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些圖片的原稿首先在英國由技藝高超的雕刻師哈維爾翻刻成銅版,然後再交付印刷。 《飛鳥天堂》原本的尺寸非常巨大,寬66厘米,高98厘米,是有史以來最大最重最精美的圖書。最初印刷出來的200本被搶購一空。2010年,其中一本的拍賣價格超過了700萬英鎊。 奧杜邦在這些作品中展現了臻於完美的水彩繪畫技巧和精細的層次、卓絕的畫工。更為重要的是他和以前的動物插圖畫家筆下呆板的風格不同,他每幅作品都要事先花大量的時間來研究每種鳥類實際的生存環境、捕食和運動姿態,同時也適度地進行戲劇化處理和美化,達到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完美平衡。奧杜邦在出版了該圖譜之後,又出版了與之匹配的文本著作,多達五卷。該中文版限於篇幅,沒有翻譯其原著文字,而是根據今天的專業書籍編寫而成。
作者簡介
奧杜邦(1785-1851)生於海地。父親是法國人。1803年奧杜邦隨父親來到美國。從那時起他開始研究鳥類的習性,並且開始畫鳥。
他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走遍美國廣袤的土地,發現了25個新種和12個新亞種。但更為重要的成就是他的鳥類繪畫藝術。他與此前歐洲和北美的畫家不同,他的繪畫以真正嚴謹的寫實性和科學性為目標,同時又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他先後出版了鳥類和獸類的圖譜,這些作品在當時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英國和法國被延為上賓,他出版的畫冊也被歐美王室、貴族和收藏家預訂一空。
他以其突出的成就被英國皇家學會接受為會員,此前北美大陸只有富蘭克林有此殊榮,他還被享譽已久的林奈學會選為會員。
奧杜邦一直到臨死前都還在繼續他的博物學旅行和繪畫創作。他留給世界的不止是他在動物學上的發現,他精湛絕倫的繪畫藝術,更有他開啟的熱愛動物,欣賞自然之美的道路。
1905年全美鳥類保護協會成立時以奧杜邦的名字命名,全美還有多處市、縣、橋樑、道路、公園以及協會、俱樂部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地位和他的藝術一樣都將是永恆的。
媒體評論
奧杜邦本身就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美國人的原型:他身上兼具華盛頓、布恩、富蘭克林等先驅們的品質和美國藝術中最接近這種氣質的特質。
——劉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20世紀美國著名的思想家和科技史家)
請你在想像中與我一同邀游廣袤無垠的西部大草原、落基山脈中人跡罕至的峽谷和荒漠。我們願在此表達一下我們深切但徒勞的遺憾——此處生息的遠古時代物種的孑遺,現在也已所剩無幾……它們也曾經生活、躍動,很久以前它們也曾棲息在森林、平原、山川和河湖,但如今它們不再是這些地方的主人。然而,我們還是希望,但願我們的綿薄之力至少能讓關於這些物種的知識不朽長存。
——奧杜邦
飛鳥天堂"試讀 ······
絕唱,絕版,絕美那個遙遠驚艷的美國之所以還能被我們看到,是因為奧杜邦的作品流傳下來,而奧杜邦的作品之所以能流傳不絕是因為精美的印製。雙象版最初印刷了200冊,當時每本售價1000英鎊。目前據專家調查,還有134冊是完整的。而早期的八開版的數量完整存世的也不多。奧杜邦的巨著在1937年由麥克米蘭再版後重新喚起了人們對他的熱情,而縮小後的開本也更容易為讀者所接受。從此之後...
科普讀物(四)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