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個具有真知灼見、大覺大悟的人,他是我們人類最慈祥、偉大的導師,所以我們要向他學習。
“法”是佛所覺悟的真理,是一盞不滅的明燈,能夠引導我們走向幸福、快樂的境地,所以我們要深入研究。
“僧”是個嚴守戒律、傳承佛法的人,他們拋棄人間五欲,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是我們在生活中,最親近的、看得見的老師,我們要向他們請教。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在家的男女,初受三歸,次受五戒,便成為優婆塞或優婆夷。
相關詞條
-
五戒
五戒是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
佛教五戒 道教五戒 五戒配五常五行 與儒家五常之義 -
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
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出自佛說大灌頂神咒經卷第一,由東晉天竺三藏帛屍梨蜜多羅譯。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與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薩萬人,天...
經文簡介 正文 -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歸。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福,復不如受五戒福。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五戒福,復不如彈指頃慈念眾生福也。
所屬 書名 作者 真言 -
三歸五戒十善義
既歸依僧,以僧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歸依外道徒眾。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
-
五戒[宗教中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
五戒是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
佛教五戒 道教五戒 五戒配五常五行 與儒家五常之義 -
佛教五戒
戒有五條:“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說。
簡介 重要性 不殺生 不飲酒 不邪淫 -
居士五戒
居士五戒是佛教戒律,是佛陀對佛教徒的起碼要求。居士五戒中,殺戒第一;盜戒第二;婬戒第三;妄語戒第四;酒戒第五。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 -
初真五戒
初真五戒,道教戒律,初真真戒是初真戒的根基,是人道之初門,清心之良方,是出俗與人俗的樞紐,每人道者,必須牢牢領會其意。
初真戒 初真五戒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