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簡介


此後,中國報業網與《傳媒》雜誌社各自分別主辦“傳媒創新年會”。
第一屆
時光倒回到2005年,在這一年隨著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國內傳媒行業的生存環境也相繼發生了很大變

2005年11月,中國報業網率先在上海向全國發起了“2005年度十大創新傳媒與十大創新傳媒人物網路評選”活動,並推出了詳盡的評選方案和操作流程。活動的思路和方案得到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專家、教授的認可和支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教授、時任《上海證券報》副總編輯譚軍波以及時任中國報業網總編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博士朱春陽等對方案進行了反覆的修改,其中,朱春陽老師根據自己的博士論文和《現代傳媒產品創新理論與策略》一書的核心觀點對傳媒創新評比體系作了較為詳細的研究,而後在中國報業網、中國經濟網等網站上公布了此次活動,其他媒體也隨後做了大量報導。
2005年度“十大創新媒體與十大創新傳媒人物”評選活動在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2006年1月,中國報業網邀請《傳媒》雜誌參與本次活動並聯合主辦。
在同年1月9日的全國科技大會開幕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同志發表了題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鬥”的重要講話後。隨後,“創新”一詞迅速成為各行業熱門話題。
在此背景下,2006年1月底,中國報業網果斷提出將2005年度“十大創新傳媒與十大創新傳媒人物”評選活動升級為“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把活動辦成傳媒界規格更高、規模更大、影響更廣的品牌大會的提議。這一提議得到了組委會的贊同,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如一新生嬰兒,呱呱降世。
與此同時,組委把會“創新激活傳媒”,確定為“首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的主題和口號,並決定年會每年舉辦一次,每次都根據當年的傳媒發展情況提出年會主題和口號,同時,還設定了“年度創新傳媒”和“年度創新人物”兩個大獎。年會的宗旨就是為中國傳媒業總結經驗和預測發展趨勢,推動產業發展。

第二屆
2006年1月20日,第二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在北京大學召開。數百名來自傳媒界的領軍人物以及廣告

年會由新聞出版總署主管的傳媒雜誌社、中國報業網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出席了年會並作了主題演講;中國記協名譽主席邵華澤,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楊偉光到會致辭。
本屆年會聚焦目前備受關注的傳媒創新話題,遵循“交流合作,和諧共贏”的原則,圍繞“現代傳媒格局與創新方向”、“報業危機與應對方略”、“現代傳媒的戰略思維與傳統媒體的活力再造”、“新興媒體、新勢力與傳媒發展趨勢”等議題,就報業、電視業等傳統媒體的創新途徑討論交流,突顯2006年中國媒體發展的新觀點和案例透析,共享解決問題的方式與策略,推動傳媒的創新進程。
本屆年會繼續秉承了“相聚結識、交流合作、品牌提升、和諧共贏”的宗旨,推進與加強媒企品牌影響與競爭力。年會通過前期“2006年度創新傳媒(人物)”系列推選及年會相關宣傳,打造了2007年度媒企盛會,再創輝煌。
本次大會由《傳媒》雜誌社具體執行,中國報業網總裁黃菊芳出席大會並致閉幕詞。
第三屆
傳媒雜誌社主辦的“首屆中國傳媒領軍人物年會暨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

李東東副署長在開幕式致辭中強調,傳媒單位要牢牢把握十七大主題,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進自我創新,以傳媒業的發展繁榮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此次年會由新聞出版總署主管的傳媒雜誌社主辦,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來自報刊、廣電、新媒體等各種媒體的領導者和業界精英將匯聚一趟,共話創新。年會現場還將重磅發布《2007年度傳媒創新報告》,全面梳理2007年傳媒創新脈絡。
中國報業網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
2008年1月10日至11日,中國傳媒領袖和精英雲集北京康銘大廈——中央機關工委賓館,隆重召開了“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參加此次盛會的有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網路新媒體等300多家媒體高

在得知中國報業網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於2008年1月在京舉行的訊息後,100多家傳媒界、企業界老總、學界專家及協會領導紛紛給活動發起方中國報業網、組委會秘書處寫來寄語,表達對年會的美好祝願。
評審團聯合主席喻國明教授對本屆年會創新獎項評審標準及過程作了介紹。最後,主辦方代表中國報業

第四屆
中國報業網將“第四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升級為“中國傳媒大會2008年會”
而即將結束的2008年,因一系列大事件的相斷髮生,中國傳媒業的格局也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無論是報導方

