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西蒙、朵拉、埃里克、莉莉、克里斯蒂安娜、塞巴斯蒂安和嬰兒埃吉不僅是布朗家的心肝寶貝,還是世界上最無敵的超級頑童7人組,他們甚至不失時機的圍攻父親,害得布朗先生除了應付每日在殯儀館的繁忙工作,還要疲於奔命的周鏇於小冤家們中間。孩子們的母親於1年前去世,布朗專橫的姑媽下了最後通諜,如果布朗不能在1個月內為孩子們再找一位母親,她將停止資助布朗家的生活開銷。另外,債台高築的布朗還面臨著無力償還的牢獄生活,孩子們的命運難以預料。
布朗不希望讓孩子們得知他正在尋找結婚對象,可機靈的小傢伙們很快便察覺出真相,變本加厲的調皮,終於,第17個褓姆驚惶失措的落荒而逃。
布朗早就聽說褓姆麥克菲是頑童剋星,不過卻無處尋訪。一天晚上,正當孩子們在廚房里翻天覆地之時,傳奇褓姆麥克菲竟然不請自來。布朗面對眼前這位表情嚴厲而長相滑稽的女人啞口無言,因為麥克菲的蒜頭鼻、長出唇外的門牙和其他臉上的斑斑“劣跡”實在讓人慘不忍睹。走進廚房的麥克菲遭遇了孩子們的第一次“禮遇”,而見到外形嚇人的新褓姆的孩子們很快恢復了常態,依然有恃無恐。隨著麥克菲的魔法棒怦然落地,頑童們突然發現被某種魔力控制了,他們不由自主的在廚房裡徹夜玩耍,除非孩子頭西蒙說出從未說出過的“請”字,最後,西蒙只好認輸。瞬間,廚房整潔如初,廚師布萊瑟威克和女傭伊萬傑琳都被洗去了混亂的記憶,不過孩子們知道,他們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每當孩子們準備用惡毒的惡作劇捉弄麥克菲,他們總是最後被麥克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制服。突然一天,布朗的姑媽提出一個蠻橫過分的要求,她要帶走布朗的一個女兒和她一起生活,無計可施的孩子們只好求助於麥克菲。當雨過天晴之後,他們開始重新看待這位曾經的敵人,並且發現麥克菲的容貌正在發生變化,也許這一切都因為他們態度的轉變。
隨著婚期臨近,布朗打算同自作多情的奎克莉夫人結婚,西蒙勸阻不住父親,再次希望麥克菲伸出援手,不過這次,麥克菲不會直接參與,但也不會阻攔孩子們的惡作劇。可想而知,布朗和奎克莉的約會不歡而散。沮喪萬分的布朗告訴孩子們,如果不能結婚,他們將無法團圓,得知真相的孩子們只好到奎克莉家中賠禮道歉,並說服她答應父親的求婚。
婚禮這天,布朗一家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境地,在褓姆麥克菲的幫助下,可怕的婚禮成了布朗家的幸福之旅,而在這歡快的場景當中,麥克菲卻黯然神傷,因為改掉頑劣秉性的孩子們已經不再需要她這個魔法保姆了……
影片視點
7個聰靈調皮的小鬼和1個充滿魔力的女巫式的褓姆構成這部家庭喜劇的主線,歡鬧之間洋溢著《小鬼當家》式的喧囂,奇幻當中不乏《哈里•波特》式的驚奇,而且就影片中的配角而演,廚娘布萊瑟威克、女傭伊萬傑琳、奎克莉太太和女魔頭姑媽阿德萊德每人的戲份都拿捏到位,表演可圈可點,絲毫不輸於主角的光芒。除了老少皆宜的精彩看點,影片還在觀眾眼前上演了一段生命中希望和尊敬的心靈之旅,在美國的“溫馨電影展”(Heartland Film Festival)上,《魔法保姆麥克菲》獲得“真切感動電影獎”。
影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1964年的一部同類經典電影《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也是一個忙於工作的男人無暇顧忌自己惹是生非淘氣異常的孩子,正當褓姆屢屢辭職之際,一個會魔法的褓姆應徵而來,她熱愛孩子,並教會孩子們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尋找快樂。除了褓姆的相似之處,《褓姆麥克菲》也蘊涵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麥克菲讓孩子們學會傾聽、學會尊敬、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且隨著容貌從醜陋變為美好,麥克菲還告訴給世人,具有優秀道德的人才會真正美麗。
