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係

中俄關係

中俄關係,乃中國(從清朝至中華民國再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國(從沙俄至蘇聯再至俄羅斯聯邦)的國家關係。當中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與蘇聯的關係最為密切。1991年12月27日,蘇聯解體後,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其旨在解決了兩國關係的繼承問題。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和《中俄聯合公報》。2006年3月21日俄羅斯新聞社對中國網民及其他華語讀者開通了第一家俄羅斯中文網站——俄新網。

基本信息

簡介

中俄關係中俄關係
俄國原是歐洲國家,與中國並不接壤。俄國自中國清代以來,通過戰爭、條約、詭計占領了中國的許多領土,是占領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被俄國占領的中國領土包括(自東向西):庫頁島、烏蘇里江以東土地、黑龍江北至外興安嶺土地、貝加爾湖以東土地、唐努烏梁海等。

俄國侵略中國領土面積統計:新疆西部及外東北共約150餘萬平方公里,唐努烏梁海約17萬平方公里,外蒙古156萬多平方公里,合計約330萬平方公里。

清朝與俄羅斯帝國

1653年,俄羅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派遣使節,要求順治皇帝向其稱臣;而順治要求俄國沙皇前來北京朝貢。1714年俄國東正教北京傳道團開始常駐北京,除傳道外,兼顧外交。1861年,俄國在北京正式設立公使館。1887年,清政府在聖彼得堡設立正式駐俄公使館。

中華民國與蘇聯

自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府後,中國陷入軍閥混戰局面。當時為國際承認的北洋政府總統袁世凱與俄國簽訂《中俄聲明》。自此,俄人勢力開始入侵外蒙。孫中山領導的國民政府為成功北伐,1923年與蘇聯建立良好關係簽訂孫越宣言,確立聯俄容共政策但確定共產主義並不適合中國。蘇聯亦派人員協助國民政府組織北伐軍。1927年,蔣介石於上海清黨,國民黨與共產黨關係亦告破裂。蘇聯特使及一切人員亦被驅逐。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1950年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而廢除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對華經濟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重要的外交活動就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前往莫斯科進行兩個月訪問。主要目的是簽訂新的中蘇同盟條約,並爭取蘇聯經濟援助,雙方同意廢除1945年的中蘇條約,重新簽訂新的中蘇條約。中蘇同盟後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經濟上對蘇聯的依賴,中蘇條約談判使史達林和毛澤東都心存芥蒂,如果不是4個月後韓戰的爆發中國在蘇聯最需要援手時出兵朝鮮,蘇聯履行各項經濟協定程度、中蘇經濟關係發展難以預料。

韓戰期間,蘇方向中國提供了軍事援助,包括一千架米格15型飛機以及對東北和中國運輸系統的軍事工業援助,由蘇方援助中國的現代化和機械化武裝部隊,一直在朝鮮停留到停戰之後,中國生產出模仿和複製的蘇式重型大炮和坦克,在蘇聯許可下開始自行生產米格飛機,同時中國海軍配備了由蘇聯提供後由中國仿製的潛艇。

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建國初期,1949年蘇聯以設備、機器和各種材料的商品形式向中國提供3億美元貸款,利息1%,為期5年。蘇聯的3億美元貸款按1950年匯率折算人民幣約合9億元,在三年恢復時期中央政府總投資62.99億元中,所占比例高達14.3%。另外,蘇聯政府幫助援建恢復經濟急需的煤炭、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機械和軍工部門的50個重點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因情況變化,撤消了1個項目,合併了2個項目,實際建設項目為47個。涵蓋了以下行業:一、能源工業,二、原材料工業,三、民用機械加工,四、國防軍工,五、造紙工業,按國家統計局1953年3月11日的統計報告,3年累計實際進口46974萬盧布,完成契約68.7%。

1953年3月史達林去世,9月赫魯雪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急需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支持。據俄羅斯解密的檔案記載,1954年9月赫魯雪夫首次來華前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對華大幅增加援助作為禮物。果然,在這次來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慶典期間,赫魯雪夫改變了史達林過去的大國沙文主義做法,廢除了中蘇關係中一些不平等約定,議定從旅順撤軍和交還基地,在談及撤軍時毛曾說“我認為蘇聯軍隊此時撤出旅順和大連是不合適的”,但因赫態度堅決而作罷。對於提供常規武器,蘇聯也改變了史達林時期主要提供已淘汰的舊品的做法,改為提供現役新裝備樣品和生產技術。

在中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蘇聯援華的重點是稱為“156項”的基礎工業設施建設。這些項目的機器設備,主要是以貨物貿易而不是以貸款交付的,而提供技術是免費的。1952年中國制定“一五”計畫時,史達林同意幫助建設141項重點工程,1954年赫魯雪夫又追加15項並提升質量,成為奠定中國工業化基礎的著名的“156項”。後來落實的工程共150項,其中44項是軍工企業,包括陸海空三軍各種主戰裝備的製造廠。赫魯雪夫時代對中國提供的最重要的援助,是幫助建造核彈、飛彈生產企業和相應技術。

據前些年已經解密的俄羅斯檔案記載,赫魯雪夫不顧軍方堅決反對,決定向中國提供核子彈生產技術,幫助建立核工廠。從1957年末起,蘇聯開始履行協定,對華提供了P-2飛彈作為中國飛彈事業的起步的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了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的核實驗場,中國正式進入了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的新階段。

1953-1957年,中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畫。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的重要時期。在遭受全球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封鎖、禁運的環境下,中國通過等價交換的外貿方式,接受了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設備援助。建設了以“156項”為核心的近千個工業項目,使中國以能源、機械、原材料為主要內容的重工業在現代化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以“156項”為核心、以900餘個大中型項目(限額以上項目)為重點的工業建設,使中國建立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雛形。從1950年第一個項目開始建設,到1969年“156項”實際實施的150項全部建成,歷時19年。其中建設的高潮在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至1957年底,“156項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項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在社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8年夏天,中蘇之間因“長波電台”和“聯合(潛艇)艦隊”事件發生爭執,翌年6月赫魯雪夫通知中國“暫緩兩年”向中國提供核子彈樣品和製造技術。1960年7月,蘇聯又撤回在中國核工業和軍工部門的專家,不再履行這一領域的協定,不過此前蘇聯的技術援助還是大大加快了中國“兩彈”事業的進程。在不到10年時間內,中國以幾十億元人民幣費用就建立起配套的國防工業基礎,在世界近現代歷史上創造了成本最低和規模速度空前的紀錄。

關係破裂

中蘇交惡

1960年代中蘇關係急劇惡化,援助也大大減少直至終止。1962年,中國與印度發生軍事衝突,蘇聯一方支持印度。1969年,中蘇在邊境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其中包括珍寶島事件,兩國一度處於核大戰邊緣。

關係正常化

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之後,開始實行較為緩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國方面的積極回應。1989年5月,戈巴契夫訪華,雙方關係恢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

1991年12月27日,蘇聯解體後,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其旨在解決了兩國關係的繼承問題。

1998年11月,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發表了《關於世紀之交的中俄關係的聯合聲明》。

2001年7月,江澤民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2002年12月,普京總統訪華。

2004年9月,溫家寶總理正式訪問俄羅斯並舉行中俄總理第九次定期會晤。

2004年10月,普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俄發表聯合聲明,並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2005年6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在海參崴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

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和《中俄聯合公報》。

2006年3月21日俄羅斯新聞社對中國網民及其他華語讀者開通了第一家俄羅斯中文網站——俄新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