢業生獲得此項獎勵,是中國高校同期畢業生中的獲獎最多的。
5、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中國科大5學子4度折桂,名列全國第一。 1、1996年,宋曉東(地球和空間科學系畢業生)的科研成果被美國Science雜誌評為年度世界十大科學發現之一,被美國Discovery雜誌評為二十世紀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2、1998年,潘建偉(近代物理系畢業生)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量子態隱形傳送以及糾纏態交換,被Science評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之一。該成果還入選歐洲物理學會、美國物理學會評出的年度世界物理學十大進展之一。 3、2000年,秦祿昌(少年班畢業生)研製出世界上直徑最小的碳納米管,成果發表在Nature雜誌上,被選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4、2001年,黃昱(化學系畢業生)關於納米電路的科研成果被Science評為年度世界十大科學發現之一。同時參與此項工作的還有中國科大學子段鑲鋒,他是第二完成人。
6、同期畢業生中的973首席科學家人數,中國科大第二。1963年以後各校擔任國家973首席科學家的畢業生中,中國科大12人。
7、同期畢業生中的IEEE Fellow ,中國科大第一。IEEE Fellow是國際電氣電子工程領域最高榮譽。中國科大畢業生中目前共有20人入選,名列全國高校第一。
8、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簡稱PECASE),1997年首次頒發,每年一次,是美國青年科學家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大畢業生有5人獲獎。
9、 同期畢業生中的陳省身數學獎得主,中國科大並列第一。陳省身數學獎是中國最傑出的青年數學家,每2年評選1次,每次2人。該獎自1985年設立以來已成功地評選了8屆, 63年後畢業的獲獎者中國科大4名。  
10、全美“大學發明家競賽”大獎歷年大陸學子得獎數,中國科大第一。中國科大的學子段鑲鋒、黃昱、金榮超連續三年贏得全美“大學發明家競賽”大獎,在歷年得獎的大陸學子中,人數名列榜首。
11、布朗大學教授舒其望,就任該校套用數學系系主任時年僅40歲,是改革開放以來擔任美國名校系主任的第一位大陸留學生。
12、潘建偉博士在新興的量子通信領域與合作者共同發表的論文,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劃時代巨作一起被Nature雜誌列為23篇物理學百年經典論文。其成果屢次入選國際物理學年度十大進展。
13、2003年美國頂尖名校(前20名)錄取的中國學生中,中國科大共73名,佔畢業生比例為全國第一。
14、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Technology Review每年在全球範圍內評出100位35歲以下的傑出青年創新者。截至2004年9月,Technology Review共評出4屆400位“世界傑出青年創新者”,在入選的15位中國大陸學子中,中國科大畢業生5人,居中國大陸高校第一。
15、Parkard科學和工程獎設立於1988年,授予來自全美著名大學最有前途的年輕教授和極具創造才能的年輕研究者。至今共有332人獲獎,其中6人畢業於中國科大,居國內高校之首。
16、9歲的科大物理系博導段路明博士由於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突出貢獻被歐洲媒體稱為“原子的上帝”。
17、五筆字型的發明者王永民以多學科之集成和創造,發明的25鍵4碼高效漢字輸入法和字詞兼容方法,在世界上首破電腦漢字輸入每分鐘100字大關。
18、863計畫航天領域首席科學家、科大信息學院院長龔惠興院士1992-1994年擔任“神舟”號載人飛船套用系統總設計師。
19、胡偉武教授成功設計了令國人振奮的“龍芯”,即中國第一款計算機通用中央處理器(CPU)。
20、首屆少年班畢業生張亞勤博士,31歲時當選為IEEE院士,從而成為這一國際權威學術機構百年歷史上獲此殊榮的最年輕的科學家。現在已是微軟全球副總裁。
21、獲得國外大學全額獎學金出國者的比例保持在20%-25%,出國比例全國第一,幾十年來一直遙遙領先;保送和考取國內研究生則為50%左右,保送比例位居全國高校最前列,其中1/3保送中國科學院。

選擇理由

一流名校

中國科大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1958年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郭沫若。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50多年來,在不事張揚中勵精圖治,敢為天下先,在全國首創少年班和第一個研究生院,率先面向世界開放辦學,建設高校中唯一的國家大科學工程等。鄧小平同志批示:“據我了解,科技大學辦得較好,年輕人才多,應予扶持”。中國科大是全國唯一得到“211工程”、“985工程”、“知識創新工程”三大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

全院辦校 

中國科大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集中全院力量支持辦學,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最有聲望的科學家在校任教。近年來,中國科大已與中科院所有的12個分院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共同組建了全國最大的“科教聯盟”。目前有27個所長、院士兼任學校各學院院長和系主任,聯合舉辦了九個科技英才班,在共同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共建實驗室、科研聯合攻關等方面開展合作。學生都有機會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院所進行實踐或做畢業論文,在全國高校中獨樹一幟。