幕後製作
本片的演員陣容中除了早就摘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編劇獎的艾瑪·湯普森,還有曾出演《BJ單身日記》和《真愛至上》、在片中扮演父親布朗的科林·費爾斯;一向活躍於戲劇舞台並曾出演《尼羅河上的慘案》等著名影片的老演員安吉拉·蘭斯伯瑞,她在片中飾演布朗的阿德萊德姑媽;以及曾出現在《猜火車》和《高斯福莊園》中並獲金球獎提名的凱莉·麥克唐納,她在片中扮演女僕伊萬傑琳。
擔綱本片製作人的有曾和艾瑪·湯普森合作過《理智與情感》和《再死一次》的林賽·多蘭(Lindsay Doran),負責髮型和化妝設計的是《金剛》和魔戒三部曲中的彼得·金(Peter King),為影片提供配樂的是《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和《理智與情感》中的作曲家派屈克·道爾(Patrick Doyle)。而導演柯克·瓊斯(Kirk Jones)雖只執導過一部《樂翻天》,但該片卻博得了影壇的一致認可。
本片劇本由艾瑪·湯普森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Christianna Brand)的《保姆瑪蒂爾達》系列兒童小說,小說基於作者家庭世代相傳的傳說創作而成,講述了一個長相醜陋的保姆如何用魔法馴服一個大家庭中頑劣孩子們的故事。原著的樸實、詼諧、隱晦和甜美打動了艾瑪·湯普森,她隨後與林賽·多蘭一拍即合。
影片故事被設定發生在維多利亞末期至愛德華時代早期的倫敦周邊的小鄉村里,設計師們大膽採用了大量鮮亮的顏色,藍、綠、紅、紫和粉色絢麗繽紛。布朗
家房子的設計也部分借鑑了法國殖民地時期和維多利亞時期哥德式建築風格。
影片拍攝地選擇在白金漢郡的佩恩莊園,攝製組的工作人員在莊園裡布置出一個大花園,栽種了幾百株小樹以形成濃密的灌木叢,布滿成千上萬的花卉,還建造了樹屋、豬舍、雞舍、涼亭和溫室。在布朗家的室內,一切道具都裝點得一絲不苟,包括精緻的壁紙、精美的布料、具有時代特徵的家具等很多細節都面面俱到。麥克菲帶領孩子們去海濱的鏡頭在象鼻山拍攝完成,僅直升機空運的拍攝器材就重達6噸。
片中最吃重的角色便是艾瑪·湯普森扮演的保姆麥克菲,在影片開拍後的第二天,一個陌生怪異的女子出現在攝影棚,她的聲音、語氣和動作都和劇本中的麥克菲一摸一樣,她看著工作人員,目不轉睛的像外星人一樣注視著眼前的一切,從外形到氣質都徹底融入角色的湯普森讓身邊的眾人已經無從辨認。
穿幫鏡頭
斯堪德·凱恩斯曾希望出演本片。
影片中在殯儀館玩弄死人嘴巴的場景後來被刪剪。
食品打鬥場景中使用的是真的食品。
艾瑪·湯普森改編本片劇本耗時9年。
在大多數場景中,塞巴斯蒂安一直少了顆門牙,但在他躲到椅子後面的鏡頭中,他的門牙竟長了出來。
影片欣賞
歐洲是孕育童話和魔法的地方。歷史一樣陳舊的城堡,時間一樣古老的黑森林,裡面出沒的當然是王子、公主和魔法師。而美國,是出產米老鼠和麥當勞的地方,艷麗的色彩和誇張的情節,它不能承受魔杖的秘密和古老。
當銀幕上出現樣式古板的莊園中尖頂的房子,房子裡面又尖叫著跑出一個黑裙白帽女僕打扮的胖女子,魔法的故事就要開始了…修理自己的保姆或者家庭教師好像是所有喪母的兒童最喜歡幹的事業,尖叫著奪門而去的是新近喪偶的布朗先生家的第17個保姆。布朗家6個年紀較長的孩子這次的伎倆是:假裝吃掉了他們妹妹─最小的嬰兒─他們大口咀嚼的肉骨頭上還掛著嬰兒的粉紅毛線鞋。
