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史
“動畫是一個電影類型,不是兒童片”徐克語。英語中把漫畫分為兒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畫)”,在動畫界也是同樣。所以20歲的我看卡通片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卡通片是小孩子看的”這一觀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中國的卡通片針對的年齡層太小,不但國產的卡通片只有7歲以下的人才看,連引進的卡通片也只是針對12歲以下年齡層的。所以無怪乎去年引進的《灌籃高手》會引起轟動,相信很多大人也看見《灌籃高手》後會驚呼:“居然還有適合高中生看的卡通片!?”這真是中國動畫業的悲哀!
世界的動畫大國,當然是美國和日本,而兩國的動畫作品風格也有所不同?美國的動畫以數位化的電腦製作為主,號稱“美國沒有動畫繪製人”。其特點是誇張的人物形象和動作,且節奏較快,體現了
美國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代表有狄斯尼、華納等公司。而日本的動畫以賽璐璐和噴筆繪製為主,體現的是一種唯美的風格。特點是以優美的人物造型,內涵豐富的對白及劇情吸引觀眾,但相對的,定格畫面就較多(1995年的超人氣大作《新世紀EVANGELION》創造了3分50秒定格且無對白的記錄,但銷售量仍排亞洲第一,庵野大神的功力真是高深莫測!),節奏也較慢。代表么……吉卜力、GAINAX、SUNRISE、東映……
而中國動畫擁有的是什麼呢?只要談到這個話題,很多“專家”都會這么說:“民間流傳的皮影乃動畫之鼻祖,建國後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更是開了歷史之先河……”再往後呢?再往後則是單調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無美感可言的人物型,幼稚園小朋友都覺得幼稚的劇情,片中大人發音象3歲孩子,還有毫無感情的對白……。可以說,中國動畫觀眾沒有7歲以上的!!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稱之為“幼園動畫”。
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1926-1966)
這個時代的動畫作品也許不是最多的,但卻是最好的;也許不是最精美的,但卻是製作最認真的;也許不是與國際接軌的,但卻是最突出中國傳統特色也時常因此獲得國際獎項的。
說起中國動畫的黃金時代,一定要說萬氏兄弟,因為1926年中國第一部卡通片《大鬧畫室》就是出自他們之手,然後是《一封書信寄回來》 ,在抗戰爆發前,他們總計繪製了二十多部卡通片,其中包括1935年第一部有聲卡通片《駱駝獻舞》,但是在1936年以前,萬氏兄弟的作品主要是模仿美式動畫的手法,他們自己對此也不十分滿意,一直在尋找著讓動畫在中國傳統土壤里紮根的辦法,到了1940年,美國卡通片《白雪公主》給了他們很大震動,下決心要搞一部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作品,在組織100多人參加繪製、前後繪製2萬張畫稿、用了一年半時間的情況下,1941年他們完成了中國以至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 ,80分鐘的長度、取材自西遊記的故事、名演員白虹等人的配音、中國山水畫風格的背景、吸收了中國戲曲藝術的造型設計都使這部動畫在世界電影史上占據了繼《白雪公主》《小人國》 《木偶奇遇記》之後的第四席位置,而且濃郁的中國特色又使它與前三者有明顯的區別,萬氏兄弟本想接下來就拍攝《大鬧天宮》,但是由於投資商的問題計畫沒有成功。在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萬氏兄弟進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並在1958年嘗試用剪紙的手法來拍攝了卡通片《豬八戒吃西瓜》 ,隨後又用剪紙的手法拍攝了《人參娃娃》《金色海螺》等片,而1961年到1964年的《大鬧天宮》上下兩集無疑是中國動畫史和萬氏兄弟的顛峰之作,先後獲得卡羅維發利和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兩項大獎,在國內國際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白銀時代
白銀時代(1976-1990)
經歷了文革之後,動畫行業自然也受到了很大衝擊,而且上美影在1972-1976年間拍攝的17部卡通片如《小號手》《小八路》 《東海小哨兵》等給後來的動畫創作理念投下了一個嚴重的陰影:寫實主義和教育目的,這使卡通片被定位為給小孩子看的充滿教育意義的課外教材,這種思想不僅延續下來而且還在大部分人心裡深深的紮根,也就是這個觀念才造成了後來卡通片的尷尬地位。
