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占地總面積128公頃,近期規劃招生2萬人,遠期最大學生規模可達3萬人,與西校區共同構成人民大學在北京雙主校區,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功能,校區建築規模為110萬平方米,將按照五大學部規劃,包括經濟學部、法政學部、社會學部、人文學部、理工學部和公共實驗中心,在鞏固提高學校具有傳統優勢的人文社會學科基礎上,適當發展理工醫學科。
建設概況
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選址位於通州區潞城鎮北京城市副中心東部,四至範圍為東至春宜路、南至運河東大街、西至規劃城市支路、北至玉帶河大街。總用地面積約為111.37公頃(約1670畝),總建築面積約為145.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設面積約為99.81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為45.39萬平方米,學生入住規模約為2.2萬人。新校區計畫分兩期建設實施,一期建築面積約為46.7萬平方米,二期建築面積約為98.5萬平方米,全項目計畫至2025年建設完成。
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域內唯一一所全國重點高校,將根據黨中央和北京市的指示精神,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規劃建設要求,立足城市副中心,輻射京津冀地區,通過全面落實“綠色生態、人本人文、兼容開放、智慧科技、持續生長”的規劃理念,力爭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獨具風格”的現代化示範校園。
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將充分發揮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職能,立志成為黨在新時代領導高等教育的一張靚麗名片、國家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創新典範、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成功標桿,為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實施做出重要貢獻,為創建“世界一流、人民滿意”大學和爭當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排頭兵奠定堅實基礎。
規劃特色
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按照“一核、兩軸、多中心”的總體規劃框架,統籌考慮教學、科研、實驗、辦公、學習、交流、活動、生活、鍛鍊和休閒等功能需要。“一核”是指由三條城市次幹路和校園環形道路圍合形成的校園核心區,位於校園用地中心;“兩軸”中一軸為串聯校園東西的由溪流、湖面、緩坡、草坪、樹林等組成的生態綠帶,另一軸為貫穿校園南北的中央學術軸線;“多中心”是指五大學部和其他主要公共建築分散布置在校園交通節點和景觀節點,通過豐富多樣的建築空間和優美宜人的景觀環境,實現多層級校園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注重資源共享和學科交融,形成功能齊全、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空間活躍、獨具特色的校園環境,突出“綠色生態校園、人本人文校園、兼容開放校園、智慧科技校園、持續生長校園”的規劃特色。
籌建進展
2011年
•2011年5月,我校向教育部正式上報《中國人民大學關於在北京市通州區征地建設新校區有關事宜的報告》,申請籌建通州新校區。
•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發文《教育部關於中國人民大學征地建設新校區有關問題的批覆》,批准我校在通州區征地2400畝建設新校區。
2015年
•2015年,因北京市城市副中心選址通州,通州新校區籌建工作暫時擱置。
2016年
•2016年1月,北京市召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建設專題會,同意我校按照原選址繼續推進通州新校區建設,但用地規模從1921畝調減至1670畝。
•2016年9月,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正式發文《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覆》,新校區控制性詳細正式獲批。
•2016年11月,教育部正式發文《教育部發展規劃司關於東校區總體規劃有關意見的復函》,新校區校園總體規劃正式獲批。
2017年
•2017年3月,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將我校通州新校區項目列為北京市2017年重點工程計畫,納入綠色審批通道,可按照“一會三函”方式直接辦理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和施工登記意見書等手續,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加快推進通州新校區規劃立項、用地和開工等前期手續辦理。
•2017年4月,國土資源部發文《國土資源部關於北京市通州區建設用地土地徵收方案的批覆》,我校通州新校區征地手續正式獲國土資源部批覆。
•2017年5月,我校與大廠回族自治縣簽署校縣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017年10月2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新校區奠基暨葉澄海校友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