雖然,布朗先生髮現,嬰兒被藏在盛火雞的容器,玉米、捲心菜、胡蘿蔔的配菜呆在一起。可是他卻再也請不到一個保姆了。一個聲音說:你必須請Nanny McPhee。當7個孩子受到沒有晚飯吃的懲罰,在廚房裡面大戰的時候,突然雷電大作,一個身穿寬大黑袍的神秘女子站在了布朗家的門口。胡蘿蔔一樣的鼻子,臉上有兩個醜陋的瘊子,還有一顆長在嘴唇外邊的暴牙,她自我介紹說:我就是Nanny McPhee。
魔杖的魔力開始管教7個頑皮的孩子:先平息廚房的混戰,讓他們學會了說“請” ;又讓他們一天起不了床,讓他們從此不會再賴床;又幫他們躲避了怪癖的姑祖母,讓他們從此認真穿戴禮服…在布朗準備和一個俗艷又貪婪的未婚妻結婚的婚禮上,她又幫孩子們趕走了那個兇悍的準後母。最後,布朗先生和那個純潔美麗又喜愛這些孩子的年輕女傭舉行了婚禮,八月天空飄下的雪花堆積在她身上,變成了潔白的蕾絲婚紗。
英國著名演員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不但是電影中的魔法保姆,而且是這部電影的編劇。電影改編自一部60年代的童話書 Nurse Matilda。劍橋畢業,以演技和女演員身份而知名的艾瑪.湯普森,又憑藉改編奧斯丁名著《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贏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這些資質,讓她在影片中的兩個身份都發揮的非常出色。
美國影評專欄對演藝圈裡多才多藝的女星們,從來就沒有吝嗇過讚美之詞。比如前一段時間對饒舌女王奎恩.拉蒂法輕鬆喜劇《最後假期》眾口一詞的誇獎,艾瑪.湯普森這次也得到了影評家的溫柔的目光。而導演Kirk Jones帶領的一套英國演員班底也是這部電影精緻的另一原因。布朗先生是曾出演過《傲慢與偏見》《BJ單身日記》等多部知名電影的英國男演員Colin Firth,而7個孩子中最搗亂領袖哥哥則是那個大眼睛尖下巴在《真愛至上》(Love Actually)中在機場狂追暗戀女孩的那童星THOMAS SANGSTER。
古典而固執、無處不在精細情節,似乎是英國電影和好萊塢約定俗成的誇張劇情的標誌性區別。可以隨時在英國古老宅子的扶梯把手的轉彎,在黑暗的背景中遭遇驚喜。這些驚喜,也許是一個魔咒,也許是一段愛情。在《臥底肥媽II》(Big Momma’s House 2) 以瘋狂搞笑的的保姆和魔法保姆一同上市的時候,Nanny McPhee,雖然在影評家那裡多些推薦指數,但是在票房上還是略失一籌。
魔法保姆每次神出鬼沒的出現在布朗先生的面前時,總會害羞般申辯一句:我敲過門了。而她到達和離開的時候,都說:在你們需要我,但是並不希望指盼我的時候,我會留下。當你們指盼我,而不需要我的時候,我就該走了。天空下起8月的時候,魔法保姆臉上的瘊子,突出的暴牙,甚至難看的鼻子都消失不見了。
和電影院觀眾們的一起微笑的時候,心裡有一種魔法般的溫柔。
主演簡介
艾瑪·湯普森 Emma Thompson
女, 生於1959年 4月15日 ,英國倫敦
星座: 牡羊座
1980年畢業後漸漸進入到電視圈,因演出「艾瑪·湯普森特別節目」獲得英國影藝學院電視類最佳女主角獎。1992年,艾瑪以影片《霍華德莊園》進軍好萊塢,衝擊奧斯卡。她精湛的演技使她在92-93年間連續獲得洛杉磯影評獎、全美影評獎、紐約影評獎、全美評論獎以及金球獎影后桂冠,並最終奪得了1993年第6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金像。1994年,她又以影片《去日留痕》和《因父之名》分別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1995年她參演了李安的影片《理智與情感》再一次贏得了廣泛好評。