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道情

上高道情是流傳於上高縣域的民間曲藝,形式簡便,內容精練,旋律動聽。相傳明初來上高定居的外地難民中有一批民間藝人,身背竹筒,配一定節奏敲打說唱

簡介

上高道情是流傳於上高縣域的民間曲藝,形式簡便,內容精練,旋律動聽。相傳明初來上高定居的外地難民中有一批民間藝人,身背竹筒,配一定節奏敲打說唱,這批藝人定居以後,其說唱藝術經幾十代人革新和傳承,清初又與瑞州道情揉合,終於形成以板箱二胡為主要樂器、既能演唱民間小曲、也能說唱長篇傳書、自拉自唱的上高道情。其藝術特點是:說唱結合,以唱為主,使用方言,詞尾壓韻。

發展

上高道情同一般道情類似,它叫說書,最早也沒有音樂伴奏,只是以一個竹筒製作的道具,後來就由說到唱,成為說唱曲藝,又以木製的箱琴代替漁鼓伴奏,這便產生了道情音樂。上高道情從清末至民國時期,不僅內容上有所變革,人員也由單人說唱發展到多人合唱,在箱琴伴奏基礎上加入鑼鼓、鈸作為打擊樂,由走村串戶的立唱變成了上門坐唱,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又由二胡取代了箱琴的板胡,在打擊樂的基礎上又加進了嗩吶,笛子、三弦等樂器合奏,曲調由比較簡單的[原板]發展到[子板]、[快板]等,同時吸收了當地民間小曲和地方劇曲調,把戲曲中的[甩腔],民間小調中的[哭板]、[罵調]揉進上高道情中,不僅能說唱優秀傳統曲目也能說唱現代新曲目。

形成

上高縣盲人曲藝隊興起於1952年。那年,上高縣把散居在鄉村的盲藝人組織起來,成立了“上高縣盲人曲藝隊”。當時,盲藝人只有7人,而正是這7人創造出了今日的上高盲人曲藝隊。50餘載,盲人曲藝隊在社會各界的關懷幫助下得到發展,擁有隊員16人,演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三個代表”放光輝》、《農村稅費改革就是好》等200多個曲目,演出場次兩萬多場,多次參加省、地曲藝匯演,都得到了好評和獎勵。10多家國家及省市電視、電台及報刊先後報導了上高盲人曲藝隊的事跡,影響巨大,還湧現了張邦灶、況余憨、朱森林、金友喜、羅炳然等一批才藝超群的盲藝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