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鐘原則

三秒鐘原則

許多基本生理活動都是3秒鐘。根據對奧林匹克運動員在比賽後的擁抱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快速的答案是3秒鐘。但長時間的答案則更加深奧。一次擁抱持續的時間與其他許多人類活動和神經過程相當,而這支持了一種假設,即我們通過一系列3秒鐘的視窗感知生命的存在。這就是我們說的“三秒鐘原則”。

三秒規則

三秒鐘原則 三秒鐘原則

追溯到1911年的跨文化研究曾表明,人們傾向於進行3秒鐘爆發。再見的揮手、音樂片段以及嬰兒的一陣陣咿呀學語和手勢,所有持續的時間都是3秒鐘。

許多基本的生理活動,如輕鬆呼吸,和某些神經系統的功能運行也是如此。同時其他一些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它們的身體運動模式中也遵循了這個一般規則。

例如,1994年,對生活在動物園中的長頸鹿、霍加皮鹿、獐鹿、浣熊、熊貓和袋鼠進行的研究發現,從咀嚼到排便,雖然動物每一個動作的持續時間相當多變,但你猜對了,平均是3秒鐘。

英國鄧迪大學的發育心理學家EmeseNagy認為:“我們非常廣泛的研究表明,人類在用這些3秒鐘的時間框架體驗著這個世界。”

實例驗證

擁抱看起來也符合這個模式。作為一個體育迷,Nagy在電視機前觀看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並注意到其間發生的許多擁抱。之前進行的大多數3秒鐘研究都聚焦於個體,於是她尋思,這一模式是否也適用於兩個人之間分享的一種體驗,尤其是作為一個親密而又充滿感情的擁抱。

於是Nagy對涉及羽毛球、摔跤和游泳的21項奧林匹克賽事的決賽錄像進行了逐幀的分析。她有一個獨立的觀察員,對來自32個國家的運動員與他們的教練、隊友和對手之間的188次擁抱進行了計時。

Nagy在2月份的<行為學雜誌>上報告說,無論運動員及其夥伴的性別或國籍,擁抱平均持續約3秒鐘。毫不奇怪,夥伴的身份具有直接關係——運動員擁抱教練的時間要長於他們擁抱隊友的時間,而他們擁抱對手的時間則是最短的。

研究意義

這一研究結果強化了目前存在於一些心理學家中的一種理論,即約3秒鐘的間隔是定義我們當下知覺的生命的基本時間單位。換句話說,心理學家所謂的“此刻的感覺”傾向於持續3秒鐘的時間。

曾參與1994年動物園動物研究的美國安阿伯市密西根大學的神經行為學家GeoffreyGerstner認為,這一節奏從根本上塑造了人類的生物與社會進化。如果它轉而變得更快,例如10毫秒,那么我們便能夠對到來的刺激,例如潛在的威脅,作出更快的回響。Gerstner說:“子彈令我們感到的恐懼就會同一個人用球砸你時的感覺一樣,反之如果我們生活在1分鐘的持續周期下,那么我們對自然界中發生的許多事物都將無法作出回響。”無論哪種方式,都將對人類的生存造成重大後果。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心理生物學家ColwynTrevarthen也同意3秒鐘模式對於我們有意識的經驗的基礎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他指出,人體還有其他的節奏,包括瞬間反應。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對時間的自然感覺,而這已經很難歸結為一個硬性的節拍器。Trevarthen表示:“我們不是在談論一些生硬和自動的東西。我們正在談論一些靈活和極富表現力的事物。”他說,“它是生物學。它是精神。它是靈魂。這是人類心靈的時間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