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古纖道位於紹興縣境內浙東遠河紹興至蕭山段,唐元和十年(815)觀察使孟簡所建,又名官
![](/img/b/4e5/nBnauM3XxgzMwMzMwEDMzczM0MTMzIzN0IDMwADMwAjMxAzLxA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人文歷史
![](/img/1/d76/nBnauM3XxEjMzgzMwEDMzczM0MTMzIzN0IDMwADMwAjMxAzLxA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據民國《紹興縣誌資料》第一輯載:“自郡城東百里抵曹娥,為四明孔道;西百里抵錢清,為武
林孔道。石城一線,綿亘二百里,由來尚矣。”這條古纖道東段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越絕書》卷八:“山陰故水道,出東郭,從郡陽春亭,去縣五十里。”東漢/頃帝永和五年(140),會稽太守馬臻,引會稽山區三十六源之水,築堤蓄水,建成大型水利工程鑑湖後,古纖道東段圍人鑑湖水系。嘉慶《山陰縣誌》卷四:“城外之河,日運河,自西興來,東人山陰,經府城至小江橋而東人會稽,宋紹興年間運
![](/img/1/533/nBnauM3X0IjM1MzNwEDMzczM0MTMzIzN0IDMwADMwAjMxAzLxA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古纖道上,不時會出現一座座橫跨運河的石樑橋或石拱橋。但見橋上行人,橋下背纖,舟行畫裡,人在鏡中。多姿多態的數十座石橋,是運河上畫龍點睛之處,最著名的有單孔石拱橋蔭毓橋、拱橋與高低石樑相結合的多跨橋樑太平橋等。
藝術欣賞
古纖道給人以美的享受,它的美表現在整體上,路、橋、水、船渾然一體,是一幅絕妙的風景畫圖。
坐烏篷船徜徉水上,領略水鄉秀麗風光,頗有“如在鏡中游”之趣。許多藝術家慕名而來,或拍電影,或攝影,或寫生,或體驗生活。 隨著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運河上來往船隻已由昔日的人力驅動變為機械驅動,古纖道的功能也由單一的行舟背纖而發展成為觀光旅遊、欣賞水鄉景色等多種用途。清代齊召南曾作有“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的詩句來形容古纖道的景色。
蕭紹運河古纖道,位於運河之南,始築於唐元和十年(815),由浙東觀察使孟簡主持,依岸築起纖道,供行舟背纖,故名纖道,又叫纖塘、運道塘。初為泥塘,明弘治間改青石板鋪砌。實岸處石板路面與岸坎渾然一體,遇水面則架築橋樑。
1988年,古纖道作為文物建築中的孤例,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起柯橋 鎮上謝橋,西至錢清鎮板橋,全長7.5公里。
寧波段的古纖道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蕭山段也僅殘存三公里長。早在二十多年前,紹興段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後,紹興古纖道作為旅遊景點,也成了遊客欣賞江南水鄉必到的景點之一,甚至也成了電影、電視劇拍攝的場景。上虞段的古纖道也納入了市級文保單位的名冊之中。
而與紹興、上虞古纖道一脈相承的蕭山古纖道卻無緣文物保護之列。近半個世紀以來,蕭山境內的古纖道被毀壞得相當嚴重。殘存下來的古纖道也“性命堪憂”,五年前,新塘街道和平橋村境內的一座官塘橋坍塌了,姑娘橋、行頭村社區那一段被認為保存最完好的各300米,也已被鋪上了水泥。
景點旅遊
對於聽到古字就興奮的人來說,到這裡不會太失望。紹興柯橋一帶的古纖道是至今還保留的一段,
分臨水依岸和破水而築兩種,也是古纖道的中心地帶。
古纖道為方便行舟而築,又稱纖塘,在浙東運河蕭山、紹興、上虞之間河岸上。為唐代浙東觀察使孟簡在河岸築起的一條土堤塘,明初山陰知縣李良改用條石築塘,以圖永固。古纖道中心在紹興柯橋一帶,有臨水依岸和破水而築兩種,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記不記得魯迅先生所寫的《社戲》,那一大群頑童穿梭於觀眾中的熱鬧場面,以及古纖道上停滿的烏蓬船,船夫坐在船頭觀看社戲的水鄉風情。如果趕的巧,在柯橋一帶的古纖道上,依然可以看到精彩的社戲表演,看到纖道中停滿的烏蓬船。即便沒趕上社戲,雇一艘烏蓬船,穿梭於狹窄的纖道之中,品味一下紹興這座文化古城所特有的風味,也將別有一番樂趣。
地址:位於浙東運河紹興段
門票:免票
交通:紹興市區5, 15, 16, 605路到柯橋下。
1、如果趕得巧,在柯橋一帶的古纖道上,你依然可以看到精彩的社戲表演。
2、雇一支烏篷,流連於古纖道,這是江南古城紹興特有的風情。
3、你也許想不到,柯橋還是中國輕紡城的所在,也是亞洲最大的輕紡專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