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浙江改革開放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
總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經驗必須堅持的幾個原則
毛澤東思想與中共十一屆三巾全會以來的思想理論創新
第八屆國史學術年會開幕詞
在第八屆國史學術年會閉幕式上的總結髮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中國當代史上的偉大轉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過程的歷史回顧
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鄧小平理論的創立
首倡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一大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毛澤東思想的邏輯繼承和發展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起點
中共十七大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鄧小平“走自己的道路”的歷史貢獻
論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貢獻
論鄧小平制定和實施現代化戰略的特點
改革開放3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
論中國共產黨解放思想的光輝歷程及其寶貴經驗
略論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
論中國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中的制度安排
新時期六次黨代會報告對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創新
黨的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歷史作用——改革開放30年黨的建設的價值意義巨觀分析
改革開放與廢除幹部職務終身制
改革開放以來黨內民主建設的歷史發展與基本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務公開建設評析
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恢復與發展——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到1982年憲法的頒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構的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應對自然災害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以汶川大地震的危機管理為視角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地)市級行政建制的變化與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及其經濟動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大選舉方式及其城鄉人口比例政策的發展
內生與規制:擴大基層民主的發展路徑——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基層民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信訪制度的構建
改革開放30年來黨的統一戰線理論的鮮明特徵
胡喬木晚年對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歷史貢獻
試析中國改革開放起步的經濟動因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中央創立經濟特區的偉大決策
再論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新時期農村改革成功的原因再探
1979年:啟動中的農村改革——以北京密雲縣為中心的考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農村政策的歷史考察
統購統銷政策的取消與中國農村改革的深化
轉型之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起步(1992~2001)
城鎮勞動就業與中國改革的發軔
改革開放30年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原因初探
30年來中國利用外資的發展歷程與思考
漸進式改革與中國金融體制改革變革路徑——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
中韓金融機構民營化進程之比較與思考
蘇南模式的歷史嬗變
中國農村灌溉水利體制改革的嘗試和尚存問題
改革開放至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轉變
試論20世紀80年代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關於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公室的歷史考察
浙江發展模式的主要經驗和未來走向
浙江農村改革發展的歷程、績效、經驗與理論分析
試析杜橋眼鏡產業發展中政府因素的作用及特點
淺議打造“大橋經濟”是海島城市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有效途徑
新時期解放思想方針的確立和發展
思想解放運動與中國史學——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中心
真理標準大討論在北京市的開展
改革開放與當代中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創造性建構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3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綱領的歷史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概念的歷史考察——兼論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也談新時期文化發展戰略的演變
重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歷史過程——基於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實踐的研究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文藝領域的撥亂反正
鄧小平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演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的形成過程及其重大意義
從“黨管幹部”到“黨管人才”——改革開放以來巾國的人才丁作
論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期刊業
新時期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歷程及其基本經驗
新時期農村合作醫療改革述論
改革開放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史學理論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國史學科研究隊伍的特點分析——以《當代中國史研究》為主要研究對象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鄧小平對國際形勢的估計與中國工作重點的轉移
20世紀80年代中國外交戰略的重大調整——以中蘇關係正常化為例
從《卡特日記》等看中美建交中有關美國對台軍售問題的基本事實——駁少數人對鄧小平的誣陷和攻擊
鄧小平與新時期的中美民間外交
從中非關係50年的發展看當前對非工作在中國外交工作中的基礎性地位
中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調整與改革述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開拓與創新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通向和諧世界的康莊大道
改革開放以來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對台政策與祖國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