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海泛亞生命科學研究院於2009年6月由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科學研發機構,由中國工程院周宏灝院士創
![周宏灝院士和呂迪(左)](/img/3/d25/nBnauM3X2QTN2ADM5YjMzQDOzMTMzQDN0IDMwADMwAjM2EzL2I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經過幾年的發展,研究院已建立了一支50餘人的以院士、教授、專家、博士、碩士為精英的科學研發隊伍,同時聘請了一批科研院所、國內外著名大學相關領域的院士、教授組成科學家技術顧問團隊。在腫瘤癌症等潛在發病風險-疾病基因組健康檢測,藥物基因組臨床檢測(個體化用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為泛亞集團題詞](/img/0/b5c/nBnauM3X1AzMxAjN5YTN3gzM0MTMzgTNwMDMwADMwAjMxAzL2U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研究院已與香港科技大學、上海第二軍醫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美國、韓國、台灣等國內外大學、醫院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戰略科研合作關係。
研究領域
疾病易感基因檢測癌症等疾病易感基因檢測
1、如何早早期發現腫瘤,常見腫瘤如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食道癌、鼻咽癌、結直腸癌、白血病、淋巴瘤等癌易患基因檢測及患癌風險分析評估,為早早期發現癌症易患基因提供了科學的檢測手段。
2、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腦卒中、冠心病等遺傳易感基因早期檢測及患病風險分析評估。
3、個人易患疾病基因組手冊。
4、分子遺傳學健康檢測及評估服務:可提供111項、222項、333項目套餐及單項疾病基因檢測與評估;
5、亞健康的分子遺傳學檢測與評估。
![中國工程院郭應祿院士題詞](/img/6/f1b/nBnauM3X4YTMzcjN5YTN3gzM0MTMzgTNwMDMwADMwAjMxAzL2U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周宏灝院士研發團隊的藥理藥效基因組研究套用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通過相應基因檢測,臨床醫生可以根據病人的基因檢測情況制訂用藥方案,“量體裁衣”式地對病人實施合理的個體化用藥方法,這樣可以提高藥物的最佳劑量、最佳療效、降低藥物的毒副反應,起到提高藥物療效、減輕藥物對病人身體損害和痛苦,相應地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營養抗衰老基因組健康檢測
1、營養適應性基因檢測,如是否適合個人服用牛奶、咖啡、維生素、是否適合補鈣、補什麼類型的鈣劑、是否適合套用葉酸等。
2、美容基因組健康檢測主要適應於採用哪種美容產品、哪種美容修復模式、美容後的美容效果等。
3、抗衰老基因檢測。
3、個人營養指導手冊
套用腫瘤、高血壓、心肌梗塞、腦卒中、糖尿病、消化性潰瘍藥物治療基因診斷試劑盒和基因診斷晶片,為病人檢測和診斷腫瘤、高血壓、心肌梗塞、腦卒中、糖尿病、消化性潰瘍等藥物療效治療效果評估的相關基因檢測。
金蟬花專注於野生金蟬花、金蟬花人工培養等的研究。
院士、科學家團隊
周宏灝院士周宏灝院士,男,漢族,1939年5月出生,湖南長沙人,遺傳藥理學、臨床藥理學專家。1962年畢業於武漢醫學院醫療系,1984年至1991年美國Vanderbilt大學訪問學者。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所長、中南大學藥理學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國家衛生部藥品臨床研究培訓中心主任,是我國遺傳藥理學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
20多年研究成果形成了有我國特色的遺傳藥理藥效學、基因藥效學理論體系。率先證實藥物療效反應與人體基因、種族差異並闡明機制,推動了該領域研究;發現藥物代謝酶基因劑量在藥物相互作用中的調控作用,率先開展中藥遺傳、基因藥理藥效學研究;開發了首張個體化用藥基因晶片;創建了我國首個個體化用藥諮詢中心,率先將遺傳藥理藥效學理論、基因藥效學理論套用於臨床。
周院士為我國基因檢測、遺傳基因藥理藥效學開拓者和帶頭人。發表SCI論文110篇,SCI引用1436次(他人引用1227)。美國3種大學教材、5部專著引用。主編《遺傳藥理學》中、英文專著和全國研究生教材、《藥理學》本科全國教材等6部。省、部一等獎4項(一項中華醫學獎)。創建我國獨家遺傳基因藥理藥效學研究所,首開《遺傳藥理學》研究生課(英文講授)。培養碩、博士101名,為我國造就了遺傳藥理藥效學專業隊伍。62次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各國大學作專題報告,4家國際雜誌編委,2個國際學會理事,美國、埃及、香港3所大學客座教授。2005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增智教授,原安徽農業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菌物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及學術委員會主任、蟲生菌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和安徽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刊物《菌物學報》(1982年創刊,其前身為《真菌學報》,1997至2003年為《菌物系統》),《昆蟲天敵》(現更名為《環境昆蟲學報》)、《中國生物防治》英國刊物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韓國刊物MYCOBIOLOGY編委。
![李增智教授和呂迪(右)](/img/1/3bc/nBnauM3X1gDM5YzN5YTN3gzM0MTMzgTNwMDMwADMwAjMxAzL2U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曾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1990年被國家教委、國家科委評為“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安徽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教委評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李增智教授現任泛亞生命科技集團監事會副主席、上海泛亞生命科學家委員會副主席、浙江泛亞生命科學研究院法人代表、院長,浙江泛亞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致力於野生金蟬花、金蟬花人工培養等產品的創新與研究。陳祝安教授
陳祝安教授,曾任浙江省科學院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菌物學會理事,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泛亞生命科學家委員會委員,泛亞生命科技集
![陳祝安教授和呂迪(左)](/img/2/1f5/nBnauM3X2QTO3UzMwcTN3gzM0MTMzgTNwMDMwADMwAjMxAzL3U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江三多教授,我國著名的精神疾病分子遺傳學研究領域科學家。畢業於復旦大學遺傳學專業,1994年至1996年期間赴美國新澤西州醫科和牙科大學神經科學系作訪問學者。曾任中華醫學遺傳學會精神病遺傳學組主任,中華精神病學會生物精神病學組成員,上海遺傳學會理事,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遺傳室主任和同濟大學兼職教授等職。現任香港泛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基因組學實驗室主任、研究員。上海泛亞生命科學家委員會委員,上海泛亞生命科學研究院基因組醫學實驗室主任、指導教授。
![江三多教授與呂迪主任](/img/a/a3c/nBnauM3X2ADO2ATOwcTN3gzM0MTMzgTNwMDMwADMwAjMxAzL3U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柏乃慶教授,我國著名的血液學研究領域科學家,幹細胞研究及血液低溫保存技術權威,被評為國家衛生部21世紀走向世界的20名科學家,上海泛亞生命科學家委員會委員,上海泛亞生命科學研究院血液研究聯合實驗室主任。曾任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上海輸血研究所所長。上
![柏乃慶教授和呂迪(左)](/img/1/6a8/nBnauM3XzYDN2ITOwcTN3gzM0MTMzgTNwMDMwADMwAjMxAzL3U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王玉芹教授、博士,現為上海泛亞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從事中醫藥研究開發多年,在中藥的研究開發、
![王玉芹博士](/img/7/f57/nBnauM3X2ETNxIDMxcTN3gzM0MTMzgTNwMDMwADMwAjMxAzL3U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