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建於1958年,在國家計畫中單列戶頭,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的綜合體。科研基地主體座落在四川省綿陽市涪江之畔,占地四千多畝,建築面積150多萬平方米,是一座設施齊全、文明美麗的現代化科學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設有科研分支機構或辦事機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擁有12個研究所、100餘個科研室和30多個生產車間及3萬多台(套)各類先進設備儀器,主要從事衝擊波與爆轟物理;核物理、電漿與雷射技術;工程與材料科學;電子學與光電子學;化學與化工;計算機與計算數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及套用。已形成專業門類齊全、先進設備與技術保障能力相配套的科研生產基地。
歷史沿革
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審時度勢,面臨國際上嚴峻的核訛詐形勢,為抵禦西方大國的武力威脅,毅然做出了發展中國核武器事業的決策。1958年6月,經中央批准,開始建設定名為221廠的核武器基地,廠址選定青海海晏縣金銀灘。
7月13日,二機部黨組決定成立北京第九研究所。
1963年3月起,在221基地具備了科研、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之後,集中在北京的科研人員毅然放棄首都的優越生活、工作和學習環境,陸續遷往大西北,創造了我國“兩彈”的輝煌。
1964年2月25日,二機部黨組批覆,將九局、九所機構撤銷後成立第九研究院。
同年,經中央專委批准,確定了建設代號為“九○二工程”的核武器研製基地,分布在四川省綿陽和廣元市的山區。
1969年,九院由西北搬遷至九○二地區開展工作。在艱苦地條件下,廣大職工、科技人員刻苦攻關,為國防尖端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3年9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在四川綿陽市近郊建立新的科研基地,定名為“839工程”。
1985年1月,為擴大對外科技交流,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九院對外名稱使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1990年,開始逐漸向新基地科學城(839)調整搬遷,實施相對集中。
2000年國務院、中央軍委進一步理順了對中物院的管理體制。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
物理學
衝擊波物理、電漿物理、核物理、炮轟物理、計算物理、軍控物理
力學與數學
化學與材料
放射化學、有機化學、高分子材料、含能材料、核材料
信息科學與電子工程
雷射技術與套用、脈衝功率技術與套用、計算機科學與套用、電子技術、信息技術
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集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院。這裡雲集了一大批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高端科研人才,在這些科學家的身邊,還有一群技能人才,他們在我國核武器的研製生產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單點金剛石飛切工程樣機是中物院自主研發的高精尖設備,它將套用於國家重點科研工程建設項目,能將粗糙的材料表面加工為表面粗糙度達納米級的鏡面。因為這台設備特殊的用途,作為我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中物院完全依靠自己的實力,自主研發。
在中物院流體物理研究所,為了保證一台價值7億元的加速器的順利運行,50多名科研人員和大約15名技能人員一道,共同完成各項科研任務和設備的運行維護。
機構設定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現有5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該院設有研究生部,有9個博士學位授予權
專業和21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有物理、數學、原子能科學與技術3個博士後流動站,涉及電漿物理、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套用數學、計算數學、核技術及套用、核燃料循環與材料等學科專業。
先後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派出留學人員和訪問學者共2500餘人次。
科研人員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擁有職工8000餘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獎章獲得者:于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等科學家都曾經擔任過重要領導工作。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和一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有博士學位授予權8個和碩士學位授予權14個以及博士後流動站。
中物院現有7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院研究生部面向全國招生,有5個一級學科、16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25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有物理學、數學、核科學與技術、力學4個博士後流動站,涉及電漿物理與理論物理及粒子物理以及原子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套用數學、計算數學、核技術及套用、核燃料循環與材料等學科專業。近年來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派出留學人員和訪問學者共2500餘人次。
科技刊物
《強雷射與粒子束》
《強雷射與粒子束》(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是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公開出版的科技期刊。主要報導我國高能雷射與粒子束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實驗與套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進展。內容涉及高功率雷射(含高功率微波)與粒子束的產生、傳輸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脈衝功率技術。
《爆炸與衝擊》
《爆炸與衝擊》是中國力學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辦刊宗旨為:報導爆炸力學學科領域的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學術前沿進展及水平,促進學術交流,創造本學科領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長環境,推進爆炸理論和套用、抗爆與爆炸安全技術的發展。
《高壓物理學報》
《高壓物理學報》創刊於1987年9月,是我國高壓物理領域唯一的專業性刊物,它是由中國物理學會高壓物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四川省物理學會協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承辦的一份學術季刊。
從1989年起,《高壓物理學報》一直由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列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課題選用的中文科技期刊之一,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把《高壓物理學報》作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來源期刊之一。
《含能材料》
《含能材料》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主辦的學術性期刊, 1993年創刊,1995年國內外公開發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董海山研究員歷任本刊主編、名譽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能寬為本刊題寫了刊名。著名科學家王淦昌、朱光亞等為本刊題了詞。本刊現任主編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所長黃輝研究員。
《信息與電子工程》(雙月刊)
《信息與電子工程》是2003年創刊的一份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電子類學術期刊,主要圍繞信息化新軍事變革中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及時傳播信息與電子工程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
中物院文化
核心價值觀鑄國防基石做民族脊樑
兩彈精神
愛國奉獻、艱苦奮鬥、協同攻關、求實創新、永攀高峰
兩彈功勳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並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其中於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等曾經在我院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于敏
河北省寧河縣人,1926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9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併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從事核理論研究工作。1960年底開始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1965年調入二機部第九研究院,歷任理論部副主任、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
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熱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構想,起了關鍵作用。後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從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獲光華獎特等獎。
江蘇省常熟縣人,1907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山東大學、浙江大學教授。1950年5月以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2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第3、4、5、6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98年逝世。
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在從事核武器研製期間,指導並參加了中國核子彈、氫彈研製工作。他是核子彈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指導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領導並具體組織了中國第二、三次地下核試驗。主持指導的爆轟物理試驗、炸藥工藝、近區核爆炸探測、抗電磁干擾、抗核加固技術和雷射模擬核爆炸試驗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與蘇聯著名科學家巴索夫同時獨立地提出雷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的新概念。他是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積極促成建立了高功率雷射物理聯合實驗室並一直指導慣性約束核聚變的研究。積極指導原子能研究所開展電子束泵浦氟化氫雷射器等的研究。在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於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中共第12屆中央委員。1986年逝世。
