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與開發

中國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與開發

第一節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與開發的背景和意義 第一節民族地區科技財力資源配置的規模分析 第二節民族地區科技人力資源配置的政策體系

出版信息

作 者:李紅玲 著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1
版 次:1
頁 數:184
字 數:240000
印刷時間:2011-12-1
印 次:1
I S B N:9787030330932

內容簡介

本書以科技資源配置的相關理論為基礎,結合民族地區科技事業發展現狀和科技事業管理實踐,分別從民族地區的科技財力資源和科技人力資源兩個方面,對其科技資源配置規模、配置效率和配置方式進行了縱向分析和橫向比較;並結合區域科技發展戰略的相關理論,從民族地區科技合作、民族地區公民科學素養的提升、民族地區特色科技資源開發等多個維度,對民族地區的科技資源開發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
本書的讀者對象為從事科技管理研究的理論工作者、高等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民族地區科技工作管理者等。

目錄

叢書序
序言
上篇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與開發的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 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與開發的歷史演變
第二章 中國民族地區科技財力資源配置
第一節 民族地區科技財力資源配置的規模分析
第二節 民族地區科技財力資源配置的彈性分析
第三節 案例:科技競爭力視域下內蒙古自治區的科技財力資源配置
第三章 中國民族地區科技人力資源配置
第一節 科技人力資源的概念內涵與其戰略意義
第二節 民族地區科技人力資源配置的政策體系
第三節 基於人力資源競爭力的民族地區科技人力資源配置績效分析
第四節 案例:民族地區科技人力資源配置中的科技特派員制度
第四章 中國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的效率評價
第一節 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評價的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評價的研究現狀和基本原理
第三節 案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評價
下篇
第五章 中國民族地區的科學普及
第一節 科學普及:概念、內涵與意義
第二節 民族地區農村科普服務的有效供給
第三節 案例: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科普工作調查
第六章 中國民族地區的科技合作戰略
第一節 民族地區科技合作戰略的理論分析
第二節 民族地區科技合作戰略的主要模式
第三節 基於兩個知識轉移模型的民族地區科技合作戰略反思
第四節 案例:雲南省普洱市的科技合作戰略
第七章 中國民族地區特色科技資源的開發與創新
第一節 民族地區特色科技資源開發
第二節 民族地區特色科技資源開發的趨勢及政策建議
第三節 案例:雲南白藥集團的民族特色科技資源開發與創新
第八章 中國民族地區科技工作專題調研報告
第一節 民族地區基層科技管理工作現狀
第二節 民族地區的創新型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序言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與開發的背景和意義
一、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國長期性的戰略重點
(一)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重要前提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有1億多,目前已建立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多個自治縣(旗),另外還建有1200多個民族鄉,民族自治地方約占國土總面積的64%,西部和邊疆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國現階段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任務,不僅關係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實施,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而且關係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防鞏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1992年1月14日,,澤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必須從振興中華民族的高度,從鞏固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高度,充分認識民族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和重要性”。江澤民同志把加快各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作為改革開放時期民族工作的兩大主要任務。他強調,“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國整個現代化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同全國其他地區的現代化、少數民族的振興同整箇中華民族的振興,是密不可分、互相促進的。推動各民族發展進步和共同繁榮不僅是個經濟問題,而且是個政治問題”①。
(二)當前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尚顯不足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大成就。有數據顯示,2008年,民族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到306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了17.4倍,比1952年增長了92.5倍。同樣在2008年,民族地區的各類學校已達72711所,在校學生達3450.3萬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少數民族在校大學生達115.35萬人,比1950年增長了886倍,占全國高等學校在校生的7.14%①。
