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三壺瓶地名的來歷,相傳為張氏土官向朝庭進貢三隻金壺,皇上大喜,並賜名“三壺瓶”。也有說張氏與黎氏結盟,互贈禮品,張氏送給黎氏三隻金壺,黎氏送給張氏七把寶劍,從此人們把張氏居住的地方叫“三壺瓶”,而把黎氏居住的地方叫“小劍山”。村的南面有一個寨子名叫衙門寨,寨子的左邊有一個“張衙門”。三壺瓶村自然景觀十分秀麗,地貌奇特,四面秀巒起伏,中間有一個寬敞的壩子,一條彎曲的小溪慶林溝穿行其間,猶如世外桃源。十分奇特的是,這裡四面群山形態各異,如龍、如虎、如獅、如象、如牛、如犬……。壩子南面為張衙門所在地,背靠高山,如一隻上山的鳳凰,山頂名叫“金鳳巔”,與東面玄黃巔,西面之鷂子巔,北面之梵竹巔相應成趣,謂之“百鳥朝鳳”。金鳳巔下有一小山如龍之頭,與其相連的山脈如龍之身,壩子北面有山如虎踞,名叫“老虎崖”,老虎崖下的山寨名叫黑虎寨,兩山合為一起,謂之“龍虎相戲”。諸如此類自然景觀的還有“犀牛望月”、“二女浣衣”、“白雲氽水”、“獅子滾繡球”等十多處秀麗景點。張衙門
衙門寨(又名老寨)是一個約有兩百多戶人家的大寨子,遠望去,樹木蔥蘢,一棵棵古樹穿插其間,寨中原有一棵空殼樹,其大有三人手拉手圍,樹中生長著一籠紫竹,觀者無不叫絕,將其命名為“三抱大的竹子”。走進寨子,首先會看見一個用石頭砌成的朝門和圍牆,厚厚的石圍牆令人感到格外威嚴。一條深遂的古巷穿過寨子中央,沿著古巷往前走,你會覺得腳下的每一塊石頭都有歷史的回音,這些石頭已被前人的腳步磨得很光滑,有兩塊石頭上的動物化石給古巷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再往上走,一步步石階,一座座吊腳樓,一個較大的封火統子出現在眼前。這個封火統子,圍牆其下依然是石頭砌成,其上是“萬字格”火磚,最上面用瓦蓋成脊,脊下約兩尺寬的磚牆用石灰粉刷,畫上各種花鳥蟲魚圖案,整個外形美麗而壯觀。封火圍牆上長著一棵直徑約寸許的硬角(一種如檀木的灌木),因長在圍牆上,人稱“千人圍的硬角”。走進封火統子,則是另一番景色,一幢幢撮箕口木房,一扇扇雕刻精緻的花窗,令人流連忘返。撮箕口木房中間的石院壩,從石板的侵蝕程度可知其歷史悠久,每一個轉角處都有一個方形石蓋,中間刻成圓形圖案,凹陷如鍋形,有五個漏水孔分布其間,看上去像一個車輪,石蓋下面是地下水道。統子最上一幢撮箕口木房,保存比較完整,它是沿河籍老紅軍張振林的故居,也是張衙門最後幾代土官居住的地方。其正房、廂房都各具特色,花窗雕刻精細,廂房為具有土家族特色的吊腳樓,整個構成給人以古樸的感覺。張振林為土官張維國之曾孫,其祖父一輩就已成了一般平民,因不會謀生計,家景更是一貧如洗。1934年8月,紅三軍軍長賀龍率部來到三壺瓶,在張衙門駐紮下來。在紅軍的感召下,張振林與附近的十幾個青年參加了紅軍,隨賀龍轉戰南北,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解放後,已是師長的張振林回本省工作,先後任遵義地區專員、貴州省冶金局局長,1992年因病逝世。
三壺瓶土官乃張文豹的後裔,其父張坤義在宋朝末年任思州沿邊溪洞軍民總管,其兄張文龍襲父職,歸元朝後改授沿河祐溪長官司正長官。文豹在其兄的手下當一名頭目,具有一定的勢力,後來逐漸形成一方小土官,歷經元、明、清三代,直到清朝末年自形消亡。從張氏內部一些文獻考知,張文豹六世孫張顯文、張顯武兄弟在明朝正統年間威信極高。現存張氏祖墳,清朝以前為石棺生基,其規模比其它生基大。清朝以後的墳墓開始有字碑,從上面可找到一些鮮為人知的史實:乾隆年間張存寬曾隨沿河司正長官張維藩入朝進貢;張鳳羽嘉慶末年“貢笈(科舉)已占同仁之慶”;鳳羽之子張維國去世時年僅24歲(“二紀有零既歸泉下”),其墓碑依然堂皇,在墓碑右側刻有“沿河司正長官張賢(又名瑞珍)拜題”等字,足見當時的風光。土官作為一方的土皇帝,對本族人民有著生殺予奪的大權,對反抗者進行殘酷鎮壓。曾有武舉張鳳才,因自視其武功高強,不把衙門放在眼裡,最終遭到殺害。和其他土司、土官的興衰一樣,三壺瓶土官經過興盛時期後,最終走向衰亡。張維國死後,土官的命運便是每況愈下,其子張建勛已失去勢力,家中奴僕因無法供養而全部解散,成為一般平民,族中其他人乘機擴大勢力,成為一寨之主。此時的張衙門空有“衙門”之名,而無衙門之實,已經走向山窮水盡了。
藏兵洞
