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謀殺》

《黑暗中謀殺》

《黑暗中謀殺》是一些突破體裁限制、精緻奇特的小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黑暗中謀殺黑暗中謀殺

《黑暗中謀殺》是一些突破體裁限制、精緻奇特的小品。在作者筆下,一些人們熟視無睹的日常事物又有了新的面貌。作者調動了文學創作的各種手段,不斷挑戰你想像力的極限:麵包不再健康誘人;一個憤世嫉俗的五歲小孩調製出一種有毒啤酒,希望打破社會習俗的巨大勢力;以七種方法講一個老套的大團圓故事;男人寫的小說和女人寫的小說有何不同。

編輯推薦

阿特伍德是借“猜猜誰是殺手”的兒童遊戲討論後現代元小說關注的經典話題:小說的虛構身份及其創作過程。有可能,殺手是作家,偵探是讀者,死者是作家的作品;還有可能,殺手是作家,偵探是評論者,受害人是讀者。但無論哪種情況,按遊戲規則,殺手必須得撒謊。那么既然作家總是在玩戲法,讀者你相信作家嗎?阿特伍德集子裡的故事大抵有這個特點:言在此,旨在彼。

當阿特伍德遇上波德萊爾……

當代最具實力女作家解構西方經典之作

特別收入作者手繪插圖

媒體推薦

她有一雙野鳥受驚嚇後的眼睛。這就是讓我為之著迷的那類句子。我希望自己能寫出這樣的句子,並且不為此感到尷尬。我還希望能毫不臉紅地朗讀它們。我覺得如果能完成這兩件簡簡單單的事,我便可像天鵝絨包裹的珍珠一樣度過上天給我的生命。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阿特伍德關於性別戰爭的散文詩,是對波德萊爾式厭女主義的反駁和打擊。在波德萊爾的厭女文學的聚寶盆里,女人被物化,被理想化到危險的地步,她們只有在作為男人自身的反映時才是完美的;而在阿特伍德那裡,女詩人冷眼旁觀,看男人如何物化她,從而對厭女文學模式展開了漂亮的顛覆。

——特利西婭·梅麗瓦爾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1939-),二十世紀加拿大文壇為數不多的享有國際聲譽的詩人,小說家中的佼佼者。生於加拿大渥太華,先在多倫多大學和哈佛大學受教,後在一些大學任教。現居住於多倫多市。

阿特伍德19歲即發表第一首詩作,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起便以持久旺盛的創作力不給評論界任何淡忘她的機會。14部詩集、11部長篇小說、5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文學評論都是結結實實的力作,外加散見於各大主流媒體的影視、戲劇及兒童文學作品,足以將她在各個文學領域“全面發展”的風貌勾勒得令人心生敬畏。

近半個世紀以來,這棵文壇常青樹獲獎如呼吸那么頻繁:加拿大總督文學獎、大英國協文學獎、哈佛大學百年獎章、《悉尼時報》文學傑出獎、法國政府文學藝術勳章,加上2000年她在布克獎折桂及多次在該獎評選中獲得的提名,這位素有“加拿大文學女王”之稱的作家名下獨缺一尊諾貝爾獎。

序言

收集影子的人(代序)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今年七十周歲了。

對於今天的許多讀者而言,她的名字早已不再陌生。作為一名站在文壇風口浪尖的加拿大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她的作品已進入了世界各地大學英語系的教學提綱,並且——無論她本人是否樂意——成為了不少女性主義研究、加拿大研究、後殖民主義研究,乃至政治經濟學和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文本。

近半個世紀以來,這棵文壇常青樹獲獎如呼吸那么頻繁:布克獎(小說《盲刺客》)、紀勒獎(小說《別名格雷斯》)、加拿大總督文學獎(詩集《圓圈遊戲》及小說《侍女的故事》)、延齡草圖書獎(短篇集《野外生存訣竅》)……《好骨頭》和《侍女的故事》還分別被搬上了話劇和歌劇舞台。與此同時,這位愛戴淡藕荷色闊邊織帽、襯銀灰色羊毛披肩的雅致的老太太還是加拿大作協主席、國際筆會加拿大中心主席、上世紀80年代末反對美加自由貿易法案運動的重要成員之一、熱心生態環保的社會活動家,精力之旺盛令人難望其項背。

雖說阿特伍德的作品不少是暢銷書,她卻並不是一個真正易懂的作家。她的文本層次豐富,相互指涉,充斥著文學的、政治的和歷史的暗喻,她在運用象徵、戲擬、反諷等手法時機敏而不露聲色,往往令讀者在篇末大跌眼鏡。她在早期作品中著力探討的權力和性政治問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演化出了新的深度,“奇異”、“陌生人”、“異鄉”、“疏離”、“謀殺”、“暗殺”、“生存”等詞在各種迥異的題材中反覆出現,伴隨而來的還有一系列自我分裂的人物和彼此隔膜的人物群。對比一下《可以吃的女人》(1969)和《別名格雷斯》(1996)就可以發現,後期阿特伍德的人物對於自己所處世界的多元化、殖民地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階級偏見、族長專制等特質越來越自覺,所感受到的疏離和隔膜也更加複雜,原因更多。正如她在《奇異之事:加拿大文學中無良的北部》(1995)里所談到的,有時候,身為加拿大人本身便是一種“陌生”的經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