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概況
![波光瀲灩三十六角湖美景](/img/f/ada/nBnauM3X0QTM1MDMzMjN1cDMyUTMwcTOykzMyQTNwAzMxAzLzY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湖濱拱衛著的有照鏡山、牛山、海壇山等,層巒疊翠,山光流影,岸草阡阡,怪石崢嶸。有何連城的詩曰:“萬頃波濤一鏡開,彩雲涌處接天台。敢夸身在層巒上,引得晴光拂面來。”因為海壇島屬海蝕地貌,奇形怪狀的岩石就特別多,其中有蒼鷹石、雄雞石、蘑菇石、春筍石、四角風動石等40多處,光怪陸離,妙趣橫生。
![“龍嶼礁”遠看像一頭大象](/img/9/621/nBnauM3XyQTMyITMyEjN1cDMyUTMwcTOykzMyQTNwAzMxAzLxY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平潭縣有10景,其中以“三十六腳湖”為最,歷史也最為悠久。史載,早在唐代,這裡就已經是朝廷牧馬的地方。據說其馬多是名貴的“龍種”,因此“三十六腳湖"的”“龍馬”名聞天下。
宋代還特別設“牧馬監”,管理“馬業”,一直到了清嘉慶三年(1798年),平潭才設“平潭廳”,隸屬福清縣,民國元年改為平潭縣。平潭縣四周皆海水,苦澀不能飲用,唯三十六腳湖水為淡水,“盈盈一水碧,大旱不枯竭”,成為平潭縣30萬人口的生命水。1982年“三十六腳湖”被宣布為自然保護區,其山,其水,其樹,其石都得到應有的保護,因此更成為不可多得的旅遊區。
湖泊改造
2011年4月,三十六腳湖騰出312萬立方米的空間,為平潭島外調水的水源提供“宿舍”。平潭三十六腳湖清淤擴容工程投資1.58億元,清淤面積達3.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清淤工程總量312萬方,總造價8400萬元,已經完成工程量的60%。
2016年1月27日,作為福建省北水南調平潭段的重要部分,天嶺隧洞對接三十六腳湖,工程進口點在北厝鎮厝祥村。工程由輸水隧洞、出水口工程和應急水源洞組成,其中輸水隧洞線路全長2350米,開挖洞徑4.3米,應急水源洞全長279米。工程總投資3521萬元,2017年完工。
名稱由來
據說在很久以前,由於地殼上升,海角與廣海之間被海沙淤積成壩,後來淡水注入,海水淡化,以至成了淡水湖。也由於地殼的運動,湍急的水流使湖岸的海蝕山石裂縫逐漸加深加寬,天長地久,湖岸曲折,湖水就像有36隻腳向湖岸延伸,因此稱“三十六腳湖”。
主要景點
三十六腳湖以海中之湖而稱奇,湖岸曲折,峰巒疊翠,湖光山色,極盡秀美之韻。湖中有岩石崢嶸、綠藤攀壁的“龍嶼”,有栩栩如生的大龜山、小龜山,有維妙維肖的鴛鴦石、牛頭石、望歸石、青蛙石、蜥蜴石、金猴石、龍角潭、蓮花船、天皇玉璽、仙翁觀湖、伯牙撫琴等景觀。景區特點
一絕
![摩崖石刻“觀成萬畝”](/img/f/494/nBnauM3XyYzN5gTM1IjN1cDMyUTMwcTOykzMyQTNwAzMxAzLyY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在山腰處看到了“三絕”之一的摩崖石刻——“觀成萬畝”。巨石上雕刻著“觀成萬畝”四個楷書大字,每個字約有1.5米長。近觀,大字左邊落款了“宋廷模”三個字,其下端另外刻著兩個方印,一為篆書“宋廷模印”,一為花紋印“子山”二字。
據平潭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分府宋廷模欲竭湖水田之,請帑造石涵百丈,於沙埔導水入海,未幾淤廢”。當年,平潭島上的耕地稀少,宋廷模便萌生了填湖造良田的想法,他幻想著填湖成功後,萬畝良田種上水稻的壯觀場景。然而,這個工程卻在半路夭折。
為了紀念這一“創舉”,宋廷模書寫了“觀成萬畝”四個大字,令石工搭高架刻在巨石上。而後在離“觀成萬畝”東南500米處又刻“沙開涵固,水涸田增,農歡國裕,歲樂福臻”等石刻。
二絕
![守著三十六腳湖的風動石](/img/e/07d/nBnauM3XyAjN3IDOwAjN1cDMyUTMwcTOykzMyQTNwAzMxAzLwY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平潭三十六腳湖邊坐擁著兩塊風動石,一塊在湖的北岸,一塊在湖的南岸。