在核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核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核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核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198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地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朱光亞
湖北省武漢市人,1924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美國密執安大學從事實驗核物理研究工作,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於1950年春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副教授、教授,二機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4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黨組書記。第8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中共第9屆、10屆中央候補委員,11至14屆中央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第9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於2011年2月26日10時3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957年從事核反應堆的研究工作,領導設計、建成輕水零功率裝置並開展了堆物理試驗,跨出了中國自行設計、建造核反應堆的第一步。他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科學技術領導人,負責並領導中國核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1962年主持編寫的《核子彈裝置科研、設計、製造與試驗計畫綱要及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對爭取在兩年內實現第一次核子彈爆炸試驗的目標起了重要作用。參與組織領導中國曆次核子彈、氫彈的試驗,為“兩彈”技術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70年代以來參與組織秦山核電站籌建和放射性同位素套用開發研究,80年代後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的制定與實施、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工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陳能寬
湖南省慈利縣人,1923年生,男,中共黨員,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畢業。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1955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套用物理所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實驗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1986年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中國第一顆核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工作中,主要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物理、炸藥和裝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及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組織並參加了聚合爆轟波人工熱核反應研究以及核裝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較短的時間內,攻克了技術難關,實現預期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985年獲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周光召
湖南省長沙市人,1929年生,男,中共黨員,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研究生院。1957年赴蘇聯莫斯科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回國,歷任二機部第九研究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二機部九局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1992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會執行主席,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協主席,中共第12屆中央委員。現為第9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被10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
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世界公認他是贗矢量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60年代初開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工作,領導並參與了爆炸物理、輻射流體力學、高溫高壓物理、二維流體力學、中子物理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具有實際價值的重要成果,為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奠定了基礎。196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郭永懷夫婦
山東省榮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5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套用數學系留學並獲碩士學位。1941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研究員,1946年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等職。1968年逝世。
在中國核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中領導和組織爆轟力學、高壓物態方程、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力學和武器環境實驗科學等研究工作,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程開甲
江蘇省吳江市人,中共黨員,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歷任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二機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國防科工委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
彭桓武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等職。
領導並參加核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和戰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工作。在中子物理、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爆轟物理等多種學科領域取得了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一系列理論成果,並為中國核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1972年調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78—1983年任理論物理所所長。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領導關懷
1962年11月,毛澤東主席對中國核子彈研製工作所做的重要批示。1963年4月,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鄧小平總書記接見有我院科學家參會的會議人
1966年3月,鄧小平同志到我院視察工作時的題詞
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北戴河接見我院胡仁宇院長
鄧小平總書記到我院視察工作時的題詞
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南海接見我院胡思得院長
江澤民總書記在我院視察工作時接見我院科學家
1999年4月,江澤民總書記在我院視察工作時的題詞
胡錦濤總書記(時任國家副主席)在我院朱祖良院長的陪同下接見我院科技工作者代表
胡錦濤總書記(時任國家副主席)視察我院科研區
李鵬總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為我院鄧稼先院長頒發全國勞模證書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同志視察我院
1999年9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同志視察我院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視察我院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同志視察我院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尉健行同志視察我院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同志視察我院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志視察我院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志視察我院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同志視察我院
人才培養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擁有專業技術人員8000餘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000餘名。中科院院士9名,工程院院士7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于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等傑出科學家都曾經或正在擔任我院的重要領導工作。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0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4名和一批優秀年輕科技人才。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材料與工藝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聚變研究中心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套用電子學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計算機套用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雷射電漿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計算中心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與信息中心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環保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計量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