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飛花艷想作者:(清)樵雲山人《飛花艷想》十八回,題“樵雲山人編”。一般認為,樵雲山人即劉璋。
guji.artx.cn[中國古籍全錄]
作者劉璋,山西太原人,字於堂,號介符,別號煙霞散人、樵雲山人,約生於清康熙六年(1667),康熙三十五年(1696)舉人,雍正元年(1723)任深澤縣令,在任四年,後被解職。同治《深澤縣誌·名宦傳》有傳。所著小說,最早行世的是《斬鬼傳》,另尚有《鳳凰池》、《巧聯珠》等。
《飛花艷想》一書存世早期刊本有二種,均未署刊刻書坊名。一本無序,藏上海圖書館,一本有“己酉菊月未望樵雲山人書於芍藥溪”的序,藏大連圖書館。又有舊刊本,書名改題《夢花想》;道光年間刊本又改題為《鴛鴦影》。
作品自序
自有文字以來,著書不一。四書五經,文之正絡也。 稗官野史,文之支流也。四書五經,如人間家常茶飯,可用,不可缺; 稗官野史,如世上山海珍羞,爽口,亦不可少。如必謂四書五經方可讀,而 稗官野史不足閱,是優可用家常茶飯,而爽口無珍羞矣。不知四書五經不外飲食男女之事,而 稗官野史不無忠孝節義之談。
能通乎此,則拈花可以生[冰]之清、雪之潔、柳之秀、雅蓮之馨香,可謂無花不飛矣。湖上之逢,舟中之句,嘯雪亭尋梅問柳,探花郎 跨鳳乘龍,可謂無想不艷矣。以至梅、雪二公忠勤 王事,竹、楊二子慷慨多情,張、劉二生之詭計陰謀,春花、 朝霞二女之慧心俠骨,則嘆不必謂四書五經方可讀也。發想可以見奇,不必謂 稗官野史不足閱也。但華必欲飛,不飛不足奪目;想必欲艷,不艷不足嫌情,必也。無花不飛,無想不艷,亦無花不艷,無想不飛,方足以開人心花,益人心想,以為文士案頭之一助。 今傳中所載為梅, 何花不艷,何想不飛?或閱蓀傳者,如逮名花,同列艷媚,雖桃穠 李白,而清香勝之。為生奇想,天際飛來,雖 水窮山盡,而幻景出之,如逢才子佳人,嘆有相對。雖才為司馬,慧似文君,而風流喜雅卻又過之。此《飛花艷想》之所由作也。雖然花飛矣,想艷矣,亦花艷矣,想飛矣,偏於 忠孝節義之淡,而心及飲食男女之事,是何愛拾日用山海珍羞,而廢家常茶飯也,是何愛拾只閱 稗官野史,而廢四書五經也。其可乎!若蓀傳者,權必胸經,邪必悔正。 華飛而氣自存,想艷而文自正。令人讀之猶見河洲窈窕之遺風。則是書一出,謂之閱 稗官野史也可,即謂之讀四書五經也亦可。歲在己酉菊月未望,樵 雲山人書於芍藥溪。
作品目錄
點評 | 自序 | 第一回 眾英才花下談心 |
第二回 柳秀士舟中題句 | 第三回 兩閨秀湖上遇才郎 | 第四回 梅兵憲難途托嬌女 |
第五回 棲雲庵步月訪佳人 | 第六回 合歡亭入夢逢巫女 | 第七回 假張良, 暗計 ,圖連理 |
第八回 慧文君識, 眼辨 ,真對 | 第九回 重結鴛鴦雙得意 | 第十回 拆開梅雪兩分離 |
第十一回 古寺還金逢, 妙麗 | 第十二回 西湖玩月續春遊 | 第十三回 連及第馳名翰院 |
第十四回 為辭婚鍾禍邊庭 | 第十五回 擲金錢喜卜歸期 | 第十六回 點宮秀暗添離恨 |
第十七回 雪蓮馨辭朝省母 | 第十八回 柳友梅衣錦還鄉 |
內容
詩曰:
雲山到處可舒襟,風月閒情試共尋。
世界□場觀莫淺,古今儡傀看須深。
春秋滿腹非無意,笑罵皆文各有心。
不是千年明眼士,當時芳臭孰知音。
話說嘉靖年間,浙江紹興府山陰縣,有一秀才姓柳,名素心,表字友梅,原是唐朝柳宗元之後,父親柳繼毅,官至京兆尹,不幸在十三歲上邊,就亡過了;母親楊氏,賢能有志,就苦心守節,立志教柳友梅讀書,日夜不輟,真箇是:
三更燈火五更雞,雪案螢窗志足奇。
自古書香傳奕葉,果然庭訓振家儀。
自幼的時節,日間母親做些女工,友梅便隨母侍讀,夜間燃燈,楊氏就課子讀書,那咿我之聲,往往與牙尺剪刀聲相間。楊氏訓子之嚴,無異孟母斷機;友梅讀書之勤,亦不啻歐陽畫荻。友梅生得一表人材,美如冠玉,又且穎悟過人,做的文章,便篇篇錦繡,字字珠璣,十五歲上,就領了錢塘縣學批首。雖然他父親已故,門庭冷落,那友梅生性豪爽,貧乏二字,全不在他心上,平日只以讀書做文為事,或遇看花賞月,臨水登山,卻也做些詩詞自娛。同輩朋友,卻又嘖嘖稱羨他的才華。生平因慕李太白的風流才品,又取個別字月仙,取謫仙愛月之意。隱居山陰縣中,那山陰山所在,真箇千巒竟秀,萬壑爭流,無窮好景,應接不暇。友梅的住居卻彎彎抱著一帶流水,遠著數點青山,門栽幾樹垂楊,宛似當年陶令宅;徑植百竿翠竹,依然昔日辟疆園。月到梅花,吟不盡林逋佳句;杯浮綠葉,飲不盡李白瓊漿。曾有一詩單贊柳友梅的人才,詩云:
美如冠玉潤如珠,倚馬文章七步詩。
錦繡心腸能脺面,山川秀麗見丰姿。
陳思妙句應無敵,衛玠儀容差合宜。
一段風流誰得解,能挑卓女醉西施。
又有一詩單贊柳友梅的住居:
門淹垂楊綠樹東,小橋曲徑漫相通。
青山點點參雲表,流水淙棕落澗中。
地產才郎知毓秀,花無俗氣自吟風。
當年欲訪幽人跡,卻與西施舊宇逢。
原來柳友梅的住居,就在當初范蠡訪西施的所在,那浣紗遺(足亦),至今尚存。柳友梅性又愛梅,他母親生他這日,夢見梅花滿樹,落滿懷中,因此父親自小喚他是友梅。後園中,栽著無數梅花,乃是他父親的手栽。柳友梅生性愛梅,凡遇梅花開放時節,或把酒對花自斟自詠,或攜朋摯友迭唱迭和,興致最高。臥房常時供一枝梅花,古秀曲折,令人描畫不就;無梅時節,更掛一幅梅花的單條,墨花飛舞,生氣飄動,常自題其上云:
吟成白雪心如素,曼到梅花香也清。
昔日浣紗今日恨,玉人如許願相親。
因這一首詩,有分教:陽春白雪,詩中聯羅綺之緣;柳艷梅香,花下結鴛鴦之帶。
一日,正值初春,梅花競盛,開滿園林,也有兩葉的,也有單瓣的,也有綠萼,也有玉疊,或紅、或白、或老、或嫩,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引起那林和靖的風流,鼓舞得孟浩然的興致。昔賢高李……
……