正是基於以上諸多原因,中國傳媒業需要一次聚焦,需要一次暢所欲言的機會,也更需要一個交流經驗、商討解決問題的平台。為此,中國傳媒創新年會組委會在前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的基礎上,積極召集傳媒界的領導、專家學者共同討論、研究決定,將“第四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升級為“中國傳媒大會·2008年會”。
2009年1月8日-9日,“中國傳媒大會·2008年會”將在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召開。1000餘位傳媒業界、學界專家、學者、企業家、廣告老總以及與會代表將齊聚京城,共享2008年度中國傳媒盛宴,紀念改革開放30年,開啟2009年中國傳媒發展新序幕,共慶新中國成立60年。
出席本次大會的領導、嘉賓主要有: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邵華澤,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趙玉明,中宣部新聞局領導張國梁,原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中國報業協會常務副書記王強華,新華社原副社長李普,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聞界泰斗甘惜分,《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會長陳春森,中國日報社原副總編輯於友,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原台長張振華,現《香港商報》總編輯、《深圳特區報》原總編輯陳錫添,北京青年報社原社長崔恩卿,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以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敬宜、常務副院長李希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高鋼,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丁俊傑、電視與新聞學院黨委書記雷躍捷,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羅以澄,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吳廷俊,暨南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范以錦,廈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黃星民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傳媒界、學術界、企業界的代表。
相比中國傳媒創新年會,中國傳媒大會學術品味更濃、評審標準更嚴、演講嘉賓水平更高、亮點更多。可以肯定,它將為推動中國傳媒業的快速發展將作出積極有效的貢獻,而金長城傳媒獎也將因成為中國傳媒界的“奧斯卡”而蜚聲海內外。
傳媒雜誌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暨中國傳媒改革30年論壇”
第四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暨中國傳媒改革三十年論壇將於2008年12月在北京隆重召開。本屆年會以“改革、創新、發展”為主題,通過生動的事實和精彩的案例,系統回顧傳媒業三十年來的改革發展脈絡,全面總結傳媒業三十年來的成功經驗,以促進中國傳媒業科學發展。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魏文彬,中央電視台副台長孫玉勝,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社長尹明華,湖南廣播電視局局長歐陽常林,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總裁張惠建等傳媒大佬出席了本屆年會。
第五屆
傳媒雜誌社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
5月8日,由傳媒雜誌社和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在人大逸夫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出席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人民大學馮惠玲副校長到會致辭,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倪寧主持了上午的主題論壇。

馮惠玲副校長代表人民大學對第五屆傳媒創新年會在人大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參會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她說,人大新聞學院成立以來,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為新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新中國新聞事業的重要人才庫、智囊庫和國內外業界、學界的交流平台。支持和主辦第五屆傳媒創新大會,意義非常。在網路時代,媒體與我們的社會和生活關係越來越密切,媒體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要,需要加強媒體間的合作和交流,研究存在的問題,探討發展方向,強調媒體的社會責任,中國人民大學的師生願與傳媒業界一起盡力奮鬥。
本屆年會以“創新引領傳媒”為主題,包括主題論壇、傳媒創新論壇和媒體與企業論壇三個部分。來自學界、傳媒業界的百餘位領軍人物和企業界的代表,共同探討中國傳媒行業的新起點和新格局,通過生動的事實和精彩的案例,全面深入地剖析2010年中國傳媒業的發展態勢,展望了傳媒行業的創新遠景,提出了諸多新觀念、新思路和新舉措。
中國報業網主辦的“中國傳媒大會2009年會”
胡錦濤主席在“2009世界媒體峰會”上強調,媒體要與人民同命運、與時代共發展,要切實承擔社會責任,促進新聞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傳播。
以落實胡主席講話精神為宗旨,由中國新聞史學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廈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中國報業網承辦的中國傳媒大會2009年會定於12月4日-6日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傳媒界的年度盛事!
大會以“和諧社會•媒體責任”為主題,回顧、總結中國傳媒60年來的發展經驗和成就,探討新經濟環境下媒體的改革與創新、彰顯媒體的價值觀與社會責任。這是傳媒學界、業界、企業界有效整合,進行思想的激盪與經驗分享的大會,將促進相互的合作及創新業務模式的形成。大會特別策劃出版《影響新中國傳媒發展的60人》一書,並頒發“金長城傳媒獎”的系列獎項和“金長城傳媒獎學金”。大會擬邀請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國內頂級傳媒學界、業界專家以及廣告、企業代表近1000人出席,60餘人發表演講。演講圍繞“媒體改革與創新”、“國家形象與媒體責任”、“傳媒教育與媒介需求”、“自主創業與媒體責任”、“慈善事業與媒體責任”“中國傳媒產業化發展趨勢”以及“總結新中國60年新聞傳媒發展的成果”等主題和議題進行討論研究和深度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