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那一世,你為古剎,我為青燈;那一世,你為落花,我為
繡女;
那一世,你為清石,我為月牙;那一世,你為強人,我為駿馬。
佛說五蘊皆空,可這紅塵卻總被諸多緣分填滿。佛入紅塵,紅塵便是道場。
隱世才女白落梅,以禪意寫紅塵,以佛法道人生,她從禪詩佛詞中精選數十首經典之作,化雲水禪心,入人間煙火。疲累之時,煩憂之時,不如泡一盞茶,走入這文字中,品靜好人生。
作者自序
我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相信前因的,已經記不得。我曾無數次地想像,我的前世到底是什麼,是伶人?是詩客?是繡女?直到有一天,我走進禪林古剎,與佛祖邂逅,才知道我的前世,一定是佛前的一盞油燈。因為當我點燃它的那一刻,就明白此番相遇,是久別的重逢。前世的我,在殿堂潛心修煉,不為成佛,不為修仙,只為今生可以幻化為人,也學山林里的千年白狐,和某位書生或者凡夫結一段塵緣。
佛說,五百年的修煉,才換來今生的擦肩。每一天,我都與許多路人匆匆擦肩;每一天,我都與眾生結下不解的宿緣。我知道,只需憑藉一朵微笑,一個回眸,就可以找到那個和我緣定三生的人。我是有幸的,有幸在今生可以用如流的筆墨,寫下歷代高僧禪意的故事,無須濃墨重彩去描摹,只是輕描淡寫地訴說。我相信他們的魂靈,會在寧靜的夜晚,踱步來到我的窗前,只是遲遲不肯驚擾我的塵夢。
也曾去寒山尋訪僧蹤,也曾去佛國求取心經,也曾采折一枝蓮荷,並暗自認定它是我前世相思過的那一朵。小的時候,我以為佛是無情的,出家的人要離塵隔世,了卻一切情緣。後來才恍然,佛是深情的,他把情感給了眾生,把淡漠留給了自己。許多高僧,雖然可以參悟命運的玄機,卻也不能更改已經編排好的宿命。他們和我們一樣,要不斷地經受轉世輪迴,只為終有一天,可以達到涅槃的境界。而耽於凡塵的你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可以乘一葉蘭舟,放逐到蓮開的彼岸。
所謂從善如流,就是這般,我今天的去路,也許就是你明日的歸途。有一天如果我們在奈何橋上相逢,請一定不要忘記,曾經在紅塵共有的那一段蒼綠流年;不要忘記,曾經相伴跪蒲,在佛前許下的那段靈山舊盟。多少奼紫嫣紅,都被菲薄的光陰給無端辜負;多少賞心樂事,都被莫名地關在尋常院落里。既然留不住青春,錯過了昨天的那枝花,又怎能再錯過今朝的這壺茶。
我深信,我和這些高僧,生生世世都有著不能割捨的緣分。我就像輪迴道里一縷飄逸的遊魂,在他們參禪悟道的故事裡,修一段菩提的光陰。我的世界,從此簡單而寧靜,淡淡的荷香,淹沒我對凡塵最後一點渴望。一次次看著他們飄然遠去的背影,我沒有站在原地守望,驀然轉身,以為走過幾世,未來的歲月還是那么漫長。我在佛慈悲清澈的眼神里,看見經年如水的約定,看見不可迴避的脈脈深情。
我是這樣的無意,在一扇半開半掩的軒窗下,讓禪意的文字,盛開在許多個寧靜的夜裡。不是為了給某個故事,埋下深沉的伏筆,只為了在眾生的心底,栽種一株菩提。請相信,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也許我是你前世一直無法破解的棋局,你是我今生永遠不能猜透的謎底。
白落梅
2010年10月27日於太湖
曹洪磊文
落梅風骨,秋水文章--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曹洪磊/文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是沉溺文字世界多年的隱世才女白落梅的一本新書,在書中她以禪意寫紅塵,以佛法道人生,化雲水禪心,入人間煙火。疲累之時,煩憂之時,我們不如泡一盞茶,走入這文字中去品靜人生。 跟隨白落梅的意境,我們仿佛“深唐意宋”,聽著懷舊的古曲,品茗靜坐,在書卷的某個角落裡,搜尋到一些淡到無痕的印記。亦禪亦詩,亦詩亦禪,不盡禪韻,不了詩緣。隨緣並不意味任性,閒散也不意味蹉跎。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三生石,只不過是迷失了自己的舊精魂,無法明白,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僅須知道,我們曾經在濁世中分享過世間最奢侈的幸福,簡單地做自己,就好。 深入唐朝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江南就像一個夢,多少人因為唐人張繼筆下的《楓橋夜泊》,而對寒山寺有了一種難捨的情結。跟隨白落梅的心境,我們仿佛置身於千年前的霜夜,一個漂泊的遊子乘著客船經過姑蘇城外,被點點漁火觸痛了客愁,寒山寺夜半的鐘聲,卻喚醒迷惘的路人。千年以後,槳櫓划過的地方濤聲依舊,那些手握舊船票的人,又將登上誰的客船?人和人的緣分真的很深,可以維繫千年,任憑風塵起落,情懷不改。人和人的緣分真的很淺,只不過是相逢剎那,轉身便成了永遠的陌路。佛說,緣深則聚,緣淺則分,萬法隨緣,不求則不苦。 意入宋代 廬山那一場雲林霧海的夢,撥動我們記憶中的弦。當年蘇軾在廬山腳下的西林寺牆壁上,題下了千古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只在一首簡單的詩中,便得到至美的表達。寂寞時可以開花,錯過了可以重來,黯淡後可以驚艷。所以蘇軾一生經歷宦海浮沉,多次遭貶,卻依舊能夠做到明淨豁達。