在改革開放之後,卡通片製作走入繁榮時代,湧現的多家動畫製作生產部門也改變了過去上美影一家獨秀的局面,在1978年到1989年的十年間,這些製片單位就製作了219部卡通片,例如《哪咤鬧海》《金猴降妖》《天書奇譚》等優秀作品都是這個時段製作的,而且電視卡通片也在這個時候有了《葫蘆兄弟》 《黑貓警長》《阿凡提的故事》等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從整體上來講,這是個比較平均的時代,既有少量全年齡段藝術卡通片,也有大量類似《黑貓警長》這樣的純粹給兒童看的主流式教育卡通片,而且製作手法基本沿襲自上美影萬氏兄弟開創的流派,沒有太多創新也沒去吸取外部世界的先進經驗,而這一段的高產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製作不夠精細,更由於製作出發點是給孩子看的,所以在配音配樂方面也明顯不如以前用心,同一時間曰本正從給歐美動畫做做簡單來料加工的階段穩步發展,並逐漸學習和吸收歐美經驗創造出自己獨有的風格。
所以說這個時代是白銀時代是因為王小波在小說《白銀時代》里曾經說過一個謎語:未來的世界是銀子的。其實說的是熱寂論里提到的宇宙的熱動平衡,所有點溫度都一樣,也就是說沒有太突出的東西,而1976年到1990年的中國動畫業給人的就是這個印象,如果考慮到部分優秀作品,也許準確點該算是準白銀時代吧。
黑鐵時代
黑鐵時代(1990年——2002年)
首先是九十年代各大動畫製作廠家開始與國際動畫業展開交流與合作,白銀時代那種固步自封的局面終止了,數字生產手段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繪製方式,大大提高了製作效率;各種體制製作單位的多元化發展,使製作數量有所增加;各種專業和多能人才進入這個行業,使製作質量比以往有較大提高;但是即使數量和質量都增加了,由於製作卡通片是給孩子看的這個理念問題,在題材內容上並沒有太大突破。
其次是1995年起中國電影放映公司對卡通片不再採用統購統銷的計畫經濟政策,把動畫業推向市場,改變了卡通片的生產狀態和經營方式,確立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觀念,原本這是個動畫行業商業化和發展的絕好時機,但是同樣受限於上面所說的製作理念問題,製作方只能做適合兒童看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東西卻不敢也不能有所突破,在有關教材里甚至自豪的宣稱“中國動畫與歐美曰本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動畫相比,內容是健康的,精神是向上,是適合對孩子進行各種傳統教育的作品”,對這句話我吐一個先。
最後要說的就是這個時期的卡通片發展方向從電影院轉向電視卡通片,動畫製作公司和企業也發展到了120多家,大量的連續、系列卡通片紛紛出爐,象什麼《藍皮鼠與大臉貓》《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都是這一時段出品的,所以表面上看起來這段時間動畫作品的總時間長度比以前要大,例如2001年卡通片總產量18000分鐘,但總計看起來其實就是動畫短片7片,系列片卻高達42部,就是說為了能在播出部門手裡拿到更多的播映費,在資金不變的情況下集數拉的越長越好,至於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要說這是一個黑鐵時代是因為,電視台為了滿足播映時間的問題,引入了大量歐美曰本卡通片,而國產卡通片在比較之下無論內容、畫面、人設方面都暴露出了嚴重的不足,特別是採用傳統教育理念製作出來的卡通片里,往往是一些小孩子在一本正經的不說小孩話,使原本應該是觀眾的少年紛紛青睞外來卡通片,表面上看起來隨著製作單位的增加製作數量和質量似乎都在提高,但事實上正是這個時段大量觀眾紛紛“外逃”,不再去看國產卡通片了,並把它看做是幼稚和笨拙的象徵。
這裡特別要提一下《寶蓮燈》 ,雖然有大手筆的投入來製作,有著名演員配音,有著名歌手獻聲,造型上也吸收了許多美國動畫的要素,但本質上它並沒有脫離那個理念的約束:依然是一部以小孩子為主體觀眾的卡通片,而且模仿迪斯尼動畫的味道實在太重,只能還算是這個時代的作品而不能超脫,畢竟看《獅子王》《花木蘭》等東西要比看模仿出來卻又不太對勁的東西強一些。
迷茫時代
迷茫時代(2002年——現在)
之所以要把2002年定為迷茫復興元年,原因不過是因為一部《我為歌狂》的出現,也許這部52集動畫會被指責為模仿類作品,但是我覺得更應該重視的是它的製作理念——它是第一部拍給青少年而不僅是兒童看的卡通片,這對以往卡通片只是兒童課外教材的理念絕對是重大突破。與這個重要意義相比,其他所有不足就都顯得微不足道了,因為這就象人類燒制的第一件陶器一樣,雖然醜陋卻標誌著從燒烤到煮食的一個劃時代進步。
