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倉鎮

上倉鎮

薊州區轄鎮。位於區內南部。轄4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後秦各莊村,距城區15千米。津薊鐵路、津圍公路、薊寶公路、倉桑公路過境。 全鎮有土地21000畝,22個行政村,21000人。農業方面糧食與經濟作物比例達到2:1。工業方面鎮村企業14家,其中鎮辦企業6家,從業人員3500人,以小城鎮建設為依託而發展起來的個體工商戶1000餘家。九七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0400萬元,國民生產總值7000萬元,人均純收入3200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83年分屬上倉鄉、東塔莊鄉。

1994年12月29日,經市政府批准,市民政局同意撤銷上倉鄉,設立上倉鎮。

1996年,上倉鎮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高家套、劉各莊、埝頭、梁莊子、南王莊、李趙莊、倉前莊、南閔莊、田各莊、南六里屯、東紀各莊、大紀各莊、西紀各莊、東郭家莊、西郭家莊、後秦各莊、東橋頭、鄭家套、南孫各莊、小劉莊、潘莊子、富興莊22個行政村;東塔莊鄉面積17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東塔莊、八營、高家莊、北王莊子、張家莊、赤安、程家莊、垛莊子、丁莊子、東蔡家莊、二王莊、花窩、白廟、於少屯、消流、響水窩、陳橋、荒地莊、河西鎮19個行政村。

1997年3月10日,經市政府批准,市民政局同意撤銷東塔莊鄉,設立東塔莊鎮。

2001年,撤銷東塔莊鎮,併入上倉鎮,鎮政府辦公駐地設在原上倉鎮政府舊址。

行政區劃

東郭家莊村 鄭家套村 西郭家莊村 南孫各莊村 潘莊子村 北劉各莊村 富興莊村 西紀各莊村 大紀各莊村 東紀各莊村 東橋頭村 南六里屯村 後秦各莊村 田各莊村 南閔莊村 倉前莊村 高家套村 劉各莊村 李趙莊村 南王莊村 梁莊子村 埝頭村 北王莊子村 張家莊村 八營村 高家莊村 赤安村 程家莊村 垛莊子村 河西鎮村 東塔莊村 東蔡莊村 丁莊子村 二王莊村 花窩村 白廟村 陳家橋村 荒地莊村 於少屯村 響水窩村 消流村 天津上倉酒業及綠色食品加工區

經濟概況

農業

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在種植業上,全鎮經濟作物總面積達到了22000畝,糧經比例達到了2.3:1。其中,設施農業發展到1400畝,苗木花卉3400畝,露天瓜菜17200畝;在養殖業上,形成了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相結合的生產模式,全鎮已建成規模綜合養殖小區20個,年出欄百頭以上的生豬飼養戶2500戶,年出欄生豬達到16萬頭,年可提供肉類產量1.4萬噸,雞隻存欄56萬隻,鮮蛋產量年達到7500噸。其中,京漁水產品養殖中心、大仇莊生豬養殖小區、金世紀苗木示範園、通泰草坪基地已成為縣級農業現代化精品工程。

工業

工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全鎮有鎮辦企業13家,村辦企業12家,到2003年底實現產值10150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87300萬元,實現利稅4000萬元。澳蒙製衣有限公司連續八年被評為縣三十強企業。

製造類的產品有:各種型號電線、電纜、線路工具、高中低檔不銹剛餐具、化工產品;服裝加工類有:加工出口各種型號的服裝及手套、毛巾等;食品加工類有:高、中、低檔麵粉、麵條、醃製品等;礦產資源的有:霞森礦泉水、蘆葦手工藝品等。多年來,各企業不斷加大固定資產的投入力度,加強企業的技改擴建,年產值超千萬元的大企業已達到了7個。

商業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日益繁榮壯大,全鎮個體工商戶現已發展到2250戶,私營企業達到53家。連續五年獲縣頒發的第三產業繁榮銀杯。第三產業繁榮發展帶動了我鎮小城鎮建設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全鎮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了6000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了30%,從業人員達到了8700人。

交通

高速公路

津薊高速(上倉) 塘承高速(上倉東暫未開通)

京秦高速(孟家樓)

鐵路

津薊鐵路(上倉站)

公交線路

天津公交:薊36路 141路

天津交通集團:181路 182路

薊州交通局:298路 大仇莊專線 18路

薊縣行政區劃

薊縣轄1個街道、20個鎮、5個鄉、1民族鄉,縣人民政府駐文昌街道,數據截止2009年。
街道文昌街道
城關鎮 | 洇溜鎮| 官莊鎮 | 馬伸橋鎮 | 下營鎮 | 邦均鎮 | 別山鎮 | 尤古莊鎮 | 上倉鎮 | 下倉鎮 | 羅莊子鎮 | 白澗鎮 | 五百戶鎮 | 侯家營鎮 | 桑梓鎮 | 東施古鎮 | 下窩頭鎮 | 楊津莊鎮 | 出頭嶺鎮 | 西龍虎峪鎮 |
穿芳峪鄉 | 孫各莊滿族鄉 | 東二營鄉 | 許家台鄉 | 禮明莊鄉 | 東趙各莊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