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全愈教育文集·培養獨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國》
生存,是全人類面臨的課題,為此,聯合國發出了“學會生存”的倡議,應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怎樣讓孩子學會生存之道?作者通過長期觀察,深入研究美國家庭和學校的生存教育,用生動活潑、詼諧幽默的語言,把研究結果和許多真實的案例呈現在讀者面前,其中包括美國孩子如何分工合作,如何推銷自己的產品,如何跟夥伴們相處等。
基本信息
- 名稱:《黃全愈教育文集·培養獨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國》
- 作者:黃全愈 著
- 類別:圖書 > 勵志與成功 > 青少年勵志/大學生指南
- 價格:39.80
- 語種:中文
- ISBN:9787300123820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351頁
- 開本:16開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編輯推薦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怎樣讓孩子學會生存之道?孩子要健康地成長,就需要自己的公共生活,自己的文化氛圍,自己的群體意識。這一切父母根本無法包辦!一隻桶的裝水量,取決於最差、最短的那塊桶板。中國的發展,取決於教育這塊“短板”!北京101中校長郭涵;北大附中原校長趙鈺琳;廣西南寧二中校長何偉萍;廣東深圳中學校長王占寶;廣州市執信中學副校長張水平;中山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鍾明華;北大附中副校長全國模範數師張思明;啥爾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沙洪浮;遼亍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張曉輝;遼寧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教授李寶貴;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剛平聯合推薦。 旅美暢銷書作家黃全愈從容論述三大生存教育話題、六大生存法則,為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和中國生存教育釋疑解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環境。適者生存,不適者舉步維艱。人,必須生活在社會群體中。在社會群體中生存,必須懂得社會生存法則,掌握社會生存技能。“學會生存”是時下很時髦的詞語。“生存訓練營”、“野外生存訓練”等活動越來越引人注目。當我們對孩子說“學會生存”的時候,我們究竟想讓孩子學些什麼?什麼是生存?在21世紀,人類要怎樣才能生存?什麼樣的生存方式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東西方生存教育有哪些根本的不同?也許您可以在《培養獨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國》中找到答案。
內容簡介
作者把生存教育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孩子的法制觀念、教會孩子理財、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性教育等,作者向讀者展示了非常清晰的生存教育的內涵和實施方向,並且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建議、作者筆下的三大生存教育話題、六大生存法則,為面對各種生存迷惑的人們指點迷津。
作者簡介
黃全愈,旅美教育學家。生於柳州,1982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88年赴美國講學。1989年獲美國維拉諾瓦(Viliarlova)大學“人的組織與管理科學”理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美國邁阿密(Miami)大學“教育管理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邁阿密大學孔子學院院長、中山大學客座教授。在中、美、英等國以及港台地區出版了20多部中英文論著、譯著和詞典,發表了上百篇學術論文。在邁阿密大學榮獲“重大影響獎”,並被提名為傑出教授。 黃全愈先生長期奔波於中、美兩國教育界,致力於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中美教育比較系列圖書,在中國教育界不斷引起強烈反響。其中《素質教育在美國》曾被評為非文藝類第一暢銷書。《黃全愈教育文集》首次全面、系統地介紹並且深刻地剖析已開發國家的教育。其素質教育理念對中國現代教育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本次文集出版,系作者所有教育理念和教育觀點首次集中推出。新著《動一動中國基礎教育的基礎》將對中國基礎教育未來的改革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目錄
