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集鎮

三甲集鎮

號稱“西北第一集”的甘肅省廣河縣三甲集鎮,在明朝時就有荼馬互市馬頭的稱譽,是古河州的東大門,古絲綢之路南道的重鎮。全鎮面積69.37平方公里,人口3.6萬人,回、東鄉等少數民族占98%,人均僅有土地0.68畝,蘭郎公路縱貫全境,交通極為便利。

基本信息

概況

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0千米。南北山巒起伏,中間為川谷,廣通河從中穿過,平均海拔1953米。2008年末,面積92.1平方千米,農業人口8731戶42218人。轄15個行政村。S2蘭郎高速公 路、309省道康(家崖)臨(夏)公路穿境而過。境內有中心寺、西大寺等清真寺。

沿革

1958年建三甲集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6年,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其中回族、東鄉族占97.5%,轄白莊頭、上集、沙家、東關、陳家、水家、甘坪、康家、五戶、頭家、小溝、宗家12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三甲集鎮 三甲集鎮

以皮毛加工為龍頭的鄉鎮企業使這裡形成了“一線三區”(一線:蘭郎公路;三區:臨園、陳家、沙家)的經濟發展格局。三甲集市場與甘肅省內張家川的龍山鎮,河北省辛集鎮,一起並稱全國三大皮毛集散地。據了解,全鎮擁有以皮毛加工、木材、糧食、建材、茶葉、飲食服務等為主的民營企業60家,年產值達1.6億元,占全縣非公有制經濟總產值的42%,支撐著全縣非公有制經濟總產值的半邊天。

西部橋頭堡

如果說臨夏地處農區與牧區的過渡地帶,是東部工業發達地區與西部牧業發達的青藏高原經濟文化聯繫和商品交換的橋樑,那么三甲集就是這座橋樑的橋頭堡。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鎮依靠和發動社會力量,耗資1.2億多萬對市場、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建設,興建了皮毛、茶葉、糧食、建材、牲畜等八大專業市場。完善的市場體系給鄉鎮企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青海、浙江、內蒙古、西藏等全國各地活躍著三甲集皮毛販運大軍,並把觸角伸向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斯斯坦等周邊國家。蘭廣毛紡廠、金廣公司、畜產品交易中心等成為龍頭企業。皮革、毛紡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家庭規模養殖、肉食品加工等連鎖經營。與此同時以皮件、茶葉、畜牧、糧食、民族用品批發為主的集市貿易,吸引了全國各地及周邊地區的民眾,三甲集經濟也實現了超常規發展。

西北第一集

為了塑造“西北第一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明星”鄉鎮的新形象,該鎮以率先實現“西部溫州”為目標,積極貫徹臨夏州"三民"和縣委"四線"發展戰略,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在對原有八大專業市場進行改造和規範管理的基礎上,採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外商落戶。2000年成立了以皮革、毛紡為龍頭的太子、成力兩大集團,給該鎮鄉鎮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1年建成了上集綜合市場,並成功舉辦了三甲集第一屆商品交流大會。投資600多萬元,建成了封閉式的三甲集小商品綜合批發市場。該鎮通過多方協調,對原畜牧市場進行了轉移和改造,並規劃在臨園開發區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商貿、餐飲、娛樂、牛羊肉食品加工連鎖經營一條街,目前園區內已落戶企業20家。特別是針對康臨高速公路建設帶來的效應,鎮上提出把工業企業的興建集中在“三區”之內,商業、餐飲業集中在十里長街的構想,並計畫在“三區”新建蔬菜地區資源流通牽線搭橋。同時將興建五個大規模的蘭濕革、成品革、裘皮、皮件、茶葉批發市場和洮濱路的開發,將三甲集打造成享譽西北的“皮革之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