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病因辨證分型
形成不寐的原因很多,《景岳全書·不寐》對形成不寐的原因作了精闢的分析:“不寐雖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有邪者多實,無邪者皆虛。”臨床上的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膽氣虛為虛證;肝郁化火,痰熱內擾為實證。
2心理特點
虛證心理特點:患者角色強化,對疾病的認知反應高敏,大多帶有比較誇張的主觀體驗,在同種疾病下有更嚴重的病感,過度依賴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親人的幫助,因此,對醫護人員及其親人的行為特別關注,有時甚至出現疑病傾向,容易接受暗示,有獲得安全及得到重視的心理需要。實證心理特點:由於疾病所致不適,患者突出表現為易激惹,任性,對病症反應敏感,情緒衝動,攻擊型防衛反應增強等角色行為異常的表現,患者稍不順心便與他人發生爭執,特別是與他們關係親近或接觸較多的人,如醫護人員、親人,經常成為他們心理失衡時攻擊的主要對象,造成患者人際關係緊張,不利於患者的身心康復。
3護理對策
3.1收集有關的資料如門診病歷、現病史、婚姻史及家庭情況,患者的表情、手勢、談吐等,以作為了解患者外環境及情緒的相關資料;並通過病歷大體了解病人的求醫過程,針對患者的證型分類掌握相關的病因,病機、治療及護理常規、做到心中有數,以便為下一步的心理評估及心理護理作準備。
3.2交談交談作為理解患者的主要措施,是護患雙方取得有效溝通的重要條件和方法,護理者除注意言語性溝通,如溫和的語調,誠懇的態度,適當的詞語,與對方的距離等外,還應注意非言語性溝通,如整齊的服裝,合適的髮型等,這樣才能取得患者信任,交談時首先以患者所患疾病提取相關的話題,通過對不寐的病因以及臨床特點的病機分析等合理的解釋,使病人對護理者產生信任,通過適當的疏導,就會使患者把自己的疾病及痛苦源源不斷地說出來,一方面為心理評估提供了資料,另一方面,患者得到了心理疏泄,緩解了一定的心理衝突,並取得了護理的首因效應。
3.3心理援助對患者痛苦應給予足夠的同情,表示完全相信他(她)的痛苦體驗,他們的這些痛苦同樣為其它不寐者所具有,醫務人員有治療及護理的經驗,使患者的認可及安全需要得到滿足。
虛證應對:①暗示:針對患者素體虛弱,精神萎靡,倦怠的生理及心理特點作適當暗示,如介紹自己治癒的不寐症患者的情況,以及保證各種措施都是有效的方法,如針灸、按摩等,往往使治療取得明顯效果。②改變對疾病的認識:根據不同的病症作出不同的解釋,如心脾兩虛者,因脾主運化,上榮於心,下濟於腎,營養四肢百骸,思慮過度可勞傷心脾,營血虧虛,不能上舉於心,則患者精神倦怠,心神不寧,夜不能寐,因此,保持情緒穩定,在疾病康復中起重要作用,可促進患者主動進行心理調節。③促進心理平衡,幫助病人掌握一些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如適度的運動,可使陽氣漸生,調節陰陽的平衡,並有助於脾的健運;通過幫助別人及做適當的家務勞動,以獲得價值感以及人際和諧,為治療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利其在疾病過程中能長期維持相對的心理平衡。
實證應對:實證多為肝失調達,情感所傷,心理衝突外露,易攻擊護理人員,因此,交談時往往怨聲載道,滔滔不絕,此時護士一定得耐心傾聽,讓患者得到充分的疏泄,再根據發病及臨床特點,用病機的理論來改變他們對疾病的認識。以使患者主動調節情感,並指導患者作適當的發泄,如傾訴,哭泣等。同時及時作好各種治療及護理,以減輕患者的生理痛苦。通過以上護理,患者心理衝突得到疏泄,安全的需要得到保證後,往往不良情緒也隨之平靜下來。
4護理評估
經過實施各種心理干預後,根據患者的情緒,病情的改善程度,心理需要的滿足程度及其它相關的信息等主觀體驗,確定患者角色適應是否良好,是否建立心理平衡,自我護理的意識是否建立。並根據不同的結果,確定新的方案。如對經心理護理後獲得最佳身心狀態的患者,可適時中止對他的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於那些消極情緒得到部分改善的患者,應注重鞏固或加強心理護理的效果;對於消極心態持續未得到改善的患者,護士則需要做深入的原因分析,積極調整心理護理的對策。
5小結
通過對不寐證的辨證心理護理,可使患者從心理上信任醫生和護士,增強了治療信心和效果,醫患協作加強,患者角色適應良好,重建心理平衡,促進身心康復;同時患者主動參與到治療護理中來,通過改變自身的行為達到治療的目的,使“被動”型的護患關係變為“相互參與型”調動起他們的內在潛能,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衛生知識,達到了促進自我護理、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