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分類與功能評定》

《骨折分類與功能評定》

《骨折分類與功能評定》是一本實用方便的工具書。內容系統全面、圖文並茂、簡明易懂,在介紹各種信息的同時,編著還結合自身的經驗,對不同的骨折分類和功能評定方法做出了適當論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編者從臨床實用出發,系統介紹了國際上常用的骨折分類方法和功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能效果評定標準等,具體包括各種骨折分類系統及其評價研究,影響骨折分類結果一致性的原因,骨折分類系統的套用狀況與展望,AO/OTA的分類原則與方法,上肢骨折分類、下肢骨折分類、軀幹骨折分類、關節脫位分類、伴發於骨折的軟組織分類、常見的解剖部位骨折脫位分類、骨折治療結果評價、功能效果測評量表、整體健康評分量表、上肢功能評定量表、下肢功能評定量表等。本書立意新穎,內容翔實,圖文並茂,是一本實用的創傷骨科工具書,適合各級骨科醫師和研究生等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張世民,男,2000年第二軍醫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復旦大學博士後出站。現任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上海市衛生局科研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資助。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著11篇。主編《筋膜皮瓣與筋膜蒂組織瓣》、《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2部專著,參編專著10餘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兼任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委員、學術秘書,中國解剖學會臨床解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全軍顯微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受聘為美國《microsurgery》(國際顯微外科雜誌)、《中華顯微外科雜誌》、《中國矯形外科雜誌》、《中國臨床解剖學雜誌》、《實用手外科雜誌》等多種國內外醫學學術期刊編委。

