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單位
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10個博士學科點和12個碩士學科點(涉及5個一級學科領域:地質工程和資源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海洋科學、地質學、公共管理學)。下設資源科學與工程系、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系、土地資源管理系、海洋科學與工程系、煤及煤層氣工程系、沉積盆地與沉積礦產研究所、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工程研究所、數學地質與遙感地質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單位,為學院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半個多世紀來,在老一輩地質學家王鴻禎院士、袁見齊院士、池際尚院士、馮景蘭院士、楊起院士、潘鍾祥、 趙鵬大院士、翟裕生院士等帶領下,經過廣大教職員工艱苦創業、探索進取,學院已發展成為師資雄厚、梯隊合理、學科齊全、充滿活力的教學科研實體。現有教職工154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趙鵬大)、長江學者2人,楚天學者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2人、教授46人、副教授38人。
50多年來,資源學院共為國家培養了1萬多名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他們中有的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地質學家,如歐陽自遠院士、傅家謨院士、殷鴻福院士、湯中立院士、金振民院士等。目前在讀各類研究生1154名、全日制本科生1455人,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基地班已有7屆畢業生,他們中80%的學生直接攻讀了相關專業的研究生。
建設成果
我院的資源勘查類學科群是學校的優勢學科群,目前形成了以趙鵬大院士和胡光道教授為首的"礦產資源定量預測及勘查評價"、姚書振教授、胡明安教授、魏俊浩教授為首的"礦產普查與礦床學"、李思田教授、解習農教授、王華教授為核心的"沉積盆地與沉積礦產"、費琪教授、郝芳教授、梅廉夫教授、陳紅漢教授為核心的"油氣勘探開發新理論、新技術"、吳沖龍教授為首的"地礦信息系統與地質過程模擬"五大科研群體,取得了非常多的具有顯示度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同時以李江風、王占岐教授為核心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以其特色鮮明的學科特點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近五年來,我院科研在學校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連續增長,年均經費3000萬;發表文章1600餘篇,其中44篇被SCI檢索、92篇被EI檢索、54篇被ISTP檢索,編撰科技專著共90 部。
對外合作
多年來,學院一直重視對外學術交流,擴大學院在國際、國內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 斯洛伐克、哈薩克斯坦、南非、香港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近五年來,我院先後派30多位教師出國研修、作高級訪問學者,每年有40多人次參加國際、國內會議,成功舉辦了6次全國學術會議。
展望未來,資源學院將以培養高層次地質工科複合型、創新型優秀人才為己任,充分發揮傳統學科優勢,注重土地資源管理、海洋科學、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等新興學科建設,通過地質工科建設,學科交叉,力爭建成國內一流、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以地質工科為特色,理、管、信息技術兼顧發展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領導
院 長:李建威
黨委書記:郭秀蓉
副 院 長:姚光慶、夏慶霖、石萬忠
副 書 記:張建華
工作進展
一、學科、專業建設方面
1、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二級學科均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2、完成了一級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國家年度評估報告的編寫工作;組織完成了《國家重點科技領域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申請》,並順利完成檢查工作;
3、以第一負責人身份代表大學組織、實施的計畫:中國地質大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二級學科的2007-2010年的發展規劃;
4、《煤及煤層氣工程》獲得教育部專項建設計畫批准,國家投入650萬元用於該專業教學實驗室建設。該專業同時獲得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立項,每年投入80萬元。
5、《資源勘查工程》專業被大學推薦為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同時該專業作為湖北省品牌專業通過專家組驗收,獲得一致好評;
6、組織、實施和成功驗收2006-2007年度學院資助的七大計畫:
(1)2006-2007年度石油工程博士學科、學位點建設協定;
(2)2006-2007年度海洋科學與工程學科、學位點建設協定;
(3)2006-2007年度土地資源管理博士、碩士點、本科專業建設協定;
(4)2006-2007年度資源學院海洋科學與工程(地質與資源)專業建設協定;
(5)2006-2007年度資源學院“煤及煤層氣工程”新專業建設協定;
(6)資源學院省及國家精品課程建設(2006-2007年)協定;
(7)資源學院第三批(2006-2007年)優秀青年教師資助協定。
二、博士後流動站申報
海洋科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得批准。至此,我院參與建設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增加至三個,分別為: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海洋科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三、創新團隊申報
