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概況
全鎮東西長17.8公里,南北長7.2公里,鎮域總面積132平方公里。有山場16.1萬畝,其中耕地1.1萬畝,林地15萬畝,各類果樹209.37萬株,果品產量達到6350噸。全鎮轄35個行政村,共有5674戶,人口19109人。風景名勝
鎮域內有天津市最高峰——九山頂,主峰海拔1078.5米;有華北地區首次發現的完整的闊葉次森林區——八仙山,林區面積6200畝。有愛國將領戚繼光戍守16年的黃崖關長城、中上元古界地質公園等風景名勝;有天津市唯一的滿族村——石頭營村;有一腳踏三市的三界碑;有綿延41公里的古長城遺蹟。經濟狀況
到2004年底,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9889萬元,工農業總產值完成38511萬元,農民純收入達到5356元,財政收入完成397萬元。鎮域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縣十強鄉鎮行列。目前,全鎮已形成林果生產、畜禽養殖、旅遊觀光三大主導產業。近10年以來,利用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先後建成了黃崖關八仙洞、岐山古洞、九山頂、龍泉山、甘澗度假村、青山嶺勁松園等鎮屬景區景點,其中地處常州村的九山頂風景區已被評為國家2A級景區,吸引了大批的京津唐遊客。中上元古界地質景區正在規劃建設之中,開發前景廣闊。薊縣有天津市後花園的美譽,下營鎮已成為後花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鎮已形成地質科普、綠色生態、民俗農家、山野健身游等特色旅遊項目,有旅遊專業村19個,農家旅店316戶,床位5384張。規範,辦理正式執照的171戶,床位2655張。
交通運輸
薊縣下營鎮位於北緯39°5′-40°15′,東經117°05′-117°47′,距薊縣縣城僅20多公里,鎮域周邊30公里範圍內有盤山、金海湖、大溶洞、清東陵等景區景點十多處。津圍、馬營兩條公路穿鎮而過,全鎮已實現行政村村村通柏油公路,總里程達52.5公里,所有的耕地範圍及95%的遠近山場通山間作業路,總里程達235公里。鎮區內有3條跨省市長途交通路線,可直達北京、天津、河北境內。自然地理
下營鎮位於天津市最北部,平均海拔在280米左右,屬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冬春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雨季集中,且多暴雨,夏季降雨占全年的80%,歷年平均降雨在500-800毫米左右。光照條件較好,全年平均日照在2754小時左右,太陽輻射總熱量約125.3千卡/平方厘米,大於10℃年積溫在4000-4200℃,無霜期約160天左右,可滿足植物生長對水份熱量的需求。鎮域內植物品種豐富,具有我國北方的大部分種類,喬灌木叢生,針闊葉林混雜,且特產東陵花、板栗等花草樹種。鎮域範圍內有八仙山原始森林、九山頂原始次生林及綿廷、橫亘於全鎮的喬灌木林帶。水利設施完備
下營鎮鎮域內僅有一條較大的河流---句河,縱貫鎮區西部15個村莊,僅灌溉附近約5000畝耕地、山場。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此。先後實施了人畜引水解困、引水上山、集雨工程等治理項目,極大地緩解了用水緊張。現全鎮共有出區較大水庫5座,蓄水量達 萬立方米,2001年又修建了水面面積達到8.5平方公里人工湖一座,有容積10--100立方米各類飲水、灌溉水窖1234座。全鎮35個行政村有深機井24眼,大小塘壩11座、大眼井1234眼,鋪設管道112865米,修建防滲渠道71797米,打山間谷防壩2316道。這些水利設施充分發揮了調控作用,積蓄了夏日暴雨水源,調控了其它三季用水,減少了水土流失,有力的保護了生態環境。社會事業
自1994年實施了“鎮民資格”培訓工程,對全鎮農民分三年時間,進行了社交常識、致富技能、服務禮儀等方面知識的培訓。2005年又按照天津市的安排,實施了“351”培訓工程。由於注重素質的培養,加之對外開放的加大,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繫進一步深化,使全鎮農民的素質有了很大提高,正在向現代文明中融入。薊縣下營鎮生態環境秀美,物產資源豐富,經濟發展迅速,社會治安穩定,社會各項事業協調進步,正在成為薊縣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最新規劃
日前,薊縣人民政府與澳大利亞寶澤金融集團正式簽署了下營特色小城鎮項目開發合作意向書。下營鎮地處薊縣北部山區,鎮域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共有5674戶,人口19109人。近年來,該鎮依託資源優勢,確立了“旅遊立鎮”的發展思路。到目前,全鎮已經建成了九山頂、白蛇谷、龍泉山、勁松園等8個景區景點,建設了旅遊專業村26個,旅遊從業人員5000多人,年實現旅遊接待3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500萬元。下營特色小鎮項目位於環秀湖周邊,總投資約7億澳元,中心區規劃面積53.23平方公里,建設面積13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小鎮中心、酒莊、濕地公園、養生植物園、高端營地等休閒度假設施。該項目將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環境優勢,挖掘長城歷史文化內涵,引入先進的旅遊理念,高水平規劃建設中西合璧、古今交融、集居住養生休閒於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旅遊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