但是,在肯定這些成績的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與其他地區相比,民族地區落後的狀況並沒有得到徹底改變,與非民族地區,尤其是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更大,並呈繼續拉大趨勢。2009年,民族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2.9%,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2.4%②。近30年來,雖然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為全世界所矚目的成績,但是我國民族地區貧困問題依然嚴峻:“八七計畫”期間,全國348個少數民族地區縣及非民族地區及少數民族自治縣中有257個為國家重點扶貧縣;全國18個連片貧困區則主要為民族地區。2009年,民族地區尚有1955萬農村貧困人口,占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總數的54.3%③。
這些都是經濟問題,而現實中經濟問題總是與政治問題混合在一起。高度看待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問題,提出有力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帶領各族民眾更好更快地發展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縮小乃至消除地區之間的差距,已成為我國政府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
二、科學技術是推動民族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得到進一步印證
1975年,鄧小平同志在指導起草《中國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時,就以馬克思“生產力中包括科學”的論述為依據,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類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與此同時,人類關於經濟成長原因的探索也有了新的突破。
1988年,學者R.Lucas運用內生經濟成長理論指出,在未來時間內“知識創新和技術進步是經濟成長的主要源泉”。這一論斷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P.Romer、G.Becker等一批經濟學家也分別從新的角度分析了勞動質量的提高對經濟成長的推動作用。他們認為,專業化的知識和人力資本的積累可以產生遞增的收益並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遞增,從而使總的規模收益遞增。這種新的增長理論給人以收益遞增的希望,打破了傳統經濟學中的“生產要素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激起了人們對經濟成長的興趣,進而形成經濟成長可持續發展理論,即知識和人力資本才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和動力,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成長主要取決於它的知識積累、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的提高。
1996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知識經濟報告》,認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knowledge-basedeconomy)即將改變全球經濟發展形態,知識已成為生產力提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1997年,中國科學院發表《迎接知識經濟,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報告;1998年,江澤民同志在北京大學100周年慶典演講中指出“知識經濟已見端倪”。這三件事情使得1998年被中國學者稱為“知識經濟年”。同樣是1998年,世界銀行在《世界發展年報》中指出,“現時代的經濟不僅是建立在實質資本及技能的累積上,更是建立在信息、學習和知識的吸收改造上”。總之,世界各地政府和學者都認識到,人類社會已經完成了由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的轉型,知識成為社會進步和財富增加的主要源泉,科學技術發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技作為“引擎”
不論是做不同區域之間的橫向比較,還是縱向追蹤某一區域的發展態勢,我們都不難發現,區域科技發展水平與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之間存在高度依存性。
近年來,國家科技部連續發布我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結果。以2008年為例,該年全國綜合指數比2007年提高了3.62個百分點。不僅如此,從各區域的情況看,上海、北京、天津和廣東四區域的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高於60%,處於第一類;江蘇、遼寧和浙江等地處於第二類,其區域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低於60%,但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4.40%);處於第三類的為山東、福建等地,其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54.40%),但高於綜合科技進步指數為40%的地區。而我國主要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如內蒙古、青海、甘肅、貴州、雲南和廣西等,則位於第四類,綜合指數在40%以下。西藏則由於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低於30%,獨自處於第五類①。與此同時,民族地區科技力量薄弱,其基本情況如表1-1所示。
與此同時,我國民族地區經濟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其整體狀況仍低於社會期望。2004年年末,我國民族人口只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44%,但是其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卻占全國的47.7%①;2007~2009年,全國各地區GDP排行榜中,九大民族聚集地區②均占據了最後10席中的7席,人均指標與其他地區相比也有顯著差異。這種局面顯然不利於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