以我院礦產普查勘探學科學術帶頭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成秋明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申報的“成礦複雜系統與資源定量化預測”項目獲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資助,資助金額為300萬。這是我校第三個獲得教育部資助的創新團隊;
陳紅漢、趙彥超、葉加仁、關振良、李純泉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申報的《多重介質儲層含烴流體流動檢測與模擬》獲得了2007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畫創新群體項目資助;
四、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
陳紅漢教授入選中國科學院 “百人計畫”和2007-2010年度“楚天學者”特聘教授資助計畫;
解習農教授入選2006年度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特聘教授計畫;
計畫引進四位高層次人才,目前均在湖北省楚天學者和講座教授特聘教授計畫的公示名單中,我校共有6名學者榜上有名。
五、科研方面碩果纍纍
1、高級別、重大項目取得重要突破
(1)獲得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我校共有36項):
(2)成秋明教授等申報的《成礦複雜系統與資源定量化預測》項目獲得教育部資助的創新團隊資助;
(3)魏俊浩教授等申報的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管理辦公室(國家專項)《山西省垣曲縣胡家峪銅礦礦產預測》項目獲得資助;
(4)鄭有業教授等申報的中國地調局發展中心的《岡底斯線性綜合研究》項目獲得資助;
(5)任建業教授申報的“南海北部大陸邊緣盆地裂後期異常沉降機制研究”獲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
(6)王華、陸永潮、任建業、焦養泉 等獲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歧口富油氣凹陷結構構造、層序地層及沉積體系研究》項目;
(7)王生維,鄂爾多斯市政府:《鄂爾多斯市煤層氣勘探部署》;
(8)王華、周江羽、陸永潮等獲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公司《南堡凹陷構造古地貌、沉積體系、熱動力學研究及有利勘探方向預測》項目。
2、2007年全院師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總計362餘篇;其中外文論文133篇、核心期刊268篇、14篇SCI論文、16篇EI論文、10篇ISTP論文;出版科技專著12 部,教材2部;
3、2007年新增項目約123項:其中縱向課題35項;橫向課題83項,校內自選項目5項,契約新增經費8734.14萬元 (縱向1233.9萬元;橫向7492.24萬元,校內自選項目8萬元);2007年實到經費4938.2718萬元(縱向1365.51萬元;橫向3572.762萬元)。
4、科研成果獲獎勢頭強勁:省部級科技獎勵特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二等獎6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三等獎2項。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鈾礦地質成果獎一等獎1項
六、實驗室建設方面
以我院為主體建設的湖北省油氣勘探開放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獲得2007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
學院自籌經費五十萬元用於五個本科專業教學實驗室建設工作,並制定了學院2007-2008年度教學實驗室發展與建設計畫。
七、精品課程、教材建設方面
2007年在國家精品課程上取得突破,《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獲國家級精品課程稱號,《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獲得湖北省級精品課程稱號,目前我院省級精品課程達到4門;
《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趙鵬大等)、《異常壓力盆地流體動力學》(解習農等)專著獲湖北省100種好書的稱號。
八、土地利用規劃機構甲級資質申報成功
我校獲得土地利用規劃機構甲級資質,武漢高校中僅有三家通過該資質評選,該資質申報成功表明我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九、承辦國內外學術會議
我院骨幹教師參加、協助主持召開了 “國際數學地質協會年會IAMG2007”國際會議(2007年8月26-31日 北京);
我院骨幹教師參加、協助主持了第6屆IPACES年會“現代地球科學:交流與合作” (2007年6月25-28日,武漢)的“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南方海相碳酸鹽岩與油氣”和“青藏高原的資源與環境”三個分會的相關工作;
我院成功主辦了“全國工程勘察信息化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全國工程地質計算機套用技術交流會和第三屆工程地質計算機套用技術協作網網員大會”(2007年11月19-21日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
我院教師成功地舉辦了湖北省土地學會年會( 2007年12月21日-23日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
十、工會活動
資源學院獲湖北省教育工會《湖北省教育系統“樹、創、獻”活動》先進集體獎;
石油系女工獲武漢市婦女聯合會頒發的《三八紅旗集體》獎、“巾幗建功”活動《十佳巾幗文明崗》獎。
教學建設
資源學院實驗中心
簡介
實驗中心經過多年建設,已擁有雷射拉曼、大型工作站、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元素分析儀等多種大型儀器設備,並有一批分析項目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實驗中心除滿足我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實驗教學外,還對外承擔流體包裹體及氫、氧、碳穩定同位素樣品加工及測試,有機分析,元素分析,地震、地質、油氣綜合解釋,信息採集、分析處理等項目,在教學科研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教學和科研實驗室列表
