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歷史
“三叉戟”於1960年代後期開始研發、製造,三叉戟潛艇及飛彈計畫源自1960年代末期的StartX研究計畫,而於1971年討論遠程水下飛彈系統時達於最高潮。俄亥俄級(OhioClassSSBN)核動力潛艦由通用動力電船公司(GeneralDynamicsElectricBoats)設計,1980年下水,排水量18,750噸,可發射24枚三叉戟飛彈。
1974年,洛克希德公司正式開始研製三叉戟IC-4型飛彈,和海神飛彈不同,它是一種三級固體飛彈,它的首次試射發生在1977年,從核潛艇上的首次試射是1979年 ,1979年加入海軍戰鬥序列。此為三節固體燃料火箭推動,前兩節火箭之設計與海神飛彈相同,導引系統為慣性和天體航行系統相配合,固有極高的命中精度。
性能及特色
三叉戟I或稱C-4,全長10.4米(34呎),直徑1.8米(6呎)。它可攜帶6個分導的10萬噸級核彈頭 ,射程7,400公里(4,600哩),圓形誤差公差為450米;後繼的三叉戟II或稱D-5 ,長約13.42米,攜帶8個分導的10萬噸級核彈頭(估計) ,最大射程12,000公里,圓形誤差公差降至90米,且具備極高的可靠性(已有137次的成功試射 )。三叉戟I已經除役,美國海軍決定把前四艘俄亥俄級改裝成巡航飛彈核潛艇。
三叉戟IC-4飛彈採用了新的交聯改性雙基推進劑XLDB-70和輕質凱夫拉縴維殼體,首部發射後彈出探針通過產生激波罩減少了大約50%的阻力。三叉戟IC-4飛彈最大射程增加到7400公里,對應的分別投擲6具MK-4再入載具外加6枚10萬噸的W-76核彈頭,飛彈可多可以投擲14具MK-4MIRV,當然射程會有所減少,後來的三叉戟IC-4裝備了M-K5再入載具,配合星光慣性複合制導系統具有380米的圓機率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