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一、悠久的歷史
延吉歷史悠久,據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及兩千年前的《漢書》中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唐朝及以前,延吉曾先後屬渤海國、高句麗王朝轄地。元、明時代,延吉地區先後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努爾乾都使司布爾哈圖等衛所。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清朝廷借“長白山一帶為先祖龍興之地”之名,將興京以東,伊通州以南,圖們江以北劃為禁山圍場,封禁長達200年之久。19世紀末,朝鮮及我國山東、河北一帶遭大災,始有人冒禁闖入封禁區。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災民大批遷入,清朝逐廢除封禁令,在南崗設立招墾局。光緒二十八年,隨著人口日增,清朝在局子街設延吉廳。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吉林東南路兵備道台公署移住局子街,延吉廳升為延吉府。1912年改為延吉縣。 東北淪陷時期,延吉淪落於日寇鐵蹄下,為偽滿間島省省會。解放戰爭時期,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等行政機構曾設在延吉。1952年9月,成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區,後改自治州,延吉亦是州府所在地。1953年5月,延吉從延吉縣劃出成為縣級市、1985年1月,國務院批准延吉市為全國甲級開放城市。
[編輯本段]二、自然情況
延吉市位於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腳下。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首府城市,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的象徵,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擬定的圖們江流域開發大“金三角”的三個支點城市之一。全市幅員1350平方公里,總人口43萬人,聚居著朝、漢、滿、蒙等16個民族,其中朝鮮族占總人口的58.6O%。2001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4.3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1.03萬元,旅遊總收入占GDP的8%。
[編輯本段]三、三墩連台遺址
三墩連台遺址位於延吉市區 墩台遺址有大墩台、小墩台、帽兒山墩台。三個墩台互為犄角,構成三角形軍事聯絡體系,共同守衛著當時的渤海郡國心臟——城子山山城。在古代軍事通信技術遲緩的條件下,這種利用地形地勢的軍事預警系統設計,是非常實用的。若有敵人侵犯,夜放明火、日舉狼煙,迅速報警傳遞軍事信息,每墩台有軍士5名守衛,至清朝中期逐漸荒廢。 (一)、大墩台遺址: 地理坐標::42°57'19.18"北;129°30'2.96"東 在興安鄉政府東1公里的一條從東北向西南延伸丘陵末端的石山上,(石山因劈山採石,只剩北側三分之一),西部隔一無名小河與九三廠相鄰。墩台為土石堆築,存高約4.1米,是渤海時期修建的烽火台。 (二)、小墩台遺址: 地理坐標:42°54'40.51"北;129°29'26.42"東 在延吉市人民公園最北部的小山丘上。是土石堆築的高台,呈圓錐狀、現存高8米,底部周長180米,底徑53米,頂徑29米,形如一個大圓錐體。是渤海時期的烽火台。 小墩台下有碑石,碑文介紹了中國漢代前後,生活在這裡的古沃沮人村落情況。山路兩旁稀疏地長著榆樹、梨樹。登上小墩台,一座高大的涼亭矗立在山頂。 在這裡可俯瞰延吉市。 (三)、帽兒山墩台遺址: 地理坐標: 42°51'35.07"北;129°28'0.97"東 在延吉市與龍井市交界處的帽兒山頂上,海拔517米,是用火山岩碎石塊堆砌而成,高約3米,頂直徑約6-8米,是是渤海時期烽火台。 墩台下有渤海郡國的軍事建築遺址。 與墩台相關的軍事設施,是綿延在延邊大地上的“古長城”,它是連線各個墩台的紐帶。 延邊的“古長城”遺蹟,斷續伸延在延吉、龍井、和龍三市的崇山峻岭之中。多為土築,也有石築,或土石混築,大部分地段修築在山脊的一側,部分地段跨越山嶺、峽谷及河川。 目前詳細的調查已發現,“古長城”西自和龍市八家子鎮豐產開始,經西城、龍門,再經龍井市的細鱗河、桃源、銅佛、朝陽、八道,再經延吉市的煙集鄉、圖們市的長安鎮磨盤山(城子山山城附近)、東至長安鎮的雞林北山,總長達100多公里。現在看到的“古長城”,多已頹敗或湮沒,只有斷斷續續的遺蹟。在上述“古長城”遺蹟兩側,又發現有數十座墩台遺址,以台址地形看,這些墩台在當年就是起軍事瞭望、傳遞信息作用的重要軍事設施。 延邊的“墩台”與古長城依靠,總的布局呈弧形,護衛著延吉布爾哈通河與龍井海蘭江間廣大肥沃的河谷盆地,構成了一個十分壯觀的古代軍事防禦工事體系。
相關詞條
-
十二連城[鄂爾多斯十二連城]
在鄂爾多斯高原東部,準格爾旗北端的黃河南岸,還有一座可以媲美統長城的古城遺址——十二連城,殘垣斷壁之間,隱約可以想像它當年的雄偉,城連城,郭套郭,共有1...
簡介 市情 歷史 自然氣候 文物古蹟 -
三墩島
三墩島雅稱“瀛島聯璧”,立於海峽之中,景致非凡.
簡介 歷史資料記載 -
十二連城
在鄂爾多斯高原東部,準格爾旗北端的黃河南岸,還有一座可以媲美統長城的古城遺址——十二連城,殘垣斷壁之間,隱約可以想像它當年的雄偉,城連城,郭套郭,共有1...
簡介 市情 歷史 自然氣候 文物古蹟 -
連城冠豸山
連城冠豸山地處福建西部的連城縣,境內山川秀麗,風景名勝眾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距縣城1.5公里處,它於1986年被評為福建省十佳風景區,1994年被確...
景區簡介 人文歷史 著名景點 旅遊相關 自駕路線 -
十二連城[陝西渭南潼關十二連城]
十二連城位於陝西省陝西省潼關縣境內,是建在禁溝西沿用於通訊報警的古代軍事設施。在古時,它與北邊的潼關故城、南邊的秦嶺以及眼前的禁溝共同組成了一條“飛鳥不...
歷史沿革 建築結構 史書記載 -
連城魯土司府
連城魯土司衙門又稱永登土司府,魯土司衙門舊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連城村。距離永登縣65公里,是甘肅、青海邊境眾多土司建築中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宮...
名稱由來 建築結構 歷代土司 文化產業 -
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是指明朝在中國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設定的管轄機構統稱。 明代西南地區設定的土司最多,“凡百夷聚居區,都設土司”。 據《百夷傳》載百夷泛指雲南三司治...
沿革 歷史 範圍 官職 相關 -
遼東鎮長城
;高台堡(今綏中縣西北高台堡),下屬墩台六座,駐守官軍一百八十一名;三道溝堡(今綏中縣北三道溝),下屬墩台九座,駐守官軍二百一十九名;新興營堡(今...明洪武年間。4、玳珉關:位於今新賓馬爾墩嶺頂,是建州三關之一。5、雅爾哈...
歷史 地理 組成結構 旅遊 -
冠豸山
神山名錄冠豸山為被譽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冠豸山連城山水價值連城...”、“三姐妹石”、“瘋僧戴帽”等勝景。冠豸山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台亭閣...。早有人言,冠豸山水,雄齊、清秀,景觀奇特,有“三絕”:一是竹安寨景區...
神山名錄 文化 "豸"字讀音 代表景觀 古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