名師執教 

中國科大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凝聚了一支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一流師資隊伍,先後有9位“兩彈一星”元勛和150多位院士在校任教。目前,有兩院院士32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9人,博士生導師61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中組部“千人計畫”入選者8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30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0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3人,各類國家級創新團隊17個。

科研實力

中國科大是唯一擁有同步輻射國家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兩個國家實驗室的大學;擁有34個國家級和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有數學、物理學、力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化學、天文學等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涵蓋41個二級學科),1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其中理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一,理學博士點國家重點學科覆蓋率100%。2000年以來,在兩院院士評選出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中國科大有9項成果入選,名列全國高校之首。近5年來,在單分子物理化學、納米和材料科學、量子信息和無線通信、高溫超導材料、火災科學與防治技術、生命科學、極地研究等領域,取得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成果,每年在國際上發表的科技論文數及被引用情況一直居國內高校前列。

英才校友

中國科大1963年有首屆畢業生以來,已有45名畢業生當選兩院院士,本科畢業生當選院士的比例高達1‰,為全國高校之冠。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成為我國科技領域的中堅。1983年我國自主培養的首批18名博士中,有7人為中國科大培養;先後有30名博士生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居全國高校第二;據國務院學位辦統計,科大博士生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數居全國高校第二。

學風純正 

中國科大學風在全國高校中有口皆碑,享有“學在科大”的美譽。在安徽合肥這個寧靜美麗的城市裡,科大不浮躁、不跟風,腳踏實地,奮發向上,始終保持著勤奮學習、理實交融的優良學風,就像一座熔爐,潛移默化日積月累鍛造成就著她的學子。

個性培養

中國科大尊重學生個性、特長和潛能,注重寬口徑培養,鼓勵個性化發展。在學期間,學生有多次機會自主選擇學科類以及專業,在高校中率先為學生建立了開放公用的大型教學實驗中心,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大學生研究計畫”,進入中科院研究所的實驗室,能直接體驗從選題、立項到研究、結題全過程的科研實踐。學生社團常年舉辦機器人足球賽、軟體大賽、科學考察等各類活動,激發科研興趣,鍛鍊動手能力。學生機器人代表隊在全國大賽中一直名列前茅,並多次代表國家在國際上參賽獲得佳績。

學生為本

中國科大始終堅持精品辦學、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教學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鮮明特色,招生和人才培養質量始終名列全國高校最前列,是近年來國內唯一沒有大規模擴招的名校,一直將規模控制在年招收本科生1800名左右,確保學生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學校民主氣氛濃厚、師生關係融洽,一切教育教學制度都貫穿了“以學生為本”。完善的“獎、貸、助、補、減”助學體系,覆蓋了在校本科生的70%左右,“決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而輟學”是中國科大對社會的鄭重承諾。

出國深造

中國科大畢業生就業、深造的前景十分優異。本科生畢業時讀研率達到70%以上,在國內高校中獲得國外大學全額獎學金資助出國留學的比例最高,近年來留學校友紛紛回國創業,報效祖國;就業的畢業生大多進入國家急需的用人單位、著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高技術企業工作,深受用人單位青睞。

便捷生活

中國科大坐落在全國首批三大“園林城市”和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經濟正快速發展的安徽省省會合肥市。這裡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物價適度;校園更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校園巴士舒適快捷,“一卡通”涵蓋學習生活方方面面,簡便先進;校園網路全面光纜化,覆蓋率居全國高校前列;宿舍冬有暖氣,夏有空調;體育場館條件先進,文藝生活豐富多彩。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名單
名譽校長周光召
黨委書記許武
校長萬立駿
常務副校長潘建偉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葉向東
副校長陳初升
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淑林、陳曉劍、周先意、朱長飛
黨委副書記蔣一
副校長(兼)江海河
總會計師黃素芳

歷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任期 職務 姓名 任期
校長
郭沫若
1958.9-1978.6 黨委書記
郁文 1958.9-1963.5
嚴濟慈
1980.2-1984.9 劉達 1963.5-1975.11
管惟炎 1985.4-1987.1 歐遠方 1975.11-1977.9
滕藤 1987.1-1988.2 武汝揚 1977.9-1978.10
谷超豪
1988.2-1993.7 楊海波 1978.11-1987.1
湯洪高 1993.7-1998.6 彭佩雲 1987.1-1988.2
朱清時 1998.6-2008.9 劉乃泉 1988.2-1990.4
侯建國 2008.9-2015.1 余翔林 1993.8-1998.7



湯洪高 1990.4-1993.8



1998.7-2003.5



郭傳傑 2003.5-2008.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