但是《我為歌狂》和隨後的《封神榜》 《隋唐英雄傳》卻沒有在創新和突破舊理念之後走的更遠,沒有製作圍繞動畫的豐富周邊產品,對年齡層次的突破也僅限於從兒童延伸到了青少年,而且國內類似作品能數的出來也僅有這么幾部,大部分動畫製作單位依然在用草率的製作態度、教育為主的製作理念、兒童為主的製作出發點來製作著所謂兒童動畫,相對於同一時期電視劇製作已經達到了製作完不能播出的飽和狀態,卡通片產量到2004年只有2萬分鐘而已,與電視台規定的6萬分鐘播出時間相去甚遠,數量不足就要引進,引進又要考慮到兒童的接受能力問題,所以才會有了新世紀天鷹戰士這樣的怪物出現。
有個別改變以往觀眾定位的卡通片出現;有引進的各種超過以往限制的卡通片出現;有網路提供的各種各類型曰本歐美卡通片出現;相應的,國產傳統卡通片被排擠到一個十分可憐的位置,雖然還是擁有了不少低年齡段的堅定FANS,但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在有其他選擇時就不會看國產卡通片卻是個不爭的事實,這就是中國動畫的迷茫時代。
製作技術
在製作技術上,1960年問世的水墨卡通片也是一個創新,突破了以往卡通片採用單線平塗的製作手法,但是由於為了表現水墨的滲化效果要採用多層賽璐璐分別拍攝和重新合成的辦法,所以製作成本高周期長,只是用在攝影部分的製作時間,就足以製作類似的四五部普通卡通片,所以即使是後來初步掌握了這種技術的曰本人也沒有輕易嘗試,採用水墨卡通片技術製作的作品有《牧童》和《小蝌蚪找媽媽》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牧童》插曲的來自於著名作曲吳應炬,而貫穿全片的笛聲則來自有“魔笛”美譽的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說明那時製作者是很認真的。
同一時代的作品其實還有很多,例如《驕傲的將軍》 《漁童》《沒頭腦和不高興》等等,表現手法也還有摺紙、木偶等等,由於資料不充足就不細說了,這個時期的作品比較重要的特點就是在動畫表現中融合各種中國傳統因素;在動畫技術上嘗試各種傳統藝術形式;在動畫內容里吸收了傳說、神話、典故等多種內容;在動畫製作上不管是畫面、配音、配樂都一絲不苟,在動畫客群方面屬於老少鹹宜的作品居多,所以說這是中國動畫的黃金時代一點也不為過。
動畫概論
一、中國動畫的第一開創期(1922-1941年)
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
1922年《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1926年《大鬧畫室》
1931年 《同胞速醒》1932年 《精誠團結》1934年 《血錢》 1933年《狗偵探》 1936年 《民族痛史》
《新潮》1935年《騾馱獻舞》 (有聲) 1942年《鐵扇公主》
二、新中國動畫的再開創、(1948-1959)
新中國第一、1946年東北電影製片廠《瓮中捉鱉》
1950年9月 美術組遷到上海 《謝謝小花貓》 持永只人。
1952年 《小貓釣魚》、1955年《好朋友》 特偉
1955年《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錢家駿、李克弱 (蘇)
1956年《驕傲的將軍》 特偉(中)
1956年《過猴山》 王樹忱 (鬧)
1958年《一幅僮錦》 錢家駿、 (民族)
1958年《小鯉魚跳龍門》何玉門(大躍進)
三、中國動畫的發展期、(1960-1965)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1964年《大鬧天空》 萬籟鳴 繪製15萬4千楨 映時117分鐘
倫敦電影最佳影片獎。占據頂級15年
1961年7月《小蝌蚪找媽媽》 特偉 (齊白石)
1963年12月《牧笛》 特偉 (李可染)
1965年12月《草原英雄小姐妹》 錢運達、唐澄 (現實)龍梅、玉榮
1962年《沒有腦和不高興》 張松林 (童趣)
1963年《冰上欲險》 鄔強 (史美畢業、線條美)
四、“文革”,中國動畫的特殊時段(1966-1976)
文革前期創作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中國只能看到“三戰”“八戲”其他都被批倒。
1972溺愛10月至1973溺愛2月,召開“拍攝革命樣板戲影片座談會)。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的旗手江清同志向創作人員發出號召“為孩子著想,為孩子寫電影”紅一匹小黑、我近敵遠,我仰敵府,我明敵暗,我大敵小,我美敵醜。
1972溺愛《放學以後》 嚴定憲、 10分
1973年《小號手》 王樹忱 40分
1976年《試航》 嚴定憲 60分、外運局、陳宗傑
五、新中國動畫的發展--復甦(1977-1983)
撥亂反正-大討論-多元化
1978年《兩隻小孔雀》 嚴定憲 (美)傣族
1978年《象不象》 唐澄、鄔強
