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三昧耶戒,以此三種之菩提心為自體也:一行願菩提心,修行發願,故名行願,願者念一切眾生,悉含如來藏性,堪安住於無上菩提,願以大乘微妙之法悉度之也,行者,為此修四弘度之行也。二勝義菩提心,止息劣法,觀顯勝義,故云勝義,此有教觀之二門,凡觀夫外道二乘法相三論天台華嚴之九種住心,次第舍劣取勝,終安住於究竟之秘密莊嚴心,是教門之勝義也。又觀諸法覺悟其無自性,則止除一切之妄惑自真起用,萬德斯具,是觀門之勝義也。如是一就所住之教而雲勝義,一就所顯之理而雲勝義也。三三摩地菩提心,三摩地又雲三昧耶,三摩譯為等至,新譯曰等念,三摩耶於金剛頂義訣譯為等持,是行者入於信解地而修三密相應之五部秘觀,等持諸佛自行化他之萬德,故名等持,遍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故名等念,無所不至故曰等至。前二者通於顯,後一者,則唯密也,此三者即大定(三摩地)、大智(勝義)、大悲(行願)之三德,又胎藏界之佛(大定)、蓮(行願)、金(勝義)之三部,又觀音(行願)、文殊(勝義)、普賢(三摩地)三尊之三摩地,又表德(行願)、遮情(勝義)、不二(三摩地)也。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菩提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位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妄。”菩提心義八曰:“藏通別之人,不知此法,唯圓教初住已上,真言凡夫已上,修此三摩地。”
相關詞條
-
菩提心[佛教用語]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無上菩提之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
定義 定位 由來 本體 分類 -
菩提心觀釋
色蘊如是。 受蘊如是。 如是取心非有。
-
無上菩提之心
》卷九〈發菩提心義〉揭出∶相發心、息相發心、真發心等三種;元曉《兩卷無量壽...》說信成就、解行、證等三種發心;《維摩經文疏》卷七分別名字發菩提心、相似發...菩提之別。《菩提心論》謂有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種菩提心。關於菩提心之體性...
-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梵文 ),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
正文內容 名稱由來 普賢行願 普賢十忍 聖祝儀軌 -
三種淨業
歸等業謂歸依佛法僧寶。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為淨業。三發菩提心等業梵語...名詞解釋 【三種淨業】 【出觀無量壽佛經】 經雲。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於是世尊以三種...
名詞解釋 相關詞條 -
《金剛般若經》
藝者。天資聰敏。好學菩篤。遊學本黌。有年於茲。慨此典未現流於世。探其善本...可知也。又約無間解脫亦分細牢者。至佛果位解脫道中名斷者三種斷中斷性斷類名...
金剛般若經贊述 刻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校訂例言六則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 -
三殊勝
加行發心殊勝,即以菩提心來攝持所修之善根;中間是正行無緣殊勝,指不被分別念...才會無邊無際。否則,剛開始沒有發菩提心,中間沒有正行無緣,最後沒有回向攝持...動機不太合理。3)上士道的發心:這是最好的一種發心,也即所謂的菩提心...
-
三昧耶戒
,就是以三種菩提心為戒。《金剛頂宗發菩提心論》雲‘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樂...,二者勝義,三者三摩地。’所以三種菩提心,就是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以三種菩提心為戒,即三昧耶戒。此諸佛菩薩共同發心平等本誓之戒...
經書定義 基本步驟 佛法戒律 十戒條文 特點 -
金剛薩埵心咒
菩提心!金剛薩垛修法有針對下、中、上三種根機的三種修法,上等根機安住...:金剛。lt;>釋義:"世間金剛有三種義.一不可破壞,二寶中之寶,三戰具...
簡介釋義 心咒註解 修法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