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為篇·我欲刺股錐刃

一朝鵬舉,萬里鸞翔③。 縱任才辯,遊說君王④。 高車反邑,衣錦還鄉⑤。

簡介

【名稱】《三不為篇·我欲刺股錐刃

【年代】隋末唐初

【作者】海順

【體裁】四言古詩

作品原文

三不為篇

我欲刺股錐刃,懸頭屋樑①。

書臨雪彩,牒映螢光②。

一朝鵬舉,萬里鸞翔③。

縱任才辯,遊說君王④。

高車反邑,衣錦還鄉⑤。

將恐鳥殘以羽,蘭折於芳⑥。

籠餐詎貴,鉤餌難嘗⑦。

是以高巢林藪,深穴池塘⑧。

作品注釋

①刺股句:《戰國策·秦策》說戰國時蘇秦長夜讀書,有時實在疲倦至極,昏昏欲睡,便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直到清醒過來,又繼續讀書。這句和以下三句都是出自歷代典故,形容古人刻苦自學的情況。懸頭句:《太平御覽》載漢代孫敬好學上進,日夜勤思苦讀,當疲倦欲睡之時,便用細繩系住自己的頭髮並懸在屋樑上,以此堅持讀書,最後終於成為當世大儒,學問和事業皆取得極大的進步和成功。

②書臨句:《初學記》稱晉代孫康因為家貧,夜晚沒有油點燈,便映著雪光讀書,終於取得淵博的學問。牒映句:《晉書·車胤傳》記述晉代車胤家貧至極,夜晚無油燈讀書,便用紗袋盛幾十隻螢火蟲來代燈照明,終於學成,獲取功名。牒:一般是指各種譜記作品,如譜牒、家牒等,這裡代指所有的書籍。

③鵬舉:《莊子·逍遙遊》里說大鵬展翅能飛萬里途程。這裡的意思是指像大鵬一樣飛得極高極遠。舉:展翅,張開翅膀。鸞翔:像鸞鳳那樣翩翩地飛翔。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高貴的鳥。

④縱任:放縱,放任,這裡含有發揮的意思。才辯:辯論的才能。遊說句:指像戰國時期那些搞合縱或連橫的策士們一樣週遊各國,向統治者陳說形勢,提出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主張,以求取採納信任並獲得高官厚祿。

⑤高車:高大華美的馬車。反邑:回到故鄉。反同返。邑即原籍,故鄉。衣錦句:意為穿著錦繡的衣服回到故鄉,即富貴之後回故鄉誇示炫耀。秦末項羽曾說:“富貴不歸故鄉,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典即出於此。

⑥將恐句:意謂鳥因為羽毛太漂亮而被殘害。蘭折句:意謂蘭花因為太芳香而被攀折。

⑦籠餐句:意謂關在籠子裡即使能得到最好的食物又有什麼可珍惜的呢?鉤餌句:謂食餌掛在魚鉤上,魚兒是不能去嘗食的。

⑧是以句:隱跡於高高的鳥巢中,密密的樹林裡。藪:本義是湖地沼澤,此處指草野樹林。造句和下面一句都是說要隱居於無人的地方。穴:山洞。

作品簡析

《三不為篇》是一組四言古風,共三首,此篇為其第二首。這組詩三首形式完全一致,內容卻各有側重。首先用了大量的筆墨敘述作者自己以前的理想和願望,然後筆鋒一轉,精闢地分析出即使能實現這個理想、達到這個願望,其代價也是巨大得可怕,帶來的也將是不幸和災難,因此最後的結論是拋棄種種幻想和欲望:出家隱居。全詩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文句排比有序、警策有力。這既是作者遁世思想的反映,也是作者鄙薄功名利祿的高尚情操的表現。大量典故的準確運用,也是這組詩一個很突出的特點。

作者簡介

海順(589-618)隋唐之際詩僧。為山西蒲州仁壽寺僧人。俗姓任,河東蒲阪(山西省永濟縣)人。隋代出家仁壽寺,武德(唐高祖年號,公元618—626年)初元示化。他多才多藝,擅長詩文,道行以嚴謹純潔著名,早夭。作品有組詩《三不為篇》及詩文集數卷,多失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