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縮寫CAFTA,是中國與東協十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2010年1月1日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自貿區建成後,東協和中國的貿易占到世界貿易的13%,成為一個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開發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或稱東協10+1。是指由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東南亞國家聯盟的10個成員國汶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寮國高棉緬甸組成的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內擁有19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近6萬億美元,貿易總額達4.5億美元,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是繼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後,全球第三大的自由貿易區。
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和東協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2002年11月,在第六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和東協10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中國對東協的平均關稅從9.8%降至0.1%。
簽約國
國家 首都 國土面積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
(至2008年)
國內生產總值
(億美元,至2008年, IMF
貨幣 官方語言
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 5,765 490,000 197 汶萊元 馬來語
緬甸 內比都 676,578 50,020,000 262 緬元 緬甸語
高棉 金邊 181,035 13,388,910 113 高棉瑞爾 高棉語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 1,904,569 230,130,000 5,118 印尼盾 印尼語
寮國 萬象 236,800 6,320,000 54 新基普 寮語
馬來西亞 吉隆坡 329,847 28,200,000 2,216 馬幣 馬來語
菲律賓 馬尼拉 300,000 92,226,600
(2007)
1,669 菲律賓披索 菲律賓語, 英語
新加坡 新加坡 707.1 4,839,400
(2007)
1,819 新加坡元 馬來語, 華語, 英語, 泰米爾語
泰國 曼谷 513,115 63,389,730
(2003)
2,733 泰銖 泰語
越南 河內 331,690 88,069,000 898 越南盾 越南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9,640,821 1,338,612,968
(2009)
43,274 人民幣 國語(漢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