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堂源

丁堂源

1937年12月,丁堂源出生於這個古邑名縣的陳埭四鏡村。其父丁孫凱早年外出謀生,在菲律賓馬尼拉任個小職員,收入微薄。在國內雖然已受過私塾教育,但為了適應在南洋謀生的環境,還是利用業餘的時間勤奮學習英語,直至後來的英語水平已達到一定程度,適應了當地溝通交流的需要。

(圖)丁堂源丁堂源

1937年12月,丁堂源出生於這個古邑名縣的陳埭四鏡村。其父丁孫凱早年外出謀生,在菲律賓馬尼拉任個小職員,收入微薄。在國內雖然已受過私塾教育,但為了適應在南洋謀生的環境,還是利用業餘的時間勤奮學習英語,直至後來的英語水平已達到一定程度,適應了當地溝通交流的需要。

生平簡介

(圖)丁堂源(中)丁堂源(中)

丁堂源國小時光是在晉江陳埭求聰國小度過的。國小畢業後由於父親在南洋的接濟不多,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結果沒辦法上國中,輟學在家五年。小小的丁堂源為了生計,不得不放棄學業,在鄉村里挑蔥賣菜,下田務農,以補貼家用。其時的丁堂源由於小小年紀,人較誠實,每天在走街串巷的叫賣聲中生意做得不錯,儘管當時的利潤十分有限,但他總覺得十分開心,因為自己已經能通過勞動來創造財富了,雖然是微不足道,但對丁堂源來說,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後來,丁堂源母親與舅舅商量認為,總不能讓孩子長時間輟學下去,一定要讓他再上學校念書。在舅舅的大力支持下,1956年7月,丁堂源興高彩烈走進了晉江縣第二中學(1960年7月命名為福建省晉江第一中學。筆者注)的校門,開始新的學習生活。

創辦於1952年2月的晉江一中座落於晉江城關青陽石鼓山,以其“誠、嚴、勤、毅”的校訓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已走過了極不平凡的半個多世紀曆程,培養了不計其數的國家棟樑之材,校友遍布海內外。丁堂源回憶起在晉江一中學習生活過程中的許多往事,心情十分激動。他說:“我能上晉江一中念書,實現了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理想,感到無比的高興,自己也暗暗下定決心,要把書念好,學好知識,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當時,雖然家庭的經濟仍然比較困難,是在舅舅的大力支持下我才能實現到晉江一中念書的機會,我沒有辜負親人們的期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特別是對語文的愛好,所寫的作文還經常在班上的牆報發表或作為示範文在語文課堂宣講,在同學中影響較大。每到寒暑假還是做些小生意,掙點小錢。讀到高中二年級,我還曾到廈門技工學校做學徒。總之,我的童年、少年時代是在比較困難的環境中度過的。但我歷來認為,苦難其實也是一種財富,當然它不是物質的財富,而是精神的財富。有了精神的財富或許你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本人的人生實踐已經論證了這一觀點。”

家庭環境

(圖)丁堂源(前排左二)丁堂源(前排左二)
丁堂源對於父親勤奮好學,為人誠懇的長者風範記憶猶新。他說:“當時到南洋謀生的大都是家庭環境比較困難的,為了生存和發展,所以不得離鄉背井到異國他鄉去闖蕩。但由於父親在菲律賓只任個小職員,收入十分有限,除了維持自己的生計之外,所剩無幾。父親從小受過教育,堅守為人處世之道要誠信善良的儒家思想。1936年,父親從菲律賓回故鄉晉江與母親李淑丕結婚。母親系晉江池店浯潭村人,亦是華僑之家,書香門第,上過私塾學堂,知書識禮,通情達理。可以說,我從小受到父母親儒家思想的教育和薰陶,對我的成長影響頗深。從父親誠懇待人,自強不息和母親慈悲為懷,善良可親的品格中學會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特別是在困難的環境中如何自強不息,奮鬥不止”。

創業

1984年,在集體經濟成份晉江陳埭四鏡碾米廠任職的丁堂源由於體制改革的原因而丟了飯碗。在迷惘困境中,已是一家8口人生活來源頂樑柱的他想盡了謀生之道,賣魚,做飲食,總算能勉強維持生計。1986年,晉江的鄉鎮企業已處於萌芽狀態,而陳埭鎮的鞋廠也先先後後開辦起來。有了鞋廠,首先必須需要鞋材。丁堂源是個有遠見、有魄力的人,而對這大好的機遇,正是他施展才華的大好時機,他決定放棄哪些小賣買。經過深思熟慮,向親朋好友籌借款項,毅然投入專做鞋業原輔材料的貿易。創業伊始的丁堂源想得多,睡得少,夜以繼日地進行市場行情了解,掌握各廠家的原輔材料需求,進而進行有計畫的安排,為了採購廠家的落實,馬不停蹄跑江蘇無錫,上浙江溫州,當時乘坐飛機不象現在這樣方便,都是坐著火車,帶著速食麵,經過長途的旅途勞累才到達目的地。由於長期緊張來回奔波,丁堂源飯吃少了,眼睛熬紅了,人也消瘦了,但他的精力卻一直保持著十分旺盛的狀態。他想的是要如何將各鞋廠想要的原輔材料保質保量按時採購到手,送到客戶那裡,不折不扣完成一筆一筆的生意。

