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國人居環境獎獎:由國家建設部於2000年設立,是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獎項。其目的是為了表彰在城鄉建設和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斷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切實改善人居環境,努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城市。2001~2009年全國共有20個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設定目的
1、2001年國家建設部為了表彰在改善城鄉環境質量,提高城鎮總體功能,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方面作出突出成績並取得顯著效果的城市、村鎮和單位,積極推廣各地在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強環境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方面創造的有效經驗和做法,建設部設立了“中國人居環境獎”和“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中國人居環境獎是中國參照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新設立的一個政府獎項,旨在鼓勵和推動城市高度重視人居環境的改造與建設。
3、在環保、生態、大氣、水質、綠化、交通多方面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以適應中國城市居民由小康向更高層面邁進的客觀需要,並藉此提升城市乃至國家的現代形象。
4、通過“中國人居環境獎”的評選,希望各地採取更加積極有力的措施,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環境改善力度,引起全社會對改善人居環境的廣泛關注,促進城鄉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
5、國家住建部在2001年1月獲得的“中國人居環境獎”要求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社會和諧、公共安全、經濟發展以及資源節約6大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環居城市
1、2001年至2006年度,全國共有14個城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是一個城市人居環境發展的新起點,如何站在新起點上,實現人居環境建設更高層次的新發展,已成為每個獲獎城市靜心思考和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2、為此威海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於2007年7月28日共同發出了倡議,得到了有關城市的積極回響,2001~2006年度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的14個城市已自願聯合起來成立了“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聯誼會”。
3、2007年9月27日在山東省威海市舉辦了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聯誼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表決通過了《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聯誼會章程》。
獲得城市
2009年1個浙江省安吉縣
2008年2個
1、江蘇省南京市
2、陝西省寶雞市
2007年3個
1、江蘇省崑山市
2、山東省日照市
3、河北省廊坊市
2006年2個
1、浙江省紹興市
2、江蘇省張家港市
2005年1個
山東省威海市
2004年3個
1、海南省海口市
2、山東省煙臺市
3、江蘇省揚州市
2002年3個
1、山東省青島市
2、福建省廈門市
3、海南省三亞市
2001年5個
1、廣東省深圳市
2、遼寧省大連市
3、浙江省杭州市
4、新疆區石河子市
5、廣西區南寧市
複查審核
1、作為全國唯一處在城市腹地、面積最小的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紅樹林公園在2006年10月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全國示範自然保護區。這個保護區成為深圳獲得人居環境獎的重要給力點,如今仍是保護完好。此外,作為深圳“居住”環境的代表,水榭花都、梅林一村、梅山苑等住宅小區生態化、環保化、智慧型化建設贏得了專家組的好評。2、深圳“綠色”名片——深南大道作為本次考察的重點之一,令專家耳目一新。有的專家表示,與10年前的深南大道相比,如今的道路更美觀、更開闊、更整潔。深圳陪同人員介紹,道路在植物栽種的選取上充分考慮了市民的審美需求,通過色彩豐富的喬、灌、草復層種植,構建了整潔亮麗、四季如春的景觀。
3、2001年獲獎至今,“宜居”深圳形象越來越鮮明。深圳市未來將實現市域內每平方公里有1公里綠道,市民5分鐘可達社區綠道,15分鐘可達城市綠道,30-45分鐘可達區域綠道。綠道網串聯了全市1000多個興趣點(自然保護區、公園、水庫、旅遊景區、濱海區、歷史文化資源等),賦予綠道旅遊觀光、體育休閒、生態文化、歷史人文等豐富內涵。這一規劃也得到專家肯定。
常見社會類獎項
世界上有無以數計的獎項,這裡出現的是曾在歷史上發揮過作用和現實中有重要影響的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