有機地化實驗室
油藏工程實驗室
石油地質實驗室
油層物理實驗室
礦石學實驗室
流體包裹體實驗室
資源開發與利用實驗室
礦產勘查綜合實習室
礦床學綜合實習室
資源信息工程實驗室
資源信息處理與解釋
資源信息綜合探測實驗室
雷射拉曼光譜實驗室
礦床學實驗室
中心微機實驗室
資源勘查綜合評價實驗室
資源地質學實驗室
鑽井工具實驗室
鑽井液實驗室
大型實驗儀器
雷射拉曼光譜儀
微觀驅油機理分析儀
GC—7AG氣相色譜儀
碳氫氧氮微量元素分析儀
大型彩色噴墨給圖儀
地質圖象處理工作站系統
大型偏反光顯微鏡
SDN DLTRA I工作站系統
SUN工作站
IBM伺服器
地震、地質、油氣、綜合解釋工作站
煤及煤層氣工程系
煤及煤層氣工程專業於2005年獲教育部批准,2006年3月10日正式公布,編號為080108S。從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為國內第一個承辦該專業的高等院校。
新專業建設得到了學校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及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2007年3月,學校批准在資源學院成立煤及煤層氣工程系,簡稱“煤工系”。煤工系主要負責和組織承辦煤及煤層氣工程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在牢固掌握自然基礎科學知識的基礎上,系統學習煤及煤層氣資源勘查和開發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與煤及煤層氣地質學研究及資源勘查和綜合評價有關的基本技能與方法。本專業將在煤及煤層氣地質基礎、煤層氣勘探與開發工程、煤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煤層瓦斯治理與煤礦安全等方面有所側重。同時,煤工系還招收礦產普查與勘探、能源地質工程等學科方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煤及煤層氣工程專業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新專業,它是具有幾十年雄厚知識積澱的前煤田地質學專業的延續與再生。幾十年來,中國地質大學培養的煤田地質人才質量在國內首屈一指。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煤田地質專業被取消並調整歸屬於資源類大專業,但是卻保留了無價的辦學經驗和工作作風。出身於煤田地質專業的新一代中青年教師,在經歷了改革開放尤其是通過在相關領域的艱苦磨練,如今的知識面得到大大拓寬,為新專業的承建帶來了無限的活力和境界。目前,新專業與學科建設真正體現了“內聯外合”的辦學思想,在從事本專業教學的在編和兼職師資隊伍中,有教授14人,博士生導師10人,楚天學者1名,副教授3人,講師4人,平均年齡42歲。高級職稱占85%,具有工學碩士學位和工學博士學位的教師占90%。 目前,煤及煤層氣工程系正在執行兩項源於教育部立項的學科與專業建設大型項目。2007年12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煤及煤層氣工程專業被教育部批准為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07年7月,煤及煤層氣工程新專業教學實驗室建設專項修購計畫獲得教育部批准,該項目支持下的“煤質實驗室”、“煤岩實驗室”、“煤系實驗室”、“煤儲層實驗室”、“煤層氣成藏實驗室”和“煤層氣工程工藝實驗室”已經開始了合理的規劃和承建。同時,煤及煤層氣工程專業積極聯合社會力量,共同謀劃和籌建教學實習基地。2006年4月10日,與“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聯合共建煤層氣開發工程產學研基地的協定,建成了新專業的第一個產學研基地。 煤及煤層氣工程系多年來在煤地質、煤層氣地質、煤儲層和含煤岩系伴生礦產等領域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主持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973”課題和專題、“863”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0餘項,其它級別的科研課題50餘項,2007年科研經費到位800餘萬元。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近20篇被SCI、EI和ISTP三大檢索收錄;獲省、部、局級獎項10餘項。這些科研成果的獲得為煤及煤層氣地質與工程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並極大地促進了學科的快速發展。 煤及煤層氣工程系的發展離不開學校、學院、兄弟院系以及各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我們將以新的姿態創造新的奇蹟,充分發揮在專業特色優勢,力爭建成國內一流的煤及煤層氣優秀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地,為我國的煤及煤層氣地質與工程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學院領導
院 長:李建威 副院長:嚴德天、朱紅濤、 趙葵東、石萬忠 | 黨委書記:李宇凱 黨委副書記:張建華 | ||
系 | 實驗中心 | 科研所 | 院直屬機關 |
資源科學與工程系 | 礦石學實驗室 | 沉積盆地與沉積礦產研究所 | 院辦公室 |
石油及天然氣工程系 | 綜合探測信息實驗室 | 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研究所 | 黨委辦公室 |
海洋科學與工程系 | 微機信息處理實驗室1 | 數學地質與遙感地質研究所 | 德育學工組 |
煤及煤層氣工程系 | 微機信息處理實驗室2 |
獲獎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主要完成人 | 項目類別 | 獎勵 |
等級 | ||||
1 | 災害地質調查計算機輔助系統的研發、集成與套用 | 吳沖龍、田宜平、張夏林、何珍文、翁正平、劉軍旗、劉 剛、汪新慶、李偉忠、李新川、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2 | 城鎮土地定級暨基準地價評估研究--以武漢市東西湖區為例 | 王占岐、胡守庚、蔡文、黃中華、宋春生、姚小薇、丁昌先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3 | 西藏雅魯藏布江成礦區東段銅多金屬礦勘查(第六單位) | 鄭有業等 | 國土部科技獎 | 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