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洪門總會

世界洪門總會

世界洪門總會是洪門會堂的國際性聯誼組織。1992年7月28日成立,1993年10月7日在台灣舉行首屆世界洪門總會年會,與會者達5000人。此次年會號召全球洪門昆仲完成兩岸的和平統一,為中國人的世紀催生。1994年在大溪地舉行世界洪門總會第2屆年會。1995年8月21日至22日在多米尼加舉行1995年懇親大會。由世界洪門總會與多米尼加致公總堂主辦。

發展歷程

世界洪門總會世界洪門總會

1992年7月28日在美國舉行第3屆世界洪門懇親大會,經來自美國、加拿大、菲律賓、澳大利亞、巴拿馬、阿根廷、印尼、塔希提(大溪地)、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代表兩天討論,通過總會章程後宣告成立。旨在團結洪門昆仲,發揚洪門忠義精神,振興倫理道德,提倡社會福利,服務人群,造福人類。首屆會長李志鵬(美國)。各地區副會長有:崔震權(台灣)、李柱燊(美國)、劉和桂(澳洲)、李祖蔭(菲律賓)、鄭炯光(加拿大)。總會設在美國檀香山。

海外洪門

海外洪門組織自開山立堂的宗旨,是愛國家,愛民族,抵禦外來侵略。300多年來,他們為了保衛祖國而浴血奮戰,抗禦外侮,剷除軍閥,進行鬥爭,進行革命。1923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三次懇親大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司徒美堂、黃三德及海外不少洪門團體的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次大會著重討論了改堂為黨,成立中國致公黨的問題,所以實際上了也是第一次正式籌備組黨會議,並通過了《中國致公黨黨綱草案》,會議決定成立中國致公黨籌備委員會。1925年8月籌備委員會總會又發出《通告全體洪門人士書》,就有關建黨的具體事項,通告了全體洪門人士。

1925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四次懇親大會在舊金山召開。來自美洲各地、香港、澳門和上海等地的洪門組織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的主要內容是:決定以洪門致公堂為基礎,組織華僑政黨,定名為中國致公黨;通過《中國致公黨黨綱》;選舉陳炯明(1878-1933)、唐繼堯(1883-1927)為黨的正副主席總理。這一次懇親大會為中國致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致公黨的成立

中國致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致公黨的成立,標誌著華僑政治力量的新的崛起。中國致公黨成立後,在美洲凡是有堂的地方都建立了黨的組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致公堂組織也實行改堂為黨,使致公黨的組織遍布亞洲、美洲等30多個國家,但由於洪門之間有較強的獨立性,改堂為黨的決議,未能在海外各地洪門團體中普遍實行,實際上形成了黨堂並存、堂黨不分的格局。在中國致公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後,又決定存堂保黨,以黨領導堂,這一決定和“一大”相比是很大進步。“九·一八”事變後,致公黨領導廣大黨員投入了抗日救國鬥爭,譴責蔣介石不抵抗政策,並通過致公堂等洪門團體發動華僑積極支持國內一切抗日救亡運動。司徒美堂也立即聯合各僑團組織,發動了募捐救國,又親自攜帶僑胞及捐贈物資到上海慰問十九路軍。1937年“七·七”事變後,司徒美堂以古稀之年,奔走呼號於美國、加拿大、古巴、秘魯、巴西、巴拿馬等國之間,宣傳抗日救國。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南下侵略南洋各國,激起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憤怒反抗,海外的致公黨(堂)組織也運用各種方式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或組織華僑抗日武裝,參加當地人民的抗日軍。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的洪門人士許志猛、官文森、封奕敏、陳演生秘密組織發動華僑青年回國參加抗戰。

新洪門

新中國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際地位提高,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之一,海外僑胞得以揚眉吐氣,是積弱了數百年所夢想不到的。廣大海外洪門人士認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支持中國的建設也是海外洪門人士應盡的一份責任和義務。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洪門組織組團到祖國大陸進行觀光考察,並投資興辦企事業。

同時,美國致公總堂、紐約致公堂,古巴、牙買加、墨西哥的洪門組織也先後組團到中國各地參觀考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