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和論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開創和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歷史過程,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這個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發展水平落後、各地區差異甚大的獨特的東方大國,是如何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如何不斷實現多重的社會轉型
,如何實現“富民強國”目標的。
作者提出並回答了上百個令讀者感興趣的當代中國的重大政治經濟問題,運用國內外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或鮮為人知的豐富史料,對1949-1976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分析和評價。
作者力圖從歷史視角、國際視角來討論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巨觀背景;從政治與經濟發展兩條主線闡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國現代化發展軌跡與動因;從大量歷史事實出發,由政治和經濟的角度來說明當代中國是如何發生歷史性巨變的。本書能為廣大讀者了解當代中國提供較為清晰的歷史嚮導和經驗總結。
作者簡介
胡鞍鋼,現任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3年生於遼寧省鞍山市。1969—1976年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6團務農:1976—1978年在華北冶金地質勘探隊務工。1977年參加高考,1978年進入河北礦冶學院(現唐山理工大學),1982年獲工學學士學位:1984年在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88年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1991—1992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系作博士後研究: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慶應義熟大學、早稻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世界銀行等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訪問學者和客座研究員。1991年被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0年評為特優:1995年和1996年連續兩次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分別為第二和第一獲獎人);2001年獲第九屆(2000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2004年被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授予榮譽經濟學博士。他是中國國情研究(China Studies)領域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現已出版中國國情與發展研究系列中文專著13部、合著16部、主編9部、合編6部、英文著作6部、日文著作3部;2000—2006年CSSCI(中文社會科學文獻索引)引用(不包括自引)1696篇次。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的國情與現代化
第一節 我們需要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
第二節 引起當代中國巨變的合力
第三節 中國基本國情與發展
1.國情的定義與限制因素
2.認識中國國情的重要意義
3.如何系統地研究中國國情
第四節 毛澤東等對中國國情的基本認識和概括
第五節 本書的分析框架
第六節 小結:中國現代化是不斷學習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章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從趨異到趨同
第二節 中國經濟成長的歷史記錄及其評價
1.中國人口占世界總量比重的變化
2.中國經濟占世界總量比重的變化:U字形軌跡
3.中國的人均收入相對於世界平均水平的變化:倒U字形軌跡
4.中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變化:從封閉社會到開放社會
第三節 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背景
1.西方資本主義革命
2.世界現代經濟成長軌跡(1820-1992)
3.決定世界及各國經濟成長的因素
第四節 中國曾遙遙領先於西方上千年
第五節 中國經濟衰落原因初探
1.中國經濟衰落的已有解釋
2.中國經濟停滯的綜合解釋
3.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性努力
第六節 小結:中國從現代化的落伍者到現代化的追趕者
第三章 中國現代經濟發展的初始條件
第一節 中國進行現代化的有利條件
1.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文明基礎
2.發動工業化的政治前提
3.後發國家現代化的政治條件
4.國家現代化的後發優勢
5.中國特有的大國優勢
6.現代化的內在動力
第二節 中國經濟發展初期的“擴大缺口”現象
第三節 中國工業化的初始經濟條件
1.中國發動工業化滯後於西方國家
2.中國經濟發展起點十分低下
3.中國工業化基礎十分薄弱
第四節 中國工業化的初始社會條件
1.中國的人口過快增長與勞動力過剩
2.巨大的二元經濟社會
3.地區差異甚大發展不平衡
4.人力資本嚴重不足
5.中國人口發展水平極其低下
6.工業化的技術創新力量和吸收新技術的能力匱乏
7.人口與資源的深刻矛盾
第五節 新中國成立前後的主要經濟成分
1.新中國成立前的各種經濟成分
2.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五種經濟成分
第六節 小結:工業化道路的理論來源
第四章 從建國初期到“一化、三改”(1949-1956)
第五章 從“大躍進”到經濟重建(1957-1965)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
第七章 對毛澤東時代的歷史評價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種政治運動一覽表(1949-1976)
參考文獻
後記:向歷史學習
表目錄
圖目錄
專欄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