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城市經濟
正文
指中國自先秦至明清的城市經濟。城市 是城和附屬於城的市的合稱。中國古代城出現很早。據對山東章丘縣城子崖、河南平涼台等古城的發掘和考證,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已開始建設城;古代有“夏作城”(《呂氏春秋·君守》)的傳說。市是城內的交易場所,《管子·大匡》中有“工賈近市”;但城外也有市,《周禮·地官·遺人》有“五十里有市”之說,指定期集市之類。
先秦 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軍事中心,西周統治者率族眾居城內,稱國人,城外為郊,郊外為鄙或野。據說“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呂氏春秋·觀世》),每國均有城市。不過西周的城市還很小,據稱周制王城方九里,公國城方七里,侯伯城方五里,子男城方三里(《左傳·隱公元年》孔穎達疏)。東周以後,列國兼併,大國的都城發展為較大的城市,據近代考古發掘,春秋時齊國的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為兩個互相銜接的城,總面積達60平方公里,有11座城門,有比較規整的交通幹線和排水系統,還有冶鐵、煉銅、鑄錢和骨器作坊,說明該城工商業已頗為發達。戰國時,該城居民達七萬戶,蘇秦稱“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戰國策·齊策》)。東周時,私人工商業者初步有所發展,城市也開始兼有工商中心的性質。
秦漢至唐 秦漢領土擴展,人口迅增,城市也增多和擴大。漢建置103郡,1578個縣,都有城市。長安(今陝西西安)、長陵(今陝西鹹陽市東北)、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等城市人口都在20萬左右。工商業稱盛者有洛陽、臨淄、邯鄲、宛(今河南南陽)、成都五大都市。長安為最大的消費城市,城內設有九個市,商人有市籍,只準在市內按業設肆交易,所謂“九市開場,貨別隧分”(班固:《西京賦》)。東漢末年,江南也得到開發,人口增多,經濟日益發展。自三國時期的吳建都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到梁武帝時已有28萬戶,全城人口估計超過百萬,成為當時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唐代經濟續有發展,城市日益增多。當時,除長安外,以揚州、益州為最大城市,人稱“揚一,益二”。小城市也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增多。大運河的開通,也發展了一批城市。如徐州的府離縣,元和四年(809)以其“為舳艫之會……防虞是資”,乃置宿州(《元和郡縣圖志·宿州》)。又唐中葉後經濟重心南移,江南41州的州治不少成為經濟中心,逐漸發展成為較大的城市。這時工商業城市大體還是在政治、軍事城市的基礎上發展的。
宋至明清 宋代國土雖蹙,商品經濟卻有較大發展,城市也發生較顯著變化:①突破坊市制,城內隨處可設店肆,成為名實相符的城市。②有些新興城市的出現已不再以政治、軍事因素為主,而以經濟因素為主了。如泉州、汀州、溫州、潮州、漳州等均因海外貿易發展而形成;蘇州、真州(今江蘇儀征)、建康(今江蘇南京)、鄂州(今湖北武昌)、沙市、荊南(今湖北江陵)、潭州(今湖南長沙)等則由長江和其他內河貿易所形成。
明清兩代城市經濟的發展又有新的趨勢。表現在:①重點已不是原有大城市的擴大,而是位於交通樞紐的城市的繁榮。作為兩代首都的北京,人口從未超過百萬;原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口反而下降。而江南的應天(今江蘇南京)、京口(今江蘇鎮江)、揚州、蘇州因絲綢等手工業發達,商業繁榮,人口日增,至19世紀中葉都已有數十萬人口,城市人口總數大體上占州府總人口的 1/7至 1/4。漢中的經濟地位逐漸躋於長安,重慶的經濟地位逐漸超過成都,也屬於這種情況。臨清原為縣治,永樂間重修會通河後升為府,勃興“為挽漕之喉,為萃貨之腹,舟車絡繹,商賈輻輳”(乾隆《臨清縣誌》序)。沿河淮安、濟寧、德州、天津,沿江蕪湖、九江、忠州,以及贛州、吉安、衡陽、永州等城市的發展,都是如此。②宋代以後,縣以下的市鎮興起,到明清已形成市鎮經濟體系,成為大城市和農村集市之間的一級市場。其中如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實際已是工商業大城市了。
古代城市經濟的局限 宋代以後城市經濟的發展雖已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所有這些城市仍屬封建政府的建制,皇朝派官管理,或駐軍鎮守;城市在政治上統治鄉村,在經濟上剝削鄉村。城市人口一般也不是以工商業者為主。工商業者處於被統治的地位。這和西歐中世紀的那種作為鄉村的對立物、與領主爭奪自治權的工商業城市是不同的。在中國古代城市中,城市經濟密切地結合在封建統治體系之中,沒有形成有力的市民等級,從而造成商品經濟發展的局限性,也延緩著城市經濟中資本主義成份的萌芽和發展。同時,城市商業長期停留在獨立於生產的前資本主義階段,明清以來雖有包買、預買等支配小生產者的形式出現,但城鄉的經濟聯繫並不密切,廣大農村仍是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一直到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還保存著封建城市經濟的一切特徵,它無力抵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反而使許多城市自身殖民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