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五都村

下五都村

下五都村位於安徽省績溪縣長安鎮,由原仙川、水川、村前、楊灘、新川合併而成,是績溪的北大門,東與板橋頭鄉接壤,北與旌德縣交界,全村有10個村民組,16個自然村,是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千村百鎮示範村,主導產業有長毛兔、蠶繭、大棚蔬菜、袋種香菇等。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五都村位於安徽省績溪縣長安鎮,由原仙川、水川、村前、楊灘、新川合併而成,是績溪的北大門,東與板橋頭鄉接壤,北與旌德縣交界,全村有10個村民組,16個自然村,861戶,3455人,其中勞動力2250。省道217線和徽水河穿村而過,沿途有4個自然村坐落在公路和徽水河兩側,村莊依山傍水、林木掩映,風景秀麗,仙人自然村曾是電影《月亮灣的笑聲》的外景拍攝地。
下五都村是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千村百鎮示範村,全村有山場15224畝,水田2100畝,耕地1800畝,桑園1000餘畝,是農業大村,農業產業優勢明顯,主導產業有長毛兔、蠶繭、大棚蔬菜、袋種香菇等。村成立了長毛兔養殖示範基地和安哥拉長毛兔協會,並於2008年5月註冊成立了興農長毛兔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全村長毛兔存欄12000隻,年產毛12餘噸,大棚蔬菜1200平方米,香菇種植8萬棒,竹筍兩用林6千餘畝。全村人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通過近兩年的試點建設,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農業產業優勢日益明顯,農民收入不斷增長,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村容明顯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規章制度建設日趨完善,管理更為民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3畝(其中:田6畝,地237畝),人均耕地1.08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66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13畝,其他面積41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58戶全部飲用井水。有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2輛,機車10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59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5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7畝。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在磚木結構房屋中,有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在其它結構的房屋中。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28.18%;畜牧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30.9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70頭,肉牛43頭,肉羊186頭);林業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38.67%;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2.21%。農民人均純收入29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殖業,主要銷往省內。2010年畜牧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94%。該村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計畫發展泡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58戶,鄉村人口228人,其中男性126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25人,勞動力126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206人,漢族22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2人,參合率84.96%;享受低保2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1.72%。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十字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16人。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4.69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團員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道路基礎差。學校基礎設施差,教師生活和工作都非常艱苦。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發展養殖業、採礦業,加大礦石探查和開採力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