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注
《小部經典二.經集.犀牛經注》“ 世間定之根本,在每入四禪定時,得解脫煩惱,故謂世間定為時解脫(巴利語:samayika—vimutti)。 ”
修習
淨戒及已住立於遍淨戒中的(比庫),(一)破除那十種障礙之中的障礙,(二)親近教授業處的善友,(三)順適於自己的性行,(四)於四十業處之中執取何種的業處,(五)舍離不適合於修定的精舍而住於適合的精舍,(六)破除細障,(七)不離一切修習法而修習。這是略說(世間定的修習法)。[4]
禪那安止速行則是證入世間定的心路過程。[5]
世間定與出世間定的區別[6]
所緣不同
世間定包括四禪八定,即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如果一個人證得了世間定,他取的所緣(對象)往往是概念法。當然,在識無邊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取的是禪心,還是屬於究竟法,其它所有的禪那都是屬於概念法,比如:專注似相等等。
出世間定,無論是入流果定、一來果定、不來果定、或者阿拉漢果定,它取的所緣都是究竟法,是屬於無為法的涅槃。
對煩惱的斷除不同
世間定只能夠暫時地鎮伏煩惱,就猶如大石頭把草壓住而已。這種在三種斷當中稱為鎮伏斷。就猶如一個軍隊能夠把暴民,把暴亂分子,或者把恐怖分子,把他鎮壓下去,這稱為鎮伏斷。
出世間定由於在聖道的時候,它可以徹底地把煩惱連根拔除,是徹底地根除,這稱為samuccheda- pahana 就是完全斷除了斷,稱為正斷斷。如果一個人在入果定的時候,他的聖道的解脫稱為非時解脫asamayavimokkham。而這種人他所證得的聖道和聖果是完全地已經斷除了煩惱、連根拔除,所以稱為非時解脫,就是並不是暫時性地把煩惱斷除,而是永遠性地、永恆性地、徹底性地把煩惱斷除,這種稱為非臨時的解脫,簡稱非時解脫。
果報不同
修行世間定的果報可以使一個人投生到梵天界。但是,由於梵天界的快樂很殊勝,壽命也很長,這只是在延長輪迴而已。
出世間定,它能夠證悟涅槃,因此,它導向解脫生死輪迴。
定、慧不同
世間定是定強而慧的作用稍微要弱一點。因為定強,所以在世間定裡面,我們提出五禪支有一境性,但是並沒有把慧強調出來,雖然在所有的世間禪那裡面也有慧,但是它並不是起主導的作用。在出世間定裡面,定和慧是均等的。正是因為如此,有時候我們特彆強調慧的作用,我們把道心和果心稱為道智和果智。在出世間定裡面,定是把心專注於涅槃,而慧則是知見四聖諦。
在七清淨(即七種修行次第的清淨)中不同
世間定屬於心清淨,這在七種清淨當中,它是屬於最初的前面的第二個清淨。
出世間定屬於智見清淨 nanadassana- visuddhi,是屬於第七種清淨。所以,第二種清淨和第七種清淨,它們中間還差了五個清淨。
行果不同
世間定屬於修行的一個次第,它還屬於行道 patipada。也就是說,當一個禪修者證得了四禪八定,證得四禪和四種無色界定,他還只是屬於禪修的一個過程,還不是目標。
惟有一個禪修者證悟了出世間定、證悟了涅槃,這才是禪修的目標。
參見條目
注釋與引用
[1]《清淨道論·說取業處品》
[2]《清淨道論·說智見清淨品》
[3]《清淨道論導讀》護法法師口述 陳水淵整理
[4]《清淨道論.說取業處品》
[5]《阿毗達摩講要·第三十七講》瑪欣德尊者
[6]《阿毗達摩講要·第三十二講》瑪欣德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