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8年12月31日,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立。1980年5月24日,被列入國家基建重點項目。
1994年,環境影響評價中心和環境保護部化學品登記中心建立。
1996年6月,國家環境保護部氣候變化影響研究中心成立。
1997年,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7月,水污染控制技術科技創新基地成立。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批准依託研究院建立國家環境保護河口與海岸帶環境重點實驗室。
2011年10月,經科技部批准建設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3年6月5日在美國召開的北極大學理事會第16次會議上,經北極大學理事會成員投票表決,研究院正式成為北極大學的準會員,並成為中國環保系統首個加盟北極大學的科研院所。
2015年6月5日,研究院與環境保護部東北督查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有職工近400人,有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44名研究員,106名副研究員和109名工程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姓名 | 入選時間 |
劉鴻亮 | 1994年 |
王文興 | 1999年 |
任陣海 | 1995年 |
孟偉 | 2009年 |
段寧 | 2011年 |
總工程師
類別 | 姓名 | 時間 |
總工程師 | 李發生 | 2011年9月 |
副總工程師 | 宋乾武 | 2007年6月 |
副總工程師 | 鮑曉峰 | 2009年7月 |
副總工程師 | 吳豐昌 | 2013年3月 |
副總工程師 | 喬琦 | 2013年3月 |
科研部門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有5個研究所和10箇中心,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名稱 | 依託單位 | 批准時間 |
國家環境保護化學品生態效應與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2003年9月19日 |
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2008年9月27日 |
國家環境保護生態工業重點實驗室 | 東北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 | 2010年11月23日 |
國家環境保護河口與海岸帶環境重點實驗室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2012年3月29日 |
國家環境保護區域生態過程與功能評估重點實驗室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2012年04月28日 |
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點實驗室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2011年4月12日 |
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控制與模擬重點實驗室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2013年12月6日 |
合作交流
國際交流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瑞典、比利時、挪威、英國、俄羅斯、荷蘭、法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多家環境科研機構與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與日本國立環科所、韓國國立環科院建立中日韓三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所長會議機制;與德國BASF公司聯合建立油品測試實驗室;通過人員互訪、建立會議機制、建立聯合實驗室等多種方式,構建具有代表性、反映國際環境科技發展趨勢的國際交流平台。國內合作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通過合作研究課題、聯合申報課題、聯合培養研究生、聯合共建實驗室等方式,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和諮詢方面的合作;同時,與地方環保科研院所的合作,聯合開展地方與區域環境問題的研究。
設施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訂購的電子文獻資源資料庫有3個。可用的全文資源是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中的基礎科學、工程科技Ⅰ輯、工程科技Ⅱ輯、農業科技、信息科技、經濟與管理科學6個專輯,外文資料庫全文資源續定了本年度Elsevier新的環境科學包和重慶智舍的外刊服務系統(IDEAHOME)資源,IDEAHOME是以原文傳遞為主的資料庫,其覆蓋面廣,收錄文獻期刊資源豐富。其文獻資源可以全學科索取。
研究設施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占地14公頃,科研儀器設備總投資達1.5億元。研究院建成了包括一批國內和亞洲一流水平的在重型科研設備在內的擁有1400套儀器設備的各類實驗室。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獲獎概況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近20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0餘項。其中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國家和部級獎項20餘項,其中國家獎4項。
時間 | 獎項 | 項目名稱 |
2011年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陸地生態系統變化觀測的關鍵技術及其系統套用 |
2011年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二氧化硫減排理論與關鍵技術(原名稱:中國二氧化硫減排理論與實踐) |
2011年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環境一號衛星環境套用系統工程 |
1992年 |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石景山區二氧化硫和總懸浮微粒總量控制研究 |
1997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勝利油田淺海灘涂石油勘探開發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和控制對策 |
1998年 | 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污水海洋處理工程設計參數研究 |
1998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及“九五”計畫 |
1998年 | 環保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黑河流域(張掖、阿拉善)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 |
1998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工業污染源控制研究 |
1998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中國酸沉降及其生態環境影響研究 |
1998年 |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中水處理流程篩選及系統最佳化研究 |
1999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湖泊(滇池)城市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技術 |
1999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酸雨及二氧化硫控制區劃分研究 |
