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丁酸甘油酯(glyceryltributyrate)是化學式為C15H26O6的短鏈脂肪酸酯,CASRN:60-01-5,分子量:302.36,又稱甘油三丁酸酯,白色近油狀液體。幾乎無氣味,略有脂肪香氣。易溶於乙醇、氯仿和乙醚,極難溶於水(0.010%)。天然品存在於牛脂中。
簡介
三丁酸甘油酯是由丁酸和甘油乳化而成,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緩慢釋放成丁酸和甘油,修復小腸絨毛,抑制腸道有害菌,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三丁酸甘油酯在幼齡動物上使用,有減少幼齡動物斷奶後的腹瀉,減少斷奶應激,增加成活率和日增重的作用。
理化性質
中文名稱:三丁酸甘油酯
英文名稱:glyceryltributyrate
中文別名:甘油三丁酸酯
CASRN:60-01-5
EINECS號:200-451-5
分子式:C15H26O6
分子量:302.36
熔點(℃):-75
沸點(℃):305~310
相對密度(水=1):1.0320
閃點(℃):100
外觀與性狀:白色近油狀液體。幾乎無氣味,略有脂肪香氣。
溶解性:易溶於乙醇、氯仿和乙醚,極難溶於水(0.010%)。
主要用途:用於製造食品、肥皂、蠟燭等,也用作溶劑。
健康危害:可能有刺激作用。一般認為,作為食品及工業接觸中不存在衛生問題。遇熱分解釋出有刺激性的煙霧。
環境危害: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製備與生產
本品是由甘油和過量的丁酸加熱酯化而成。主要用於製造食品、肥皂、蠟燭等,也用作溶劑。
主要用途
三丁酸甘油酯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緩慢釋放成丁酸和甘油,修復小腸絨毛,抑制腸道有害菌,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三丁酸甘油酯在幼齡動物上使用,有減少幼齡動物斷奶後的腹瀉,減少斷奶應激,增加成活率和日增重的作用。
其在畜牧業的主要用途可歸納為:
1、 全過胃——100%過胃;
2、 防腸炎——後腸有效吸收至少100ppm丁酸,預防結腸段營養性腹瀉和增生性迴腸炎;
3、 護黏膜——前腸、中腸、後腸三點均勻吸收,有效修復腸黏膜損傷,全面保護腸黏膜;
4、 促泌乳——增進母豬採食量,促進母豬泌乳;
5、 快供能——為腸黏膜細胞快速提供能量,促進腸黏膜快速生長發育;
6、 長整齊——促進斷奶仔豬採食,提高營養物質吸收,顯著提升豬群整齊度。
作用機理:
腸黏膜具有吸收營養物質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屏障作用。現代營養生理學研究表明,腸黏膜屏障(mucosalbarrier)在營養物質的吸收和疾病防控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動物腸黏膜的形態、結構與功能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動物年齡、營養、病源微生物和環境等。動物幼齡期,腸黏膜的結構和功能未發育完善,一些應激因素(如斷奶)也顯著地影響腸黏膜的結構和功能,導致腸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壞,最終影響到動物的健康和生長。
腸黏膜是動物生長早期發育最快的組織,也是動物體內更新最快的組織之一,快速的生長發育和不斷更新需要有效的能源和和各種營養素。因此,腸黏膜是動物體內對營養素最敏感的組織,一些應激因素(如斷奶)所導致的腸黏膜損傷的修復更需要能源和營養素。豬用於維持需要的能量中,腸道大約占24%。腸道上皮更新包含有黏膜細胞的遷移,即細胞從隱窩向絨毛移行,這是一個耗能的過程。降低腸上皮細胞的更新將節約能量用於生長,有效能量是腸道上皮正常更新的保障。
小腸的功能單位是絨毛,絨毛的功能細胞腸上皮細胞起源於不同的隱窩細胞,在隱窩處腸上皮細胞是分泌性的,當它移行到絨毛的一側,它成熟為吸收的絨毛細胞,微絨毛變長、細胞數目增多。如果絨毛頂端被損害,成熟的吸收細胞丟失,不成熟的隱窩細胞產生淨分泌的後果,造成嚴重的絨毛細胞更新的消化吸收紊亂。組織學上絨毛變短和融合就是所謂的“絨毛萎縮”,它導致黏膜功能性表面積減少,吸收能力下降,導致仔豬腹瀉。
小腸絨毛結構的變化的根本原因是黏膜細胞的有效能量的供給不足,必然導致腸細胞內源性“飢餓”,不能維持正常的更新及修復組織損傷。
仔豬早期斷奶,由於一系列應激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環境和營養因素(如飼料抗原)的影響,導致腸道結構和功能損傷,如腸絨毛萎縮和隱窩增生;消化道酶活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小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降低等。生產上表現為採食量下降、生長阻滯和腹瀉。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提供一個好的日糧。一個好的日糧組成可以減少腸黏膜細胞遷移所需要的能量,可提供有效能量營養,修復斷奶應激所造成的腸道結構和功能損傷。
三丁酯甘油酯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腸脂肪酶的作用下緩慢釋放成丁酸和甘油。丁酸是一種短鏈脂肪酸,是腸道上皮細胞主要能量源,可顯著刺激腸上皮細胞增殖,增加小腸絨毛高度,進而促進養分吸收、增強免疫力、改善動物健康,從而克服仔豬斷奶應激綜合症、提高生產性能和降低死亡率。
武漢泛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業的飼料級三丁酸甘油酯生產企業,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飼料級三丁酸甘油酯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