由於丁堂源採購回來的鞋材質量上乘,款色新穎,價格適中,陳埭各鞋廠紛紛前來訂購,生意越來越紅火,名氣也越來越響亮。他在回想起創業時的情景無不感慨地說:“記得有位經濟學家曾用最通俗的語言詮釋什麼叫商機?需求就是商機。當晉江的鞋廠爭先恐後創立時,第一需求就是做鞋的原輔材料,這是個龐大的天文數字,當時我認準的也是這一需求。經過近二十年的經營,積累了一定的資本,供需各方面的關係不僅是業務上的夥伴,而且大都成了知心的朋友,這一點就十分難能可貴了。我能在市場大潮中尋覓商機,決然投身鞋材行業,事實證明當時的這一選擇是正確的。”

誠信經營

丁堂源說:“誠信經營是每個企業的命脈。誠信的價值是巨大的,它的產生不是偶然的,也決非一朝一夕的功力,它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地形成。當初,我在經營鞋材生意的時候起名稱為‘堂源鞋材店’,就有意識將自己的名字與企業聯在一起,也可以說將我個人歷來奉行的為人誠懇信用的理念融入商業活動之中。剛開始的時候,由於資本不多,當然想方設法多進些緊俏且利潤較好的鞋業原輔材料,但對於有些客戶要求的某些材料,雖然品種單一,數量又不大,利潤不高,這種在其他商家懶得去做的生意,我總是儘量滿足客戶的需求,貨送到工廠之後,老闆都很感動,當他有更大單的生意要做時,當然第一個想到的是我。我想,這也是誠信經營的具體表現。現在晉江的一些規模較大鞋廠都是興美商貿有限公司的老客戶,十幾年來能始終保持這樣的業務往來,實在十分難得”。

晉江市興美商貿有限公司經營過程中始終堅持明碼實價,從不弄虛作假,千方百計降低採購成本,讓利客戶。 丁堂源面對蒸蒸日上的業務,總是虛懷若谷,不驕不躁,認認真真考察市場,綜合蒐集各種信息,冷靜地進行分析,為適應廣大客戶的需求做出科學,合理的採購決策,所提供的鞋業原輔材料十分適合市場需求,因而享譽晉江業界。

成立同業公會

1997年7月18日,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鞋材同業公會在陳埭工商分局的牽頭協調下正式成立。鞋材同業公會的成立標誌著陳埭鎮鞋材經營企業有了自己的組織,它在協調各方面關係,避免惡性競爭,在行業自律,社會公益事業貢獻上將起到積極作用。同業公會成立時,晉江市、陳埭鎮、四鏡村領導同志出席表示祝賀,全國其他地區的兄弟行業公會亦派人或來電錶示熱烈祝賀。會上,丁堂源不負眾望被推舉為該會秘書長,擔負起主持同業公會日常事務的工作。丁堂源表示要在會長的領導下,扎紮實實地開展工作,真心實意為廣大會員服務,把同業公會辦成真正的“會員之家”。

奉獻社會

事業有成的丁堂源還始終關懷著整個社會的進步和家鄉的發展,身體力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告訴筆者:“我一生奉行‘誠信為本,友善待人’之準則。在自已能力許可之下,多為社會做些奉獻也是一種樂趣,能為家鄉的發展盡微薄之力,何樂而不為呢。”作為是晉江市陳埭鎮四鏡福呈古宮的召集人,1999年晉江市第一屆道教協會成立時丁堂源被推舉為該會理事。由於丁堂源熱心於道教協會工作,貢獻良多,2002年換屆之際,他被推舉為副會長。晉江市道教協會在晉江市人民政府領導下和宗教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在團結廣大道教界人士,愛國愛教,遵紀守法,維護道教界的合法權益,繼承和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協助政府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進安定團結,積極參加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為促進祖國統一,社會繁榮諸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表彰,這裡也有丁堂源的一份辛勞。丁堂源剛剛與市道教協會其他成員從外地的道教聖地武當山返回晉江。

畢業於晉江市求聰中心學校的丁堂源,對母校有一種割捨不斷的情結。他經常關心著母校的各項工作,給予大力支持,被母校聘請為校董會常務董事。丁堂源還關心支持陳埭鎮四境村殘疾人的福利慈善事業,榮獲村殘疾人慈善協會頒發的“慈善助殘,奉獻愛心”的獎牌。2003年2月23日,晉江一中退(離)休教育工作者協會成立時,晉江一中的老校長,老教師邀請丁堂源同學參加,使他感到十分興奮與激動,雖然自己離開母校已四十年時光,但晉江一中老校長、老教師還記得他這樣一個學生,使他終生難忘。2004年5月15日,晉江一中六組同學會成立時,一致選舉丁堂源為名譽會長。他表示一定要為加強同學之間的聯繫,增進友誼,互幫互助,集中同學們的聰明才智,為母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家鄉的繁榮和建設貢獻力量。

退休生活

(圖)丁堂源伉儷游廣西桂林灕江丁堂源伉儷游廣西桂林灕江

已經退居二線的丁堂源將公司的業務交給長子丁培坤打理。事業興旺,家庭和睦的丁堂源四個女兒也都成家立業,她們都有各自的事業。現在比較清閒的他,業餘時間愛好書法,唱國語歌曲,早晨起床後到外面深呼吸,鍛練身體,每天的生活過得很充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