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依歷史年代計分八章,由仰韶——龍山文化起,直到明清;每章再依技術系統分節,分別介紹銅、鐵等古代金屬的冶煉技術、合金技術、加工技術、熱處理和表面處理技術等的有關情況;第八章主要介紹保留至今的傳統金屬技術。全書之前有一個前言,主要介紹世界冶金技術發展的基本歷程和我國古代冶金技術的基本特點;部分章節還討論了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和技術思想。本書內容豐富,深入淺出,以史帶論,其中不少資料和圖片都是第一次刊布,有的圖片甚為珍貴。本書可供科技史工作者、史學工作者、文物考古工作者、科學哲學工作者、高等學校師生閱讀和參考。圖書目錄
前言參考文獻
第一章 仰韶至龍山文化晚期冶金技術的萌芽
第一節 早期冶鑄遺物的出土情況
第二節 銅的早期冶煉和加工技術
第三節 關於“銅石並用”的技術特點
第四節 關於冶金術的發明與制陶術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二里頭至二里崗時期青銅技術的初步發展
第一節 銅器使用量的增加
第二節 冶煉技術的初步發展
第三節 青銅合金技術的發明和初步發展
第四節 加工技術的初步發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殷商至東周青銅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冶鐵技術的興起
第一節 青銅器使用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大型礦冶場的出現和冶銅技術的多項成就
第三節 三元合金技術的發展及其成就
第四節 部分地區性文化的青銅合金技術
第五節 金銀鉛錫汞的使用和冶煉
第六節 煉鐵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第七節 煉鋼技術的發明
第八節 多種金屬加工技術的興起
第九節 熱處理技術的發展
第十節 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的多項成就
第十一節 《考工記》及其反映的科技成就
第十二節 先秦時期的銅鐵業管理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鋼鐵時代的確立
第一節 由銅到鐵和由鑄到鍛的轉變
第二節 大型鋼鐵冶鑄作坊的出現和分布
第三節 煉鐵技術的發展
第四節 多種制鋼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第五節 多種有色金屬冶煉技術的發展
第六節 多種金屬加工技術的發展
第七節 金屬熱處理技術的發展
第八節 表面處理技術的發展
第九節 關於技術管理及其與社會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隋唐五代冶金技術的發展
第一節 冶鐵業的發展和築爐技術的進步
第二節 煉鋼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 有色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
第四節 金屬加工和熱處理技術
第五節 表面處理技術
第六節 隋唐時期的冶金業管理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宋元冶金技術的新成就
第一節 煉鐵技術的發展
第二節 煉鋼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 有色冶金技術的發展
第四節 金屬加工技術
第五節 熱處理技術
第六節 關於青銅表面處理的兩個問題
參考文獻
第七章 集大成的明至清代前期冶金技術
第一節 煉鐵技術的重要發展
第二節 煉鋼技術的長足進步
第三節 煉銅技術的重要發展
第四節 青銅和白銅技術的發展
第五節 煉鋅技術的發明和黃銅技術的發展
第六節 金銀鉛錫汞冶煉技術的發展
第七節 多項金屬加工技術的重要成就
第八節 熱處理技術的新成就
第九節 關於宣德爐及明代的金屬表面處理
第十節 宋應星及其《天工開物》的科技成就
參考文獻
第八章 保留至今的傳統冶煉和加工技術
第一節 兩種傳統的煉鐵技術
第二節 流傳下來的炒鋼和灌鋼技術
第三節 流傳下來的有色金屬冶煉技術
第四節 流傳下來的幾種金屬加工技術
第五節 流傳下來的幾種表面處理技術
參考文獻
後記
組織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