1979年《好貓咪咪》 何玉門、 1981年《九色路》錢家駿、戴鐵郎
1980年《我的朋友小海豚》 戴鐵郎
1979年《哪吒鬧海》王樹忱、嚴定憲、徐景達。
出世、鬧海、自刎、再生、復仇、五段戲
人物造型-張仃 (中美主任首任中工院長)
背景設計-工筆重彩、唐宋時代
音樂風格-京刷打擊樂、弦樂器。
1980年《三個和尚》 阿達(徐景達)
內容上深刻的民族化,大眾化與敘事結構、節奏的現代化相統一。
1983年 《天書奇譚》、王樹忱、錢運達。
明代小說《平妖傳》 90分鐘
六、新中國動畫的再發展。-再認識(1984-1989)
中國卡通片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舉步維艱的6年。
《鐵臂阿童木》、《鼴鼠的故事》、《藍精靈》、《花仙子》、《聰明的一休》、《米老鼠和唐老鴨》蜂擁而至,電視時代從天而降。(打擊300-400分鐘) 人員流失
1984年《三毛流浪記》 阿達、朱康林、原著(張樂平)*10分鐘
1985年《金猴降妖》 特偉、嚴定憲、林文肖,5*30分鐘
1987年《黑貓警長》戴鐵郎、范馬迪、熊南濤 5*20分鐘
缺乏民族特色,千萬不要為我們喜歡的,孩子也一定喜歡。
1987年《邋遢大王奇遇記》錢運達、閻善春、13*10分鐘。
個性短片:外緊內松
1984年《悍牛與牧童》 陳三威、 北京科影廠
1986年《超級肥皂》 阿達、 上
1989年《高女人和矮丈夫》、 胡依紅、上
1992年《使二隻蚊子和五個人》、馬克宣、 上
1989年《畢卡索與公牛》 金石、 八一
1985年《女媧補天》 錢運達、上
1987年《鷹》 鍾泉 長春
1987年《我丟了》 張小安、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1988年《山水情》 特偉、 (水墨)
1989年《藍花花》 李耕、(水墨) 北科教
七、轉型與再創業:九十年代的中國動畫
九十年代是中國動畫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動畫單位增加,動畫從業隊伍的不斷壯大,動畫製作數量迅猛增長,基本上緩解了外國壟斷中國電視螢屏的狀況。
1990年-1994年《魔方大廈》 10*20分鐘 顧漢冒、 強小柏、查侃
1989-1992《舒克與貝塔》 13*26分鐘 嚴定憲等
1995-1996《自古英雄出少年》 101*5分鐘 達嘉、 (江澤民)
1997-1999《封神榜傳奇》 100*11分鐘 王根發等
1993-1994《藍皮鼠與大臉貓》 30*12分鐘
1994、《哈哈鏡花緣》 13*22分鐘 蔡志軍
1996-1998《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78*8分鐘 崔世旻
1997-2000《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39*8分鐘 李劍平
1999-2000《小糊塗神》 104*13分鐘
1999《西遊記》 52*22分鐘 方潤南京:
1998 《學問貓教漢字》 52*10分鐘 王川、武寒清
1999 《的篤小和尚》 52*10分鐘
北科:1999《小貝流浪記》 曹小卉
輝煌:1992-1997《太陽王子》52*13分鐘 閻善春
中國電影局——美國薩邦: 1995年《熊貓京京》 26*30分鐘
紅葉:1998《海爾兄弟》 106*10分鐘 劉左峰
三辰:《藍貓淘氣三千問》365*15
短片:
上:1990年《森林*小鳥*我》 戴鐵郎
1992年《漠風》 閻善春
1993年《鹿女》 嚴定憲1994年《胡僧》 陸成法
1996年《百鳥衣》 陸成法
中:1991年《抬驢》 蔡志軍
1991年《後弈射日》 曉歐、曉宵
1991年《夸父追日》 紀清和
1998年《紅蠟燭和人魚的故事》段佳
1992年《凍的畫》 李劍平
1992年《小草》 孫哲
1992年《方臉爺爺和圓臉奶奶》賈否
影院動畫:
1、《寶蓮燈》 83分鐘 上海電影製片廠 導演:常光希,於1999年8月公映,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純收入達2000萬元,獲得1999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2、 《貓咪小貝》 90分鐘 1999年中央電視台與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榮獲伊朗第二十九屆德黑蘭國際教育發展電影節金書獎,
1999年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提名。
根據兒童文學作家孫幼軍的童話《小貝流浪記》改編,導演:曹曉卉。
6部國產動畫大片:1985年《金猴降妖》 1964《大鬧天宮》 1979《哪吒鬧海》 1985《天書奇譚》 1999《寶蓮燈》 1999《貓咪小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