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丁香、吳茱萸(湯浸,微炒)、桂心(去粗皮)各一兩,附子(炮,去皮臍)、黃芪(去蘆)、白茯苓各二兩,人參(去蘆頭)、半夏(沸湯泡七次)、良姜、白朮各一兩半,甘草七錢(炙),訶子(面煨,去核)三分,沉香少許。
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大棗二個,煎至七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主治
胃寒嘔吐涎沫。
方義
本方主治證為中虛里寒,濁陰上逆,胃氣不降之重證。法當益氣補中,溫陽散寒,理氣降逆。方中丁香溫中行氣,降逆止嘔;附子溫壯元陽,散寒止痛,二者為君藥。黃芪、人參大補元氣,相得益彰;吳茱萸溫中暖下,降逆止嘔;肉桂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半夏燥濕和胃,降逆止嘔,均為臣藥。佐以茯苓、白朮健脾祛濕;高良姜溫中散寒;沉香行氣止痛,降逆調中;訶子酸澀斂氣;生薑、大棗調補脾胃。使以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本方溫補降逆止嘔之力頗強,適用於中虛寒盛,濁陰上逆之嘔吐,並見脘腹冷痛,體倦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者。
運用
診斷要點:嘔吐頻作,吐出涎沫,脘腹冷痛,不欲飲食,乏力氣短,手足厥冷,大便泄瀉,舌淡苔白,脈沉細遲。
重要文獻摘要
《活人事證方後集》:“丁香溫氣湯治胃寒,嘔吐涎沫,甚妙。張上舍傳,雲其母常服有效。”
中藥方劑之丁香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