兒子為我寫序代序:忙碌著活,或忙碌著死一是打鬥,還是飛走臭鼠的這一招人的生存能力在退化嗎?誰動了我的乳酪?馬桶里的小風車你是誰?哼哼,還是唧唧?哼哼的故事:翻著英語詞典吵架唧唧的故事:不能再吐第11次二“學會生存”,還是“學會做人”不吃“王八”的飢餓者“做人”與“生存”“學會做人”,一個危險的口號。生存教育的中國特色誰是最後的倖存者?三就是這種“狗刨式”狼——初級探索者家長也參加“童子軍”?四十九個生存教育必修課一盒餅乾的價值四大河漲水小河滿嗎學會共處:生存法則之一“急”小孩之所“急”礦礦的“歪論”美國高中的“桃園三結義”怎樣與周圍的人共處?共患難“共”什麼?五你成為我。還是你成為你發現心裡的“新大陸”:生存法則之二發現心裡的“新大陸”當一回狐狸媽媽“回爐”的大學生氣壓計的故事六該出手,還是不該出手給自己開間心理診所:生存法則之三孩子第一天上學,您交代什麼?愚蠢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如果韓信問: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嗎?七上法庭,還是不上法庭懂得遊戲規則:生存法則之四總統也可能是個流氓無辜的罪人不給熊道歉“厚黑”的生存黑洞“自助法庭”八要個富爸爸,還是當個“富”孩子學會理財:生存法則之五《富爸爸,窮爸爸》批判錢,一個複雜的命題關於“錢”的教育武器能殺敵人,也能傷自己該不該讓孩子打理錢財?我的困惑九“性”,為什麼會成為洪水猛獸養只“紙老虎”:生存法則之六奇怪的玩具罪惡的腳趾頭老虎不能關在籠子裡吃人的老虎紙老虎十“我們也有生存的權利嗎”中國的“差生”與美國的“問題孩子”阿巴拉契亞山民生存教育——“-個也不能少”美國“問題孩子”的最後一片綠洲美國社會教育給予我們的啟示一個中國男孩的故事——未來的愛因斯坦,或天生的“差生”在“差生”的背後後記
前言
再來一個20年,還是素質教育10年前出版《素質教育在美國》時,我就引用了史丹福大學的教務長(大學的二把手)馬林科維奇博士於1998年表達的觀點:亞洲大學(特別提到中國)需要20年才能趕上世界知名大學。 2010年在南京舉行的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史丹福大學校長漢尼斯博士說:“中國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最快需要20年。”十多年過去了,還說再需要20年,而且是“最快”。他嘴裡說“最快20年”,心裡的時間就不止20年。至於多少年?他沒說。他倒是說了:慢則50年……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20年!不少房地產老闆搞教育,大幹快上建學校,個把月便能豎幾棟雄偉壯觀的大樓,氣勢怪嚇人的。但真辦教育,投進去三五年,連個回聲都聽不到,想抽腿,已成騎虎之勢。用“百年樹人”來形容教育,可能有些誇張,但搞教育的喜歡說“20年”,似乎搞教育至少得20年,不然不算數。就像修鐵路,以億為基數,不然拿不出手。斯坦福的前後兩位校領導都以“20年”為計算單位,是信口開河還是有所依據?有趣的是,1976年中美雙方的教育考察團互訪後,都曾預言:“經過20年的教育,中國的科技將超過美國。”預言大錯特錯是一回事,為什麼說的也是20年?這幾個20年是否巧合?我們來看看這個20年是怎么算出來的:國小6年,國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一共是16年,再加上研究生教育,大致是20年。我曾在《南方周末》上接連發表過兩篇文章:《動一動中國基礎教育的基礎》和《一流的學生從哪裡來》。後一篇是與當時的北大校長許智宏院士商榷:中國建世界一流大學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我以為,世界一流大學至少要具備四個一流: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學生。前三個“一流”,都可以通過舉國的財力傾斜、世界範圍的人才招攬於三五年,或者七八年內辦到。但“一流的學生”則必須扎紮實實地從基礎教育抓起,否則北大不可能有一流的生源。沒有一流的生源,就根本不可能在四年內培養出一流的大學生,進而在短期內培育出一流的研究生。我們也可以說,前三個“一流”,可以從別處“搬”來。但建世界一流大學需要打基礎。這個基礎是什麼?這個基礎就是我們的基礎教育(含親職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這個基礎是“搬”不來的,每一塊“基石”都必須自己去奠定。邁阿密大學足球教練請我幫他在中國招一兩個女足運動員。
精彩書摘
還沒開飯,瑪麗上初二的小女兒麗莎就匆忙離開客廳跑進自己的房間。瑪麗神秘地對我們笑了笑,像是有什麼事……美國人常常愛搞“突然襲擊”,打你個措手不及。麗莎在自己的房間裡搞了快半個小時還沒出來,瑪麗也神秘兮兮地鑽進去,母女倆在裡面嘀嘀咕咕……瑪麗的丈夫笑著岔開我們的注意力。終於,門打開了,瑪麗伸開雙臂,嘴裡模仿著魔術師的口氣,把身穿一件露肩裙子的麗莎引了出來。麗莎像個時裝模特似的,邁著貓步走進餐廳。在我的印象中,麗莎還是個沒大沒小、萬事不在乎的小姑娘,一穿上時裝,轉眼就變成了個艷麗奪目的大姑娘。看見我們驚奇的目光,母女倆很得意,沒等我們問,瑪麗迫不及待地宣布:今天是麗莎的第一次約會。麗莎將和男朋友瑞恩一起去餐館吃飯,然後去看電影。這件裙子是她特意帶女兒去選購的。看著瑪麗兩口子的高興樣,就好像我們中國父母看見自己的女兒出嫁似的,大有“過了一年又一年,都是為了這一天”的感覺。這時,門鈴響了,小伙子瑞恩出現在門口。男孩也特意打扮了一下,頭髮梳得賊亮,但看上去要比女孩更像個孩子,穿得里長外短的,有點太那個……兩個小戀人高高興興地走了。臨出門時,瑪麗交代:十點到電影院接他們。原來,門外的汽車裡是瑞恩的爸爸,先由他當司機送孩子去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