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

骶骨骨折

骶骨骨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損傷,但在臨床診治中很容易被忽視。1847年Malgaigne在其著作中對骶骨骨折的治療進行了討論,並提到有關骶骨骨折的描述最早可一直追溯至7世紀,但一般認為Malgaigne是此類損傷的首位報導者。骶骨骨折可單獨發生,亦可與骨盆損傷同時出現;前者較少見,而後者在骨盆骨折中占30%~40%,因此,其絕對發生率遠較單發者高,且以男性多見。治療亦較複雜,需與骨盆骨折同時治療。尾骨處於脊柱的最尾端,是進化退變的結構,骨折後一般沒有明顯的後遺症。但有些人移明顯可能刺激直腸,另外有很少部分人尾骨骨折後會出現局部頑固性的疼痛,除了這些一般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基本信息

病因

骶骨骨折不多,通常由剪下暴力所致,可累及神經也可不累及神經。直接暴力及間接暴力均致此損傷。
1.直接暴力
以從高處跌下、滑落或滾下時骶部著地為多見;其次為被重物擊中,或是因車輛等直接撞擊局部所致。
2.間接暴力
以從下方(骶尾椎遠端)向上傳導的暴力較多見,而暴力從上向下傳導的機會則甚少;亦可因韌帶牽拉引起撕脫骨折。
合併損傷多系骨盆骨折所致,大多屬直接暴力引起;而骶骨骨折的並發傷主要涉及直腸、肛門和骶神經。

臨床表現

11
視受損程度不同,骶骨骨折的臨床症狀差別較大,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疼痛
對外傷後主訴骶骨處持續性疼痛者應詳細檢查。清晰地條狀壓痛大多因骨折所致,並可沿壓痛的走向來判定骨折線。傳導叩痛較腰椎骨折輕,尤其是在站立位檢查時。
2.懼坐
坐位時重力直接作用於骶尾處而引起疼痛,因此患者喜取站位,或是一側臀部就座。
3.皮下淤血
因骶骨淺在,深部損傷易顯露於皮下,因此在體檢時可發現骨折處的血腫、皮下淤血或皮膚挫傷、擦傷等。
4.肛門指診
肛門指診時可根據壓痛部位、骨折處移位及有無出血,推測骨折線走行、有無明顯錯位及是否為開放性骨折等。
5.馬鞍區感覺障礙
波及骶孔的骨折可刺激骶神經支而出現馬鞍區感覺過敏、刺痛、麻木及感覺減退等各種異常現象。
6.骶骨骨折分型
(1)橫形骨折,橫形骨折可見於骶骨的各個平面,但以中、下段為多見。

(2)縱形骨折,縱形骨折較橫形骨折少見,均為強烈暴力所致,多與骨盆骨折同時發生,或是出現一側性骶髂關節分離。一般情況下,骨折線好發於側方骶孔處。嚴重者傷側半個骨盆及同側下肢向上移位,並可能出現膀胱、直腸症狀和腹膜後血腫。

(3)粉碎性骨折,多系直接暴力作用於局部而引起的星狀或不規則狀的粉碎性骨折,移位多不明顯,臨床上如不注意檢查,易漏診,並應注意觀察X線片。
(4)撕脫骨折,由於骶結節韌帶所致的骶骨側下緣附著點處撕脫,骨折易漏診,應注意。

診斷

骨盆骨折骶骨骨折並非以往所想的那樣少見,特別是其不僅可為孤立的損傷,而且常常合併有骨盆其他部分骨折,所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害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必須對其保持應有的警惕。據報導,骨盆骨折時骶骨骨折的發生率為4%~74%不等,僅從如此懸殊之數字對比即不難看出對於骶骨骨折的診斷在相當程度上還缺乏充分的認識。而在美國,骨盆骨折的發生率為37/10萬,其中高能量損傷者多為男性青壯年,平均年齡為33歲,而老年女性患者則多由低能量損傷所致,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為不全骨折,平均年齡為69歲。大約2/3的骨盆骨折病例存在各種併發症休克、出血及腹腔臟器傷等。在完成全身一般檢查及搶救威脅生命的嚴重創傷的同時,應向患者及有關救護人員儘可能詳細地詢問受傷經過,對於高能量損傷如交通傷、高處墜落傷患者更應強調骨盆部的檢查,而對脊柱檢查時則不應將骶骨遺漏,如有局部壓痛和/或血腫存在則提示有骨折發生。此外,還應仔細檢查有無直腸尿道陰道損傷等併發症發生。

治療

1.治療原則
(1)無移位者,臥木板床休息3~4周后上石膏短褲起床活動;坐位時,應墊以氣墊或海綿等,以保護局部、緩解壓力。
(2)輕度移位者,局部麻醉後通過肛門指診將其逐漸復位,2~3天后再重複1次,以維持對位。
(3)重度移位,局部麻醉後通過肛門指診先施以手法復位,若無法還納,或不能維持對位,可酌情行開放復位及內固定術。
(4)合併骨盆骨折者,應以骨盆骨折為主進行治療,包括臥床(蛙式臥位)、雙下肢脛骨結節牽引療法開放復位及內固定術等。
(5)骶神經受壓者,可先行局部封閉療法,無效時則需行手術減壓。
2.特殊類型的骨折及其處理
(1)伴有骶髂關節分離的骶骨縱行骨折,除少數病例可行開放復位及內固定外,大多數病例按以下順序行非手術治療:①牽引復位;②骨盆兜帶懸吊牽引;③石膏短褲固定。
(2)骶骨上段橫形骨折,對伴發骶神經根損傷者多需行手術治療,術中切除骶骨椎板以求獲得神經減壓。對移位明顯的骶椎骨折可考慮通過撬撥復位。非手術療法適用於無移位或是可以手法復位的輕度移位病例。
(3)骶骨下段橫形骨折,①無移位的骨折,只需取蛙式位臥床休息2~3周,必要時可採用封閉療法止痛或服用長效止痛劑。②有移位骨折,一般在局部麻醉下按肛門指檢的方法,用示指將骨折塊輕輕向後推壓而使骨折端復位。對手法復位失敗者,可考慮行切開復位和克氏針內固定術。
(4)合併腰骶關節脫位的骶骨橫形骨折治療較困難,大多需開放復位及內固定術;可酌情選擇椎弓根釘技術+鋼絲固定結紮術。
(5)單純性腰骶關節脫位,治療宜按“脊柱滑脫”施以手術療法,大多選用後路椎弓根螺釘固定+椎節間Cage內固定術。
(6)合併骶骨骨折的雙側骶髂關節脫位,輕者僅需臥床休息數天后(蛙式位)以石膏短褲固定即可,但對移位明顯且手法復位失敗者則需行開放復位及雙側骶髂關節融合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