這是根據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的同名作品改編而成的,而改編者正是艾瑪本人,這部片子不僅贏得了眾多影迷的喜愛,在要求苛刻的影評家眼中,也是難得的佳片。艾瑪·湯普森憑藉此片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艾瑪1997年才重返大銀幕。在《冬天的訪客》中與自己的母親Phyllida Law搭戲,在片中扮演了一對由於不和而日漸疏遠的母女,艾瑪和母親的表演贏得了一片喝彩,這也為她的事業帶來了新的轉機。1998年,艾瑪接演了電影《風起雲湧》和電視連續劇“Ellen”,後者為她贏得了一座艾美獎。1999年,在演出了電影《Judas Kiss》後艾瑪·湯普森宣布自己今後將處於半退休狀態。
科林·費斯 Colin Firth
男, 生於1960年 9月10日 ,英國漢普郡
星座: 處女座
1989年他憑藉電視劇《搖搖欲墜》獲得了羅依爾電視最佳男主角。在1995年他出演了電視版《傲慢與偏見》,在2001年他被人物雜誌選為最帥的50位男人。在1996年他出演了拉爾夫·費恩斯主演的《英國病人》,1998年他出演了約瑟夫·費恩斯主演的《莎翁情史》,有趣的是在片中他分別失去了他在戲中的妻子。
在2001年科林·費爾斯在《BJ單身日記》中出演了馬克達西,由於本片的大熱令他也被觀眾所熟悉,在2004年他又出演了《BJ單身日記》的續集,至此他已經出演了三次達西先生,除了《BJ單身日記》另外一次就是在《傲慢與偏見》中。在2003年他出演了影片《真愛至上》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5年他出演了影片《何處尋真相》與《魔法保姆麥克菲》。
凱莉·麥克唐納 Kelly Macdonald
女, 生於1976年 2月23日 ,蘇格蘭格拉斯哥
星座: 雙魚座
傳世經典的《猜火車》,讓她得到了英國電影藝術學院蘇格蘭獎的提名。《猜火車》之後凱莉·麥克唐納在凱特·布蘭切特的《伊莉莎白》中有個小角色,其他作品包括《貝蒂表妹》、《BB單親日記》、《英倫四月天》、《迷失禁果》和《捷運故事》等,2000年憑藉《鄰里之間》獲得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還同後來的邦德先生丹尼爾·克雷格合演了英式喜劇片《愛情從白痴開始》,01年與合作《高斯福莊園》的其他演員一起摘得多項集體表演獎項。
2003年,凱莉·麥克唐納主演了6集的政治驚悚連續劇《遊戲進展》。此後,凱莉·麥克唐納同柯林·法瑞爾、希里安·墨菲、科爾姆·米尼等一起出演了愛爾蘭影片《玩命911》,另在《尋找夢幻島》中為約翰尼·德普和凱特·溫絲萊特配戲。05年她同比爾·奈伊再次聚至《遊戲進展》導演大衛·葉慈麾下,在矜持、幽默的電視電影《飲食店女孩》上演了一段動人忘年戀。本片也讓麥克唐納得到一個金球獎提名並且贏得了一座艾美獎。同年她還亮相了《靈犬萊西》、《魔法保姆麥克菲》、《銀河系漫遊指南》、《一個荒誕的故事》和《所有被忽視的孩子們》共五部大銀幕作品。
最新主演作品將是演員克拉克·格雷格和麥可·基頓初次執鏡的《哽住》和《愉快的紳士》兩部影片,分別將在08年聖丹斯電影節的競賽和非競賽單元亮相。此外她還加盟了改編自詹姆士·李·勃克(James Lee Burke)同名犯罪小說的影片《帶電的薄霧中》,與湯米·李·瓊斯、彼得·薩斯加德、約翰·古德曼一起出演,與08年3月面世。
影片評論
You'll Learn To Love Her. Warts And All.
Behave or Beware
影片捕捉到了在大銀幕上難得一見的兒童思想。
——《舊金山紀事》
影片滿足了兒童和父母的雙重夢想,是一部不錯的家庭片。
——《洛杉磯每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