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
![](/img/6/bc6/nBnauM3X2cjN1EjN1UDM4EzNxMTM0UjMxMDMwADMwAjM2EzL1A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在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設民用航空局,受空軍指導。11月9 日,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總經理劉敬宜、陳卓林率兩公司在香港員工光榮起義,並率領12架飛機回到北京、天津,為新中國民航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和技術力量。1950年,新中國民航初創時,僅有30多架小型飛機,年旅客運輸量僅1萬人,運輸總周轉量僅157萬噸公里。
1958年2月27日,國務院通知:中國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劃歸交通部領導。1958年3月19日,國務院通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95次會議批准國務院將中國民用航空局改為交通部的部屬局。
1960年11月17日,經國務院編制委員會討論原則通過,決定中國民用航空局改稱“交通部民用航空總局” 。為部屬一級管理全國民用航空事業的綜合性總局,負責經營管理運輸航空和專業航空,直接領導地區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三次會議決定民航局名稱改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1962年4月15日,中央決定將民用航空總局由交通部屬改為國務院直屬局,其業務工作、黨政工作、幹部人事工作等均直歸空軍負責管理。這一時期,民航由於領導體制幾經改變,航空運輸發展受政治、經濟影響較大,1978年,航空旅客運輸量僅為231萬人,運輸總周轉量3億噸公里。
1978年10月9日,鄧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經濟觀點管理。1980年2月14日,鄧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 要企業化”。同年3月5日,中國政府決定民航脫離軍隊建制,把中國民航局從隸屬於空軍改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這期間中國民航局是
![](/img/5/f5f/nBnauM3X1MTM3EjN1UDM4EzNxMTM0UjMxMDMwADMwAjM2EzL1A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機隊配置
(截止2009年)
波音707—10架(退役)
![](/img/9/799/nBnauM3XzAzN4EjN1UDM4EzNxMTM0UjMxMDMwADMwAjM2EzL1A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波音747SP—1架(退役)
運7—1架(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