可見,我國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一樣,按照從東到西的方向,成遞降梯度排列:西部民族地區的科技基礎比東中部地區更為薄弱,其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也相對落後;民族地區貧困發生率較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局面,與其科技綜合實力共同形成“雙低”格局。因此,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歸根到底還是需要科學技術發揮“引擎”作用;區域之間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技實力的競爭。少數民族經濟是我國巨觀經濟系統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運用科技的力量促使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務協調發展、實現全國範圍內的整體進步,是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政府的關鍵目標。
三、加強科技資源配置與開發是推動民族地區科技發展的關鍵
(一)科技資源是人類從事科技活動的基礎科技資源是人類從事科技活動③的基礎,是科技活動的主要條件,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素的集合。當前研究中,學者們一般認為,科技資源體系由科技財力資源、科技人力資源、科技物力資源、科技信息資源四個方面組成(表1-2)。從社會再生產的角度看,科技資源不僅由包括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過程中的財力、人力、物力和知識信息等資源所形成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條件,而且包括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產出,即科技成果。
同所有其他資源一樣,科技資源的第一特徵是它的稀缺性。科技資源和自然資源的相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是資源的表現形式,是人類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與條件。與自然資源的來源不同,科技資源是一種社會經濟資源,它來源於人類社會,明顯帶有人類活動產物的特點。科技資源和其他社會經濟資源雖然都主要來源於人類勞動的過程與結果,都具有較強的社會性,但是它們服務於不同的活動。科技資源服務於科學技術活動,通過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科技資源不僅能夠創造物質財富,而且能夠創造精神財富,它是推進社會生產力發展,推進人類生活質量提高,推進人類勞動條件改善的一種要素集合。從一個更大的範圍來看,科技資源還是促進社會變革,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
(二)民族地區科技資源配置與開發工作存在不足
科技資源配置是指各類科技資源在不同科技活動主體、學科領域、過程、空間和時間上的分配、組合與使用①。當前我國學者對科技資源配置的研究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配置規模、配置結構、配置方式。其中,配置規模主要是表征科技資源配置的總量,即一定時期投入了多少科技人員、科技財力,從總量上分析比較增加了多少、減少了多少;配置結構主要是指科技資源配置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如在投入的科技資源中,國家投入了多少,企業投入了多少;配置方式則是指運用計畫配置、市場配置或是混合配置等①。科技資源開發則是對區域內的科技資源存量進行發現、培育和利用的過程。對科技資源進行開發是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基礎,也是提高區域競爭力的重要依託。
知識經濟背景下,科技的“第一生產力”作用早已得到理論和實踐的檢驗。近年來,民族地區科技意識逐漸增強,科技投入越來越大,希望通過科技發展來促進經濟進步。而結果卻顯示,在我國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尤其是民族地區,一方面用於科技活動的資金和人力資源仍然相對稀缺,但另一方面卻又存在著資源浪費、科技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現象。例如,2006年少數民族聚集省份甘肅省,其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為1.05%,遠遠高於湖南(0.71%)、河南(0.64%)、河北(0.66%)等省份,與廣東省(1.19%)相差無幾;而其科技產出明顯低下,國民生產總值在全國排名靠後②。這說明,我國民族地區科技實力不足,與其科技資源配置不當有關,即各類科技資源往往被分配並運用到了並不恰當的科技活動主體、學科領域或科技活動過程中,妨礙了區域科技發展進程。
不僅如此,我國55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形成了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並創造了自己民族特有的傳統科技。僅以醫藥為例,就有藏醫藥、彝醫藥、傣醫藥、苗醫藥佤醫藥等幾大體系,此外,還有更多生產生活中的科技資源可供開發利用。但是,由於對大量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資源開發利用力度不夠,導致民族地區科技資源存量長期處於靜止狀態,難以轉化為生產資料和現實生產力。
總之,當前我國民族地區科技事業發展相對滯後,科技實力落後;同時,民族地區科技管理存在著科技資源配置不當、科技資源開發不力的問題,並由此導致民族地區科技綜合競爭力不足。綜上,本書將以科技資源配置和科技發展戰略的相關理論為基礎,結合民族地區資源特色和文化特色,對其科技資源配置規模和配置效率,以及當前的主要科技發展戰略進行分析、解讀與評價。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當前科技管理理論對民族地區科技事業發展研究的不足,也可以用民族地區管理實踐對現有科技管理理論進行檢驗。同時,還解釋了民族地區科技、經濟、社會與政策環境的互動關係,為政策間的協調提供了幫助,對當前民族地區科技管理部門的管理實踐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