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始瓷器
正文
中國最早的瓷器。萌芽於商代,是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制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此時瓷器處於形成過程中的低級階段,故稱原始瓷器。自1949年以來,在黃河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山西和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江蘇等地的商代遺址中都曾出土過原始瓷器及其殘片,經化驗表明,它們已基本上具備了瓷器形成的3個必備條件,即:①以高嶺土作坯胎;②經1200度以上的高溫火焰焙燒後,使胎質基本燒結,不吸水,叩之能發出金屬般清脆聲;③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原始瓷器的器形一般多仿自青銅器,有尊、罐、豆等器物。胎質較硬,呈灰白色,釉色則呈青綠而略帶褐黃,紋飾有方格紋、圓圈紋、直線紋等,裝飾方法有刻畫和模印等幾種。河南鄭州銘功路商墓中出土的原始青釉瓷尊,釉色青綠閃黃,壁和肩腹間有很厚的釉塊,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