目錄

1章 概論
第一節 骨折分類的目的與發展歷史
一、骨折分類的目的
二、骨折分類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骨折分類系統的類型
一、通用分類法
二、特定部位骨骼分類法
三、結合軟組織損傷的分類法
第三節 骨折分類系統的評價研究方法
一、評價指標
二、統計學評價方法
三、對目前骨折分類系統的評價研究結果
第四節 影響骨折分類結果一致性的原因
一、X線片的質量
二、在X線片上發現骨折線的困難
三、在X線片上進行測量的差異
四、在多個骨折等級中進行選擇的困難
五、對連續變數進行截斷分類的固有缺陷
六、對非X線片因素的忽視
七、人類觀察力的固有差異
第五節 骨折分類系統套用現狀與展望
一、骨折分類系統的當前套用
二、對骨折分類系統的展望
第2章 AO/OTA骨折脫位通用分類法
第一節 AO/OTA的分類原則與方法
一、AO/OTA骨折分類的原則和定義
二、長骨骨幹骨折分類
三、長骨骨端骨折分類
四、骨折分類的具體方法
第二節 上肢骨折分類
一、肱骨骨折(1)
二、尺橈骨骨折(2)
三、腕骨骨折(24)
四、掌骨骨折(25)
五、指骨骨折(26)
第三節 下肢骨折分類
一、股骨骨折(3)
二、脛腓骨骨折(4)
三、踝部骨折(44)
四、髕骨骨折(45)
五、距骨骨折(72)
六、跟骨骨折(73)
七、足舟骨骨折(74)
八、楔骨骨折(75)
九、骰骨骨折(76)
十、跖骨骨折(81)
十一、趾骨骨折(82)
第四節 軀幹骨折分類
一、脊柱骨折(5)
二、骨盆骨折(6)
三、鎖骨骨折
四、肩胛骨骨折(09)
第五節 關節脫位分類
一、上肢及肩胛帶關節脫位
二、下肢關節脫位
第六節 伴發於骨折的軟組織損傷分類
第3章 常見的解剖部位骨折脫位分類法
第一節 上肢部分
一、肩關節脫位的分類
二、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類
三、肱骨遠端骨折的分類
四、橈骨頭骨折的分類
五、橈骨頸骨折的Judet分類
六、尺骨冠突骨折的分類
七、尺骨鷹嘴骨折的分類
八、肘關節脫位的分類
九、前臂骨折的分類
十、橈骨遠端骨折的分類
十一、下尺橈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分類
十二、腕舟骨骨折的分類
十三、月骨骨折的分類
十四、腕關節脫位與不穩定的分類
十五、手部骨折的分類
第二節 下肢部分
一、髖關節脫位的分類
二、股骨頭骨折的分類
三、股骨頸骨折的分類
四、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分類
五、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分類
六、股骨遠端骨折的分類
七、膝關節骨折脫位的分類
八、膝關節脫位的分類
九、複雜膝關節損傷的分類
十、脛骨平台骨折的分類
十一、脛骨髁間嵴骨折的MeyersMcKeeverZaricnyi分類
十二、半月板損傷的分類
十三、脛骨結節撕脫骨折的WatsonJones分類
十四、髕骨骨折的分類
十五、上脛腓關節脫位的Ogden分類
十六、脛腓骨骨折的分類
十七、脛骨穹窿骨折的分類
十八、踝關節骨折的分類
十九、下脛腓分離的EdwardsDelec分類
二十、距骨骨折的分類
二十一、跟骨骨折的分類
二十二、足舟骨骨折的Sangeorzan分類
二十三、跗跖關節損傷的分類
二十四、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的分類
二十五、第一跖趾關節脫位的Jahss分類
第三節 軀幹部分
一、鎖骨骨折的分類
二、肩鎖關節脫位的分類
三、胸鎖關節脫位的分類
四、肩胛骨骨折的分類
五、骨盆骨折的分類
六、髖臼骨折的分類
七、骶骨骨折的分類
第四節 伴發於骨折的軟組織損傷分類
一、開放性骨折的軟組織損傷分類
二、閉合性骨折軟組織損傷的TscherneOestern分類
三、槍彈傷的Long分級
第五節 骨折的其他特徵分類
一、骨折線的特徵分類
二、骨折粉碎程度的WinquestHansen分類
三、骨缺損的分類
四、兒童骨骺損傷的SalterHarris分類
五、骨質疏鬆程度的Singh指數
第六節 骨折嚴重程度評分
一、Hannover骨折評分系統
二、肢體損傷嚴重程度評分(MESS)
第七節 開放性關節損傷的CollinsTemple分類
第八節 關節韌帶損傷的分度
第九節 骨折癒合的分類
一、骨折臨床癒合標準
二、骨折牢固癒合標準
三、骨折延遲癒合
四、骨不連及其WeberCech分類
第十節 下肢假體周圍骨折的分類
一、髖關節假體股骨側骨折的Vancouver分類
二、髖臼假體周圍骨折
三、膝關節假體股骨側骨折的LewisRorabeck分類
四、膝關節假體脛骨側骨折的Felix分類
五、髕骨假體周圍骨折的Goldberg分類
第4章 骨折治療後功能恢復效果評定
第一節 骨折治療結果評價的類型
一、骨折治療結果的評價類型
二、骨折治療效果的放射學評價
三、骨折治療功能效果的評定內容
第二節 功能效果測評量表的製作方法
一、制定功能效果測評問卷的步驟
二、功能測評量表的評價指標
三、臨床範例
第三節 整體健康評分量表
一、醫療效果研究簡表(SF36)
二、肌肉骨骼功能評分簡表(SMFA)
三、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評量表(WHOQOL100)
四、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
五、良好狀態量表(QWB)
六、諾丁漢健康調查表(NHP)
第四節 上肢功能效果評定量表
一、DASH上肢功能調查表
二、美國肩肘外科醫師評估表(ASES)
三、ConstantMurley肩關節評分
四、HSS肩關節功能評分
五、Neer肩關節功能評分
六、牛津肩關節功能評分
七、Rowe肩關節功能評分
八、UCLA肩關節功能評分標準
九、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指數(SPADI)
十、L′Insalata肩關節評分問卷
十一、肩關節主觀評分系統(SSRs
十二、WesternOntario肩袖指數(WORC)
十三、Khalfayan肘關節功能評價
十四、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標準(MEPS)
十五、GartlandWerley腕關節評分
十六、GreenO′’Brien上肢功能臨床評分
第五節 下肢功能效果評定量表
一、Harris評分系統
二、老年髖部骨折功能恢復量表(FRS)
三、Jagial老年髖部骨折的下肢功能評分
四、d′AubignePostel髖關節臨床功能評分
五、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
六、髖關節脫位的ThompsonEpstein評分
七、Majeed骨盆骨折評分系統
八、SchatzkerLambert股骨遠端骨折功能評分
九、Bstman髕骨骨折功能評分
十、Evanich膝關節評分系統(改良HSS)
十一、美國膝關節學會臨床評分系統
十二、Oxford膝關節功能評估問卷
十三、Roos膝關節功能調查問卷
十四、WOMAC骨關節炎(髖、膝)功能指數
十五、Rasmussen膝關節功能分級系統
十六、Müller膝關節穩定性評分系統
十七、OlerudMolander踝關節骨折功能評分
十八、Kaikkonen踝關節損傷功能評分
十九、Mazur踝關節功能評分
二十、DomsicSaltzman踝關節骨關節炎評分
二十一、Maryland足功能評分標準
二十二、CreightonNebraska跟骨骨折評分
二十三、HildebrandBuckley跟骨骨折的VAS評分
二十四、Iowa跟骨骨折功能評分
二十五、AOFAS踝後足評分系統
後記