項目承擔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承擔5個項目19個課題,孟偉院長出任專項技術總師;牽頭開展全國重點湖庫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提出基於生態安全的“一湖一策”調控措施;依託“973”、“863”等重大項目開展基準研究,提升環境標準科技水平,大力推進中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持重要國家項目50餘項,其中國家“973”項目3項,“863”計畫課題3項,傑青、優青、重點、面上、青年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0餘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項。
論文發表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出版專著18部;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其中ES&T等SCI刊物論文600餘篇;提交國家標準、重要諮詢報告、方法規範和技術指南52個;獲授權專利70餘項。
學術期刊
《環境科學研究》
《環境科學研究》於1988年創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主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為國家一級刊物,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圖書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獲得“2012、2013、2014、2015年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1年度)、“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2011—2012、2015—2016年度)等稱號。期刊自2009年起由雙月刊改為月刊。《環境科學研究》被多家中國國內外權威資料庫收錄,如美國的《工程索引》(EI,2013-2015)、《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CSA:NS),俄羅斯全俄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VINITI)的《文摘雜誌》(AJ),英國《動物學紀錄》(ZR)、《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的《全球健康》(GlobalHealth),日本《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JST),波蘭《哥白尼索引》(IC)等,以及中國的《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情況系統總部《ASFIS資料庫》等。
《環境工程技術學報》
《環境工程技術學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主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主辦,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環境工程技術領域綜合性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路版)》(Ulrichsweb)、英國《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CABAbstracts)收錄,在“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網,《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維普)收錄。雙月刊,單月20日出版。
《環境工程技術學報》辦刊宗旨:追蹤國內外環境工程技術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報導環境工程及實用技術套用的先進典型案例,關注環保產業最新政策和行業熱點問題,推動環境工程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套用,促進中國環境工程技術水平提升。
《環境科學文摘》
《環境科學文摘》1982年創刊,是中國國內環境科學技術信息唯一的檢索刊物,由國家環保總局主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主辦,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
《環境科學文摘》為雙月刊,報導中、英、德、法、日、俄6種文字、國內外數百種期刊中有關環境科學技術的最新文獻資料。以文摘和題錄形式向廣大讀者提供環境信息服務,全年報導量約3600篇,其中文摘約占70%,題錄約占30%。
《環境科學文摘》全面報導了環境科學領域的各個方面,學科類目包括:環境科學基礎理論(環境數學、環境物理學、環境化學、環境地學、環境氣象學、環境生物學、環境醫學、環境經濟學和環境系統學等)、環境保護政策法令及標準、環境保護管理、環境污染防治、廢物處理與綜合利用、環境監測等。本學科核心期刊報導量占核心期刊文獻量的95%左右。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學科概況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共建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點,有1個博士後工作站,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
博士後工作站:環境科學與工程
博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環境科學與工程,大氣科學,生態學,生物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教學建設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有博士生108人,碩士生137人,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18名。
截至2014年9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有碩士生導師70名,博士生導師30名,建院20餘年來,共培養研究生200餘名,博士研究生近30名。90%的畢業生在國家機關、科研院所、基層組織等各個領域服務於國家環境保護事業,成為相關學科領域的帶頭人、科研骨幹力量。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標誌理念定位:環境科技、國際性、科技創新、可持
續發展的世界、前瞻性
標誌釋義:標誌以機構英文首字母"C"互繞構成一個具有活力的地球,寓意著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是為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而努力工作讓這個地球生生不息的良好運轉,在標誌結構還蘊含著"Environmental"的首寫字母小寫"e",標誌色彩是由代表環境與環境保護的綠色與代表科技與理性的藍色相結合,寓意著科技改變環境。標誌中間部分的英文"CRAES"是機構名稱的簡寫。
社團組織
環境保護部直屬機關足球協會
環境保護部直屬機關足球協會是環境保護部直屬機關工會領導下的民眾性組織,宗旨是推廣全面健身活動,提高職工足球運動水平,活躍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增強職工凝聚力及創造力。協會參加了環保部足協杯、2015年第十六屆“中彩盛世”杯中央國家機關足球聯賽外賽等比賽活動。
文化活動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每年定期舉辦秋季健步走及拔河比賽、職工釣魚比賽、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春季排球賽等活動,承辦第四屆環境保護部“足協杯等活動,參加了環境保護部直屬機關“迎新杯”檯球賽、環保部直屬機關“環境發展杯”羽毛球賽等活動。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院長 | 孟偉 |
副院長 | 舒儉民、柴發合、鄭丙輝、宋永會 |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 王志斌 |
歷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第一任執行副院長 | 黃新民 |
第二任院長 | 劉鴻亮 |
第三任院長 | 陳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