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沿革

公園用地橫跨老青龍港,南部地勢低洼,一雨成澤,久旱也不易乾。北部地勢較高,住房密集,拆遷量大。1982年征地時從實際出發,主要徵用南部窪地,北部僅徵用寬22米,長80米的狹長地塊。公園北小南大,形如“凸”字。
公園由上海市園林管理局張文娟負責總體規劃及綠化設計。土建工程由崇明縣港西建築工程公司施工。建園工程採取邊動遷、邊設計、邊施工的辦法,1983年1月15日破土,1984年定名為瀛洲公園,由周谷城題寫園名。1985年5月完成3.73萬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同年6月1日對外開放。
公園開放後,二期工程由於續征土地上的拆遷和資金等問題未解決而緩建。
1992年為擴大划船活動範圍,開挖已征未用的東部土地,一條小河穿過圍牆進入人工湖,增加水面4800平方米。
園景介紹

黑松山 位於大門內,既自成一景,又起障景作用。由於園北地形狹長,於是在大門內建長約70米的林蔭道,旁植香樟,西邊為成行的龍柏、檜柏、黃楊球,近山處群植廣玉蘭。黑松山北緩南陡,林蔭道至此分左右兩路至園中部。山上成片種植黑松,東西兩坡分植夾竹桃、梔子花,北坡散點黃石,南坡以黃石疊成假山,瀑布,水流經小溪引入星湖。
滄海亭 位於園東北角,混合結構,連基座高11米,建築面積45平方米。亭八角重檐,翹角,攢尖頂,上覆琉璃瓦。亭底座為混凝土結構,有斬假石柱8根。亭為全園最高點,可俯瞰全園和眺望長江,故名滄海亭。亭北為喬木樹叢,有銀杏、香樟、青桐等。
觀魚攬勝 位於星湖北側,處於全園中心,是一座近似廳的建築,磚木結構,12根柱,小青瓦頂,翹角,高5.5米,建築面積48平方米。黑松山下的小溪,蜿蜒至此而匯入星湖,魚在小溪口逆流而動,廳前為觀魚佳處,故名。廳北有成片的桂花,東北叢植玉蘭、梔子花。
臨波亭 位於星湖南側臨湖處,與觀魚攬勝隔湖相望。亭為磚木結構,六角翹檐,小青瓦結頂,高6米,建築面積37平方米。亭東南有石拱橋,長13米,上有周谷城手書“破浪橋”三字。亭南的一片紫薇花開時,把亭、橋裝扮成一組秀麗的畫面。
幽香亭 位於園東南角,亭高4.2米,建築面積6平方米。亭為磚木結構,圓形6柱,小青瓦結頂。亭四周遍植崇明水仙,冬季水仙盛開時,散發陣陣幽香,故名。亭側植有一株黃楊樹,亭南臨一小湖(名月湖),亭前建三曲石板平橋,橋長11米,寬1.2米。
沁風亭 位於園南江堤上,為亭廊組合建築,由沁風亭、棚架、雲蔚涵碧廊組成。沁風亭高8.5米,建築面積18平方米,亭為混合結構,八角,原有6根木質亭柱,於1989年春翻修時換成水泥柱。上為琉璃瓦,攢尖頂,單檐翹角。棚架為混凝土結構,高3米,面積18平方米。廊系磚木結構,小青瓦歇山頂,建築面積25平方米。亭廊四周種植棶木、紫荊、側柏,棚架上攀援著紫藤。在此駐足,大江一覽無遺。
大假山 位於園南近沁風亭處,高7米,占地30平方米。山體為太湖石堆砌,山上有泉水、小橋,下有山洞。從山上拾級而下,有小道直通江堤。
綠化種植

服務設施
建園初期,以兒童樂園為主。園內兒童遊樂設施有空中轉椅、兒童轉盤、電動小汽車、電動小火車。在公園西南角湖邊修建遊船碼頭,至1989年底共有遊艇30隻,電動遊艇2隻。此外,有猴子、火雞等動物供遊人參觀。還有售品部兩處。
相臨景點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灘候鳥
崇明學宮
根寶足球基地
明珠湖
瀛東村
前衛生態村
觀光大堤
澹園
壽安寺
寒山寺
金鰲山
光福寺
唐一岑墓祠
徐光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