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莊子》
主題
矛盾 轉化 對立
原文∶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①,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②,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③之家。故人喜,命豎子④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⑤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注釋∶
①木:樹木。
②故:原因。
③故人:老朋友。
④豎子:童僕。
⑤以:因為。
莊子出山後,到一個老朋友家裡去。老朋友很高興,叫童僕殺鵝招待他。童僕問主人:"一隻鵝會叫,一隻鵝不會叫,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那隻不會叫的,它已經沒什麼用了。"
第二天,莊子的學生問他:"昨天山中的那棵樹,因為沒有什麼用,就活得那么久;而主人的那隻鵝,因為沒有用,卻被殺死了。請問先生,有用和無用,你將處於哪一邊呢?
莊子笑著說:"我將處於有用和無用之間。"
道理
矛盾雙方不是絕對對立的,在一定條件下是會相互轉化的.所謂世事無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