精彩書摘

分類(classification)是人們認識自然規律的基本邏輯方法之一。人們認識事物總是從區分事物開始的。要區分事物,首先就要進行比較(comparison),“有比較才有鑑別”。而要系統地總結和掌握已經識別的各種事物,就要進一步比較並分類。因此,比較是分類的前提,分類是比較的結果。
進行比較,必須要有一個共同的尺度或標準。在相同的標準下進行比較,可識別事物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即找出“異中之同,或同中之異”。然後,根據共同點將事物歸合為較大的類,根據差異點將事物劃分為較小的組,從而將事物區分為具有一定從屬關係的不同等級的系統。
骨折治療的所有臨床實踐,包括檢查和治療、研究和評價、教育和學習等,都必須以可靠的、經適當處理且表達清晰的信息數據為基礎。隨著收集到的信息量的增加,則需要找到一種方法將這些信息條理化,使數據易於儲存、提取和利用。這就需要發展一種實用的骨折分類系統。
骨折內固定學會(AO/ASIF、)創始人Maller曾說過:“任何骨折分類方法,只有在能反映損傷程度、指導治療方法和預測治療效果的情況下,才有實際意義”。骨折的分類方法很多,一個優秀的骨折分類系統,應具有下列6個方面的功能。
(1)對骨折進行準確的命名。
(2)描述骨折特徵,並由簡到繁或由輕到重劃分等級,以便於比較和交流。使用一個好的骨折分類系統對骨折進行描述,即使聽者沒有看到骨折的X線片,也能在大腦中呈現出骨折的“視覺影像”,增加骨科醫師之間相互交流的“共同語言”。
(3)使大量繁雜的各種骨折資料條理化、系統化,方便資料登記。分類所建立的資料存取系統,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便利的檢索手段,從而為分門別類的深入研究創造了條件。
(4)指導治療或干預方法的選擇。骨折分類是一診斷性分類,許多分類法是基於指導治療的目的(尤其是哪些類型需要手術治療)而提出來的。因此,它要求比單純的描述性分類具有更高的效力和完整性。
(5)幫助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和治療效果。一個骨折分類方法如果能幫助預測治療效果,將有巨大的價值,因為它能使臨床醫師在骨折治療開始時即告訴患者可預期的效果如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