在三壺瓶村的北面,慶林溝的發源地有慶林溝溶洞群,這裡的溶洞各有特色。藏兵洞。據說在很久以前,這裡曾暴發過一次農民起義,朝庭為了鎮壓義軍,大軍壓境,誰知一個義軍的影子都找不到,只好悻悻離去。敵人走後,義軍又出來活動。朝庭大為惱怒,後來終於發現在慶林溝的一個山洞裡,於是組織人馬進洞搜查,然而總是有進無出。花了很多代價都無結果,就用煙燻,熏了一個多月,把洞口都燻黑了仍無一個義軍出來。其實義軍早已從另一個洞口走了。從此以後,這個洞就叫藏兵洞。
藏兵洞裡面很寬敞,通道很多,洞中有洞。內有很多人工做的石階,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有幾處人工石階由於年代永久已被溶成整體,如同天生一般。還有一些天生的石梯,那些經常被手和腳接觸的地方,被磨得很光亮,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傳說明朝初年,有一個叫張尚信的,帶著一家老幼從彭水遷來居在此洞。尚信死後,其子應求、應試兄弟為了安葬父親,用三個金壺從黎氏手中買下了張家嶺。從此人們將張氏附近的地方散戶坪改名為三壺坪。尚信之墓至今依在,而應求、應試兄弟的子孫已遷回彭水。據說他們遷走時將很多貴重物品埋藏在洞內隱蔽的地方,後世有很多人想在裡面尋找這些東西,卻沒有結果。離洞口約50米處的地方,如一塊塊梯田,水滿而溢出,周圍是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其中有一塊巨大的鐘乳石高居於兩丈多高的半崖上,如一尊巨大的佛像,但比佛像更多姿、更壯觀。“佛像”高約丈許,後面有一個通道,初略看去,深邃無比,鐘乳石成群。泉水沿著“佛像”涓涓流下,用手電簡光照去,格外晶瑩可愛。同來的民眾介紹,所發現的文字就在這尊石頭上。我們用亮度較高的手電筒照射在“佛像”身上搜尋,找到了字跡,果然是人工所刻,約有文字十多個,分兩列,每一個字大如碗口,無法認識,遠看倒像花雕,又有點像人類早期使用的甲骨文,有可能是唐宋時期的少數民族文字。
除了藏兵洞外,這裡還有仙人洞、青蛙洞等都各具特色。仙人洞長年流著清澈的泉水,內有十二道門,門口很小,小到僅容一個人能夠彎曲著身軀小心進出。每進一道門都有一番新景象。據當地傳說,仙人洞裡面是不能隨便進去的,如果進去,外面就要下冰雹。乾旱時候,人們成群結隊來到洞口求雨,先將一隻狗帶到洞口殺死仍進洞,然後用鐵器有擊奏地擊打石頭,並一邊唱著神歌,直到下雨為止。我想,這裡四面是空山,只要有一點聲響就會有很大的回音,當時的場面一定很動人。
其它景點
寺坡
金鳳巔下半山腰有一地名叫寺坡,由金鳳巔主峰分岔出一座小山巒,好似母子相依,站在這裡俯視全村盡收眼底,過去人稱“白日千人拱手,夜晚萬盞明燈”。這裡曾有座“張氏宗祠”興龍寺,文革期間已被破壞,現在僅存階石柱墩,寺內所有佛像被村民用來燒火,俱說一個佛像要燒好多天。木屋結構唯正廳兩棟被拆去修學校外,其餘已被拆走一空。在壩子的中央,距衙門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高出地面約兩米、直徑十多米的圓形平台。老人們說,這上面原建有一座名曰“文筆峰”的寶塔,高有七層,十分壯觀,給山村平添了幾分姿色。遺憾的是在上一世紀六十年代,這一反映當地文明標誌的建築遭到徹底毀壞,只留下這個塔基。白雲氽
慶林溝流入白雲氽開始伏流於烏江,這裡溶洞成群,洞內鐘乳石林立,奇麗美觀,極具觀賞價值。洞外青山綠水,秀色可餐,若隨口一言,則四山立即回應延綿不斷,使人心曠神逸。有一小山巍然屹立,上小下大,中部為懸崖絕壁,一方略微傾斜,遠看如一口巨鍾矗立於群山之間。此山名叫屯山,是張衙門放哨設卡的地方,上面烽火台、瞭望口依稀可見,來往文武官員路過此地,必先落轎下馬方能放行。溶洞直穿淇灘場烏江對岸的深溝子,那裡也有一個大溶洞,洞內的河水更是慶林溝,只可惜至今沒有人從深溝子溶洞進入三壺瓶。紅軍練兵場
三壺瓶屬於革命老區,1934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在賀龍、夏曦、關向應的率領導下進入沿河,開闢了黔東革命根據地。1934年6月下旬,由賀炳炎等組成一支紅軍工作隊在淇灘一帶組建游擊隊,成立沿河獨立團,7月,獨立團主要在三壺瓶一帶活動練兵。練兵場位於壩子的中央慶林溝河邊的大沙壩。據當年乾溪黑塔子游擊大隊長冉隆權回憶:“我們屬於沿河獨立團,隊伍是在三壺坪集中的……在三壺坪扎了十幾天。”(見《紅軍在黔東》367頁)三壺瓶有50餘人參加游擊隊,10餘人參加紅軍,主要紅軍烈士有張春懷、張時吉等,新中國成立後健在的老紅軍主要有張振林、張獻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