登上南岸風動石的山上,驚奇地發現石頭底部的中間是空著的,兩端只剩下方寸作為支撐點。這石頭佇立於山頂,歷經風霜雨露,看遍滄海桑田,卻依舊以驚艷的身姿屹立於湖畔,不得不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南寨山、將軍山後山以及三十六腳湖是平潭象形石林最為密集的地方。三十六腳湖的石頭資源很豐富,蘇澳、平原一帶建造房屋的石頭很多都取材於三十六腳湖。
三絕
祈神求雨的“龍嶼礁”從“風動石”山上下來,沿著湖邊新修的棧道往前行,湖中的一處小山丘便映入眼帘。在岸邊遠望,小山丘如同兩隻神龜首位相連,浮游在煙波浩渺的湖面上,這就是三十六腳湖的“第三絕”——龍嶼礁。
關於龍嶼礁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三十六腳湖有一個缺口和大海相通。一次,由於發大水,海水漲的特別高,東海龍王敖廣派蒼龍到海面巡邏,蒼龍尋到三十六腳湖出口時發現湖中發光似仙境,進入飽覽後發現海水退盡,蒼龍卻被關在湖中。從此蒼龍便在湖中落戶,而湖水變得更加清明透徹,而且從不乾涸。有一天,蒼龍因想念龍宮的父老兄弟,便游回東海,被過路的道士看見了,道士念念有詞並用手指一點,蒼龍便一動不動。由於當時龍頭露在水面上,因此龍頭就成了現在的龍嶼。
神話傳說
![三十六腳湖](/img/c/200/nBnauM3XwQzM2cjNzgTNwcDOxITMwITM5EjMwADMwAzMxAzL4U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相傳,東海蒼龍與鯉魚公主帶上魚精蛇怪來此遊覽消遣。它們見此處風景如畫,更勝龍宮,竟然樂不思歸,興風作浪驅趕漁船貨輪,意欲強占為別墅。當時有許多漁夫被淹死。後來鐵拐李化身破腳老,搭救了一心要為民除害的年輕漁夫筆架,並傳給他仙法。兩人合力移沙堤堵住海角,把蒼龍一夥困在裡面。經過一場惡鬥,青年筆架與蒼龍及眾水妖一齊戰死,都化作湖中景物,恰好有36隻腳,因而得名三十六腳湖。海水經過長期的淡化成為今天的淡水湖(一說因該湖港汊眾多,遠望如伸向湖水的腳,故稱之)。
蒼龍占海辟龍宮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天,東海龍王放廣派蒼龍到海面巡邏。蒼龍偷偷約了鯉魚公主,一同離了龍宮,外出遨遊取樂。
![三十六腳湖](/img/8/977/nBnauM3XxYTMykzN1gTNwcDOxITMwITM5EjMwADMwAzMxAzL4U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跛腳老代聽了,心中暗暗高興,就說:“看你年紀不大,口氣還不小哩。筆架,你要是能頂住我手中的鐵篙,你就有本事除掉惡龍。”筆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頂起了鐵篙。跛腳老代讓他上了木船,並且如此這般地給他面授了滅龍的法術。
筆架堵海困蒼龍
跛腳老代開船走了,筆架照他的吩咐,將桅桿橄在海灣出口處,念起一道咒語,只見飛沙走石滾滾而來,將這齣口地方堵死了。正在巡峭的蛇怪,發現情況有變,立即報告蒼龍.蒼龍一聽,心慌意亂,港灣與海水隔斷了必然
![三十六腳湖](/img/8/c70/nBnauM3XwQTMwUTMzkTNwcDOxITMwITM5EjMwADMwAzMxAzL5U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這位神通廣大的跛腳老代,原來就是神仙鐵拐李。如今山上還留著鐵拐石,相傳是鐵拐李的拐杖變的,龍頭變成了“龍嶼”,龍脊變成了“竹排”,又叫“釣魚台”。“鯉魚礁”是鯉魚公主的化身。龜山、蛇山就是龜精和蛇怪變的。那位除惡有功的筆架,也變成巍然屹立在湖濱的“筆架潭”。從此,這個海灣成了現在的三十六腳湖,與大海隔著長長的沙灘,成為福建最大的淡水湖。相傳這沙灘就是筆架遵照李鐵拐的指點,用桅杖橫堵海灣港口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