忽然間亦明白蘇軾與王朝雲的情緣,相逢剎那,離別剎那,在塵世中棲息,無須把一切都看得真切。 …… …… 以上橋段均出自隱世才女白落梅的新作《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華文出版社)。我們看到作者是以禪為經,以詩為緯,編織出了一幅最為清麗的畫面,其味也淡雅,其韻也悠長,其理也深刻,其句也通俗。意會著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品嘗著陶淵明的“飲酒”、暢想著王維的“山居秋暝”……在茶香縈繞的相遇之間,薰染了無數的重逢。 白落梅,一個落盡繁華卻依舊燦爛如初的女子。她像角落裡一朵靜靜待開的水仙香味瀰漫四周,卻依稀尋不見蹤影。她心似蘭草,文字清淡,其散文在CCTV3《電視詩歌散文》欄目中播出三十餘篇。作品常見於《讀者》等雜誌,已出版作品《恍若夢中一相逢》、《煙月不知人事改》。這本電視散文新作《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被譽為最氣質、最禪意、最空靈、最哲理、最唯美、最婉約、最輕鬆的讀物,將會在後安意如時代帶給我們詩詞賞析“七宗最”的極致閱讀感受。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卷 春秋一夢
心如明鏡,不惹塵埃
茶緣,一個從容不驚的過客
山水,那段宿命的前因
且看明月,又有幾回圓
請和我,在紅塵相愛一場
寒山,隱沒了千年的僧蹤
日月兩盞燈,春秋一場夢
第二卷 三生石上
三生石上,姻緣幾世
不辜負,世味熬煮的茶
劍舞落花,流水千行
雲林深處,結一段塵緣
人間花木,莫染我情
茫茫世海,廣植淨蓮
放下包袱,即可成佛
第三卷 坐看雲起
山窮水盡,坐看雲起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楓橋,那場濤聲是否依舊
第四卷 紅塵道場
誤入桃源,忘卻人間萬種心
一段風流事,佳人獨自知
紅塵是道場,煙雨洗樓台
湖上春光至,山僧閒往還
煙火濁世,栽種一株淨蓮
脈脈情緣,不與白雲知
鏡花水月,轉瞬即空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渡口,一場淡淡的送別
第六卷 隔世紅顏
萬頃河山,當是黃粱一夢
雨中秋菊,循香而落
身在空門,怎奈凡心依舊
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
作品片斷
第一卷 春秋一夢
一直以來都認為,紅塵與佛界,只隔著一道門檻,檻內是禪心雲水,檻外是滔滔濁浪。佛家信緣,所以這道門檻,離人很遠,前世和今生的距離;也離人很近,只在一呼一吸間。許多人窮其一生,都無法抵達般若之門。許多人,一個低眉,一個回眸,就了悟禪意。六祖惠能,屬於後者,一株菩提,一方明鏡,注定了他一生禪宗的傳奇。
第二卷 三生石上
仿佛是秋天的最後一個夜晚,窗外淡月疏菊,一種清涼的美麗,讓心柔軟又感傷。我伏在窗前的書桌上,聽一首叫《三生石上》的曲子,任窗外光陰流走,只是剎那,卻似乎經歷了幾世輪迴。我是信前因的,我相信今生所有的相逢,都是因了前世的約定。所有的似曾相識,都是因了上輩子有過一段不能相忘的姻緣,所以今生才會注定遇見。並且今生所有不捨的相離,都會有一個可以再續前緣的來生。
第三卷 坐看雲起
又是菊開的季節,一個蕭索的季節,卻又是令人眷念的季節。許多人對於秋天都是情難自禁,這個季節的紅葉,會醞釀出一種難以言說的惆悵和美麗。這個季節的霜菊,會帶給人一種至性天然的淡泊和從容。我印象中的菊,該是開在疏籬之畔,清瘦的枝,寬容的葉,細緻的花瓣,隱藏著稚嫩的蕾,是那么的淡雅而素淨。都說迎霜開放,孤標傲世,是菊花堅忍耐寒的品質。而我總覺得菊是一個痴守愛情的女子,被不守誓約的人耽誤,枉教流年漂洗了青春容顏。
台詞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章子怡在《一代宗師》中的這句台詞讓觀眾念念不忘。與王家衛之前的電影類似,《一代宗師》精美到極致,而且金句頻現,“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就是其中之一。
片段試讀
春秋一夢
心如明鏡,不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唐?惠能
一直以來都認為,紅塵與佛界,只隔著一道門檻,檻內是禪心雲水,檻外是滔滔濁浪。佛家信緣,所以這道門檻,離人很遠,前世和今生的距離;也離人很近,只在一呼一吸間。許多人窮其一生,都無法抵達般若之門。許多人,一個低眉,一個回眸,就了悟禪意。六祖惠能,屬於後者,一株菩提,一方明鏡,注定了他一生禪宗的傳奇。
記憶中的六祖惠能,像是一枝端坐在雲台的青蓮,明心見性,自在圓融。在此之前,他和芸芸眾生一樣,是一粒漂浮在凡塵的微小塵埃。父親早亡,與母相依,砍柴度日,生命平凡如草木,卑微似螻蟻。宿命早有安排,只給了他一場短暫的紅塵遊歷,就揮手訣別。他的血液里流淌著佛性和慧根,於是在一次賣柴歸家的途中,邂逅了《金剛經》,便與禪佛結下難解之緣。他深知,自己只是人間萍客,塵世風雲萬象,不過是看了便忘記的風景。他就這么輕易說別離,捨棄人生